匠心(校对)第25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52/979


制赝就是制作赝品,也就是完全地复制一件物品,达到以假乱真的结果。
连天青的确没有跟许问讲过,问完那个问题就准备自己回答。听见他的话,他意外地看了许问一眼:“你竟然知道。”
“在一本书里看过……”许问有点心虚地说。
连天青工作间里好几本书都提到过这件事,许问能看见表示他用功。连天青的脸色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,点头道:“不错,正是制赝。复制与修复,是一根藤上开出的两朵花,无论哪朵,都有一个原型,新制或者在原型上打磨出来的最后作品,都要求与原型完全一致,不得有误。”
“这是因为原型完美无缺,毫无改进的余地吗?”连天青的笑容消失,注视着许问问道。
“不是……”许问迟疑着回答。
旧木场这种地方,一直会从外面送来很多零零碎碎的破烂。
大部分是真的破烂,除了木料一无可取,但也有一些东西“有点意思”,连天青就会琢磨着把它修复出来。
这些东西即使就许问的眼光看起来,也有诸多不足之处,但不管是什么,连天青都会原样复原,非迫不及已——通常都是东西残缺到判断不出来原型了,绝不会轻易进行改动。
其实回忆起来,连天青当初教他修复孙博然那座雀替的时候也有提过这样的事情,正好与许问记忆中文物修复“修旧如旧”的要求一致,但可能是因为他学的东西比较基础,连天青教的更多是技法,并没有过多地强调这个概念。
而且在许问想来,在某种统一的规则要求下当然应该这样做,但连天青做的这些都是个人修复,没有任何约束,但他还是这样做了,这是为什么?
许问陷入了深思,一时间不得其解。
“你好好想想吧。总之你这次考试换了我的话,绝不会给你这种分数。”连天青站了起来,把图纸往他面前推了一推,淡淡地道。
许问盯着图纸,脑子里回忆起不久前摆放在原型旁边拿到一百分的那个成品模型,久久没有说话。
连天青站在原地看了他一会儿,道:“修复与制作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子,走哪条路都可以,但是要走哪条路,你该好好想想了。”
话音落处,他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门口。
连天青走出门,进了院子,这里引了一眼水,开了一条溪,溪水清透如同泛着波纹的水晶,溪畔的湖石与兰草在波纹中轻轻摇晃,几条红色的小鱼穿梭在阴影中,处处带着江南园林特有的意趣。
他盯着草尖上的一只蜻蜓看了会儿,抬起步伐,走到旁边一株樟树下。连林林正坐在那里,托着腮看着石桌上的一样东西,有些出神。
“看出什么来了?”连天青走过去问。
听见爹爹的话,连林林转过身来,露出面前的东西。
正是许问在院试中制作的那个模型。不仅是图纸,连实物也一起到了连天青的手里。
“……真的很巧。”她一边说,一边用手指着那座模型,“变写实为写意,在这里、这里、这里、还有这里进行了细微的调整,把上扬的线条和形体变成了下垂的,加强了凋敝、衰败等比较负面的感觉。整座庭院的气质,也就在这些细节里被强化了。”
她说话的时候用的基本上都是肯定句,神态里充满了自信,跟她平时絮絮叨叨招呼师父徒弟们起居的样子完全不同。
连天青赞赏地望着她,直到最后才把目光移到那座模型上,点头说:“你说得不错。”
“这院子改得太漂亮了,你夸了小许吗?”连林林声音一顿,盯着她爹问。
连天青也顿了一下,摇了摇头,把他刚才对许问说的话对连林林又重复了一遍。
“啊,你太过份啦!”连林林一听就嚷了起来。
“师父训诫徒弟,是理所当然之事,有什么过份不过份的。”连天青不以为意地说。
“小许他才十五岁!十五岁拿到三试物首,尤其府试和院试还是一年里接连拿到?,这很牛了好吗!牛大发了!人高高兴兴地回来跟你报喜,你当头一顿训斥,你不过份谁过份!”连林林不爽地嚷嚷。
在这个时代,女儿基本上不可能像这样跟父亲说话,太大逆不道了。但连林林说得很自然,显然平时就已经习惯了。
“胡闹。”不过就算是连天青,这时候也要拿起架子来训斥女儿了,“越是这个时候,越是要磨磨他的性子。不然心态虚浮,如何成就大才?你不要再说了,好好把这东西收起来,再去收拾收拾……”
他看了眼天色,淡淡地道,“不久就要上路了。”
连林林扁着嘴,对着他的背影扮了个鬼脸。
连天青头也不回,走到厢房外面,正要回去自己的屋子,脚步突然顿了一下,嘴里喃喃道:“十三岁……”
他脚步一个转折,走到许问的窗外,透过虚掩的窗扇去看。
时将落暮,屋子里光线非常黯淡,隐约只能辨出人形。
他先前出门时许问坐在桌子旁边,现在仍然坐在那里,双手抱着头,似乎已陷入了苦思。
他面前团着一团漆黑的影子,应该是他养的那只猫。
这孩子从初见起就沉稳得不像一个孩子,也就这个爱宠能透出一点少年心性。
他看了一会儿,直起了身子,喃喃道:“男人一生中总要经过这些坎,女人就是不懂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的脸色突然沉了下去,腮旁有一根青筋隐隐跳动,仿佛想起了什么令他极为不悦的往事。
夕阳的红光照在他的侧脸上,他侧着头,眼睛隐没在了晦暗的阴影里。
片刻后,他无声无息地消失在了屋檐下。
就在他离开的那一瞬间,许问抬起了头,伸手碰碰面前的黑猫,无声地说了句话。
奇妙的波动充斥在厢房之中,刹那间,球球变成了一团黑雾,把他裹了进去。
第289章
想不通
许问回到了许宅。
幽暗而凝滞的气氛萦绕身周,这里的一切像是蒙上了一层昏黄的色调,永远地停滞在某个陈旧的时光里。
这种氛围,不知什么时候许问已经非常熟悉了。
他们现在正位于那座杂草丛生的池塘旁边,球球从他怀中跳出来,爪子摆弄起了塘边的一只小乌龟。
小乌龟慢腾腾地把脑袋和四肢缩进壳里,球球仍然乐此不彼地拨弄着。
连天青的问题仍然充斥在他的脑海里,不断回响。
修复和制作,你要选哪条路?
选择修复,就要放弃自己的奇思异想,严格跟随原作者的思路,人家原先是怎么做的,你现在就怎么修,丝毫不得变化。
选择制作,最重要的就从“他人”变成了“自我”,他要用自己的审美与喜好去带动别人,建塑全新的工艺品。
许问现在还算是被困在许宅的,荆承对他提出的要求就是修复这里,按理说他并没有选择的权利。
但许问还是陷入了深思。
为什么修复就一定要按照原样来,就算发现了原作里的不足之处,也必须严格遵循?
从当初阅读威尼斯条约时开始,许问就意识到这是一种通用的准则,“必须”应该这样做。
当初连天青这样教他的时候,他用手机通览威尼斯条约的时候,他都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,觉得理所当然应该照此执行。
但到了现在,他突然产生了一些疑惑。
突然想问出一句:为什么?
许问缓缓直起身子,看向不远处的四时堂。
四时堂仿佛什么时候也不会有变化,许问踩着杂草走过去,手抚上破旧的窗棂。
这是一片漏窗。
漏窗俗称花墙头、漏花窗、花窗,是园林建筑中一种非常典型而常见的透空窗。
——刘胡子制作的那一方园林的模型,亭上花窗也是漏窗的形式。
一开始的漏窗是纯装饰性的,不封闭,因此也不能挡风遮雨。但随着设计制作能力的提升,工匠开始在上面糊上半透明的绡纱,甚至直接使用透明的玻璃,开始赋予了它实用的功效。
漏窗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装饰漏空图案,透过它可以观看窗外的景色。
当初许问被四时堂那一叶芭蕉惊艳,透过的正是一扇漏窗。
四时堂当年应当是许宅的书房,漏窗当然不能只做装饰用途。窗内曾经镶有玻璃,但现在玻璃早就已经残破不全,许问手边这一扇甚至一片玻璃也不剩,只在窗棂上残余了少许的玻璃渣,证明这里曾经是有遮挡的。
不仅是玻璃,窗扇本身也很残破。
在班门世界多学了一年,许问的眼光跟以前大有不同。
窗扇的用材是榆木,这是江南一带最常见的门窗用料,不算太特别。
但是榆木跟榆木也不一样,许问上手就发现了,这窗子用的是老材,至少五十年上的木头的芯木,质地更加细密,过了这么多年也几乎没有裂痕,在这座破败的四时堂里已经算是相当完好的部分了。
这扇漏窗的窗框直长方角,雕有图形,中间大面积漏空。普通的雕窗漏空部分形状规整,以凸显窗后景物为主,这扇窗子却略有不同。
它右下角雕了一个人物场景,是一老一少正在下棋。许问回头看了一眼,这扇漏窗正对的景色是一棵针叶松。两厢结合起来,就是一幅松下对弈图。
四时堂,竹松梅蕉,对应琴棋书画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52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