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30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05/979


“那要怎么办?”他问道。声音不高不低,但正好能让不远处的那少年听见。
“我也不知道。他连自己从哪里来都不记得了,咱们明天就要离开晋城,也没时间帮他打听啊。”阎匠官苦恼地说。
您老演技真不怎么好啊……
许问在心里腹诽,但表面上还是很配合:“那要怎么办?要问一下他的意思吗?”
两人说话的时候,那少年已经走过来了,一听这话,他马上放下了捂着额头的手,喜道:“既然这样,那不如让我跟你们一起上路?”
许问看向对方,表情有些不可思议。
不是……这话是当真的吗?
先不说是不是撞了人就要对他负责什么的,这年头对人员流动迁徙管得非常严,进城出城都要检查,怎么可能说跟着走就跟着走?
这少年是真的什么都忘了,还是连这个都不知道?
车夫反应有点慢,直到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,急得大叫:“不是我撞的他!跟我没关系!是他自己跑出来摔在地上的!而且他跟我车还隔着好几尺呢!”
他一边说,一边指手划脚。许问顺着他的手势看了一眼,黄土路上留有痕迹,的确跟他说的一样,人体摔落的位置跟车轮的正前方隔着至少两尺半,这个距离别说撞上了,连冲击力都不会有。
阎匠官也往那边看了一眼,但他什么也没说,只是摆了摆手,让车夫安静。
车夫愤愤不平,但还是依言闭了嘴。
“我们要明天才会出发,现在另有事情要去做,你是……”阎匠官和善地问他,这意思竟然就是真的要带他一起走了。
这位老爷你是脑子进水了吗?被人这样碰瓷也要上当?车夫不可理解地看自家主人。
“……我跟你们一起去!”少年犹豫着打量了一下他们,下定决心道。
“行,上车吧。”阎匠官微微一笑,转身邀请。
少年又犹豫了一下,点点头,果然上了车。
他上车的姿势很熟练,进车厢之后端正坐下,双手放在膝盖上,温文尔雅。
许问收回视线,正好与阎匠官对视,两人对视一笑,也上车了。
少年坐在马车一边,许问和阎匠官坐在另一边,比较靠近案桌那边。
两人既没有盘问少年的姓名来历,也没有自我介绍,而是凑到桌子旁边,继续讨论之前的东西。
少年端坐在旁边,目不斜视,但明显在竖着耳朵听他们说话。
听着听着他就皱起了眉,想了一想,问道:“打扰一下,听你们口音并非本地人,请问老家在哪里?”
许问会说两种话,一种是普通话,跟这个世界的官话比较像,某些细节发音有些不同,
对这里来说算是有口音的官话。另一种是于水县的本地话,吴音的一种,是这个身体自带的。
阎匠官从一开始就说的是官话,比较标准,但也带了一些吴音,大概也是江南出身的。
其实他俩的口音都已经非常轻微了,但这少年还是敏感地听了出来。
“江南。”阎匠官回答。
“要往何处去?”少年问道。
“西漠。”阎匠官说。
“这路程不近啊。”少年说。
“每年役时,不得不走。”阎匠官说。
原来是送役路过的啊……少年恍然大悟,马上就放松了下来。
阎匠官看他不打算再问了,又转回去跟许问讨论。少年的注意力渐渐被他们讨论的内容吸引了过去。
这时候,阎匠官和许问讨论的主体还是这辆车,但又不仅仅是这辆车。
这辆车是阎匠官自己设计的,基础原理学的是考工记,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工艺集,离现在有一千多年,的确是相当古老了。
受到考工记的影响,这辆车的制式也有些古朴,但关键地方其实变了很多。
秦朝以及秦以前的车主要是单辕的,春秋战国时的车轮辐条发生了变化,加强了车轮的薄弱环节。考工记深入研究了车轴和车辕等各个部件,最关键的是详细纪录了当时造车的技术规范与检验手段。
西汉开始,双辕车逐渐盛行,这让单马拉车成为可能,东汉之后,双辕车基本取代了独辕车。
阎匠官这辆车也是双辕的。
许问对古车的发展没什么了解,一开始他们讨论的是考工记里检验车辆的手段,渐渐的延伸开来,讨论起了一些几何学实用方面的内容。
——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这方面可真是许问专长的内容。
关键是,这些东西非常贴近普通人的生活,很是有趣。
少年一开始只是闲着无聊随便听听,不知不觉越听越入神,非常专注。
阎匠官四十多岁年纪,许问十几岁,两人年龄差得非常大,看上去像是师徒或者主仆。
少年一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,但听着听着就感到了不对。
两人对着坐在一起,互有问答,交流起来非常平等,说到后面,天平渐渐还有偏转,许问反倒是讲得更多的那一个了。
少年忍不住多看了许问几眼,越看越觉得这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少年人气质非常特别。
并不矜贵,但非常自然,有一种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能适应的自在感。
他心里痒痒的,很想问问许问叫什么名字,但两人聊得火热,他不好意思插嘴。
他听得专心,没留意车在往那边走。
过了许久,车身一震,停了下来。
“到了。”车夫在前面叫了一声提醒。
少年下意识往外面看,瞬间瞪大了眼睛,叫道:“龙神庙???”
第357章
祭龙神
“山栖魈兮,欲夺吾身。水栖鬼兮,欲食吾魂。饲以吾心,哺于神兮。成兮,成兮,归太虚兮。”
远远传来歌声,反复吟唱,重重叠叠,仿佛山水都跟着一起共鸣了起来。
许问侧耳倾听,转头听见了少年惊疑不定的声音,看向了他。
“对,我们就是到龙神庙来办事,有什么不对吗?”阎匠官含笑问他。
“没,没什么不对。”少年有点紧张地说,在垫子上挪了挪屁股,“我能不下车,在这里等你们回来吗?”
阎匠官沉吟片刻,竟然点了点头:“嗯,也好。十四贤侄你在这里陪着他,我去去就回。”
许问有些意外。
阎匠官特地叫他一起过来,他以为是有事情的,结果现在要把他留在车上?
不过他还是马上点头,应道:“是。”
阎匠官对他意味深长地笑笑,起身下了车,少年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。
阎匠官的脚步声渐渐消失,远方的歌声依旧在天地之间来回飘荡,两人一时间都没有说话,安静地听着这缥缈的歌声。
“这是祭龙神的歌?”听了半天,少年突然问。
“不知道,我也是第一次来。”许问回答。
“听着不像啊……像是祭山精野怪的。”少年说。
两人又安静地听了一会儿。
少年说得没错,这歌翻来覆去这四句,主要内容就是在描绘与咏叹山魈水鬼,跟龙神一点关系也没有。在龙神庙这里唱,有点奇怪。
许问越听越感兴趣,对少年说:“我下去问问。”说着下了车。
“咦,我也去……”少年愣了一下,跟在了他后面。
许问对车夫交待了两句,让他把马车停在原地等他们,自己则跟少年一起沿着河岸往前走。
龙神庙建在汾水旁边,四周没有民居,只有一片稀疏的树林。
现在已经入冬,树叶基本上已经掉完了,树枝上光秃秃的,越发显得萧索。
今天是个晴天,惨白的冬日挂在天空,并没有带来什么暖意。一阵河风吹过来,树上叶子又掉了几片,许问心想,回去要把薄袄换上了。跟着他侧头看了那少年一眼,他穿得也没有多厚,但精神奕奕,好像也没觉得有多冷。
龙神庙面朝汾水,距离河岸大概五六百米距离。庙前有一个巨大的木牌坊,四柱三楼,黑瓦红柱,白日下显得格外鲜明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05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