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30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00/979


第二天早上继续上路,年轻人恢复得就是快,许问旁边的这些年轻工匠一个个精神奕奕,一边啃着干粮一边交头接耳,气氛闹哄哄的非常好。
再远一点的地方,中壮年工匠情况也还比较好。他们精力不如年轻人旺盛,但耐力更强。这几天的确辛苦,但比起以前也不算什么,还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挺有意思的是江望枫,他是天作阁的继承人,出身比别人都好。
但他比许问想象中的能吃苦多了。
这几天他一声苦一声累也没有叫过,该走多远走多远,该他背的东西从来不会分给别人,还很自来熟的交了不少新朋友。
这时候围在他身边的几个人,许问一个也叫不上来名字。
“你起来啦,来,这个给你!”江望枫转头看见许问,乐呵呵地跑过来,塞了一个树枝给他。
“……好漂亮。”许问下意识接过,赞道。
天气渐渐凉了,夜里有霜。霜花凝结在树枝上,像是在黄色的树叶上盛开了透明的花朵,亮晶晶的。
“野地里的霜花就是比城里的好。”江望枫自己手上也拿着一枝,把它举得高高的,透过它看天光。他笑盈盈的,眼睛里满是光亮。
“当初刚见面的时候,你也塞给我一根树枝。”许问笑着想了起来。
“对啊,我记得,那时候枫叶刚红,其实晚几天红得更好看,可惜没时间去了。”江望枫说。
“那时候还是秋天,现在都快入冬了。”许问说。
“感觉也没过多久。”江望枫说。
“是啊……”许问感慨了一句,突然问江望枫,“你们家长期在江南,有跟胡商打过交道吗?”
“有啊。”江望枫说,“坐船来的。红头发的黄头发的,蓝眼睛的绿眼睛的,一开始不习惯,后来习惯了发现也没啥奇怪的,跟我们一样都是人,就是味道大一点。”
“你见过?”许问问道。
“见过啊。”江望枫很自然地回答。武七娘对他的培养是全方位的,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。他见过不少次胡商,还亲身跟他们打过交道。
胡商主要说汉话,但相互之间交流也会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语言。
他们来大周主要是做生意的,态度非常友好,经常还会带一些胡药送给当地人,药效不错。
“做生意的话,他们会记账吗?”许问问。
“当然会啊,我还看过他们的账本呢。”江望枫说。
“他们的记数方式,是不是跟我们完全不同?”许问又问。
“对啊。”江望枫说,“他们用的是一种弯弯曲曲的符号,看都看不懂。”
“嗯……”许问点点头,沉吟了起来。
第351章
身份变化
“我想先教他们胡人的计数方式。”
许问找到阎匠官,开门见山地说。
这一天他细细问了江望枫胡人账本的事情,还强行让他回忆了两个“符号”描下来。
描得很扭曲,但还是看得出来,的确就是阿拉伯数字。
许问松了口气,做出了决定。
“胡人的?什么样的?”阎匠官没有直接拒绝,好奇地问道。
“其实就是一些固定的符号,表达起来会比较简单。是我师父之前教给我的。”万事不决推师父,许问现在已经学会了。
他把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等简单符号列给阎匠官看,还顺便列了一个加法的辅助算式,现场给阎匠官展示了一下。
外国人跟中国人都是人,很多思路其实是一样的,这也就是变幻了一个方式进行表达而已。
而且工匠内部本来也有各种约定俗成的符号,阎匠官也见得多了,对他来说,许问这个就是新增加了一套,一点也不奇怪。
“这个好!”他摸着下巴,
马上就看出了其中妙处,眼睛闪闪发亮地说。
“我想想……”他琢磨了一会儿,提起笔,照葫芦画瓢地也在旁边列了两个新算式,分别算了加法和减法。
许问有些吃惊。不说别的,这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够可以的了……
“乘除呢?应该也有吧?”阎匠官追问。
“有的。”许问也列给了他看。
“妙极!”阎匠官看他列完,一拍桌子大声叫好。
他几乎瞬间就看出了其中妙处,那种充满逻辑的思路,太简单太明确了,直接把过程和结果清晰地呈现在了他面前。
“可。”他毫不犹豫地说,答应许问可以把这些加进课程内容里。
于是,这天晚上,许问起身从队伍里出去,站到了所有工匠的最前列。
“今晚,应阎师傅的要求,我教给大家一套计数运算的方式。”他首先把阎匠官抬了出来,加强自己说话的公信力。
下面各工匠一脸的纳闷,齐刷刷地看向旁边。
阎匠官搬了把椅子,面带微笑坐在旁边压阵。听见许问的话,他点了点头,表示认可。
在他看来,这种时候许问还不忘把匠官提出来,还是挺会做人的。
方觉明张大嘴巴,一脸震惊。
昨天他觉得言十四的层次比自己更高,向许问认了输,今天对方就站在了讲台上,连身份都变了。
这是怎么回事?
他跟许问的差距其实大到了这种地步吗?
这时候,其实连许问自己的感觉也有些奇妙。
身处古代,站在这里,教一大群古人阿拉伯数字和数学符号,有一种很不现实的感觉。
“这套计数方式是从胡人那边学来的,非常简单。首先是十个数字……”
接下来,他在阎匠官准备好的木板上写字,下面三百个不同年龄的工匠拿着树枝在面前的泥地上照着描画。
对现代人来说,这十个数字太简单了,感觉从出生时就会,小孩认字之前就已经能够熟练掌握。
但那是因为现代人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,这些数字几乎充斥在身边的每一个角落,随便在哪里都能看见听见。
没有这样的环境,硬生生地要把十个从没见过的符号记住,并且把它们跟数字一个个准确对应上,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
还好这些工匠全部都是朝廷特地选出来的,智力绝对没问题,资质也不驽钝。不到半个时辰,几乎所有人都记住了,许问考了一次,一个记错的也没有。
阎匠官也很满意,大手一挥,给每个人加了一分。
许问上课竟然也能拿到工分!
所有人精神都是一振,方觉明又额外多看了许问一眼。
数字之后是数学符号,这个不需要死硬记背,在实践中学习就可以了。
许问没马上教珠心算,教的是用这些符号列算式的方式。
前几天工匠们已经学会了加减乘,这时候学着用竖式打草稿算结果,意外地觉得非常简单。
于是,许问顺势把除法也教了。
教到最后,他也给“同学”们出了十道题,检验他们今天学习的结果。
前六道全部都是比较复杂的加减乘除算式,只要结果,不限时间。
后面四道是应用题,结合工匠们的工作实际,把各种数字套进去计算,要求得出答案。
很多人瞬间就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了,激情大增。
这次考试就是最常规的那种,限定时间,半个时辰,分别答题,不许交头接耳互相交流。到时交卷,考官现场批卷,报出得分。
考前阎匠官直接报出规则,这次考试列入工分评价。
评分仍以小队形式进行,小队分数总和在四十八以上的全部加两分,三十六分以上的加一分。违规的剔除考试资格,小队每人扣两分。
此外的此外,许问作为考试的主持者,直接算满分,加两工分。
公布规则的时候,下面静悄悄的一片安静。
机灵的人还是很多的,先前许问在台上讲课以及出题的时候,就有人在想,后面回头考试怎么办,他的分数究竟算不算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00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