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35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51/979


“这倒是个好法子。”许三也同意了,他看向许问,“怎么样?”
“行。”许问笑着点头,干脆地答应。
“谁先来?”许三问。
“我先我先!”林谢一点也不客气。
“行。”两个姓许的一起答应,照着林谢先前说的,退到了另一边拐角的地方,那里被一块石壁遮住,的确看不清他们先前所看的位置。
罗大并不反对他们这小小的竞争,去了另一边,重新点燃了一锅烟抽了起来。
许三盯着面前的黄土看了一会儿,又伸手摸了摸,捻了捻土屑:“这黄土真不错,适合种庄稼。”
在这时代人的观念里,黄土是最好的耕作土地,他们很少能见到真正肥沃的黑土,对黄土有着不一般的情感。许三出身农民家庭,自然也是如此。
“那你在这里娶个媳妇,定居下来,种地过日子?”许问取笑他。
“那可不行,我还想看着你跟小师姐成亲,生个大胖小子呢!”许三可一点也不怵,反过来拿许问开起了玩笑。
许问脸色微微一变,沉默了下来。
“你不喜欢林林?没打算娶她?”许三的脸色也跟着一变,笑容消失。
“不是,我……”许问不知道该怎么说。
“怎么会这样,我一直以为你是喜欢她的。而她……”许三表情有点严肃地说。
“她怎么样?”人类的劣根性,即使许问知道自己跟连林林没可能,也忍不住多问一句。
“姑娘家的心思我可猜不出来,我只看得出来,她对你跟对我们完全不同。”许三说。
只有对他是不一样的。
这一点许问看不出来吗?
当然不可能。
或许就是因为这样,最早的时候他才会怦然心动,也正是因为这样,他现在才会如此怅然失落……
石壁后方一阵沉默,还好这段时间持续得并不长,没过多久,林谢的声音就清亮地传了过来:“我标好啦,接下来谁来?”
“我吧?”许三看了许问一眼,迎了上去。
林谢先跑到罗大旁边,悄悄把自己做的标记的样式画给他看,然后回到许问身边,有点高兴地说:“我断得肯定没错!”
许问被他得意的样子感染了,蒙在心上的灰雾消散了一些。
“那可得藏好了别让我发现。”许问说。
“放心,隐蔽着呢。”林谢笑得非常开心。
许三比林谢更快,再加上之前就已经看好了地方,才过去就马上回来了。
许问直接从他手上接过树枝,走去石壁后面,没去找他们画在哪里,自顾自地画了几个地方,圈定了自己看好的地方,也就回来了。
“小林的标记是小鱼,小许的是万字形,十四的是铜钱?”罗大先把他们各自的标记重复了一遍,以作确认。
“铜钱?”林谢先笑了起来,“看不出你这么铜臭啊。”
“做人应外圆内方,做事应如是。”许问认真地说。
“……你说得对。”林谢敛了笑容,思考了一会儿,同样认真地说。
他们来到方才择定的地点附近,罗大扭头问:“在哪?”
“这里。”林谢走到一个地方,把树叶扒开,露出下面两根手指大小的一条小鱼。用树枝勾的,只有简单的几根线条,但活灵活现,生动得像是要游出来一样。
“画工不错啊。”罗大眼睛一亮,抬头看着他说。
“……谢谢。”林谢似乎没想到会被表扬,愣了一下,不自然地道了个谢。
林谢把他所有的鱼全部翻了出来,每条都是近似的简单图形,但每条都不一样,随性发挥,却都鲜活无比。
罗大明显很喜欢,笑容满面地一一验过去,最后把范围全部圈定了出来。
接下来是许三,罗大眼睛又是一亮:“万字不断头,很正啊。”
万字是传统图形里的典型图案之一,传自佛教,意思是吉祥海云,吉祥喜旋,为右旋,也就是逆时针方向。
万字不断头是指万字四端向外延伸,组成各种连锁的图案,寓意绵长不断和万福万寿不断头,许三画的就是其中一种。
万字不断头图形简单,但要画正并不容易,需要很强的图形判断与控制能力。
许三这一段图案标志同样也是用树枝简单绘成的,一共四格,每格的长短胖瘦都一模一样,线条清晰,转折果断,功力非常深厚。
罗大欣赏了一会儿,开始根据标记画圈。
“有意思。”划完之后,他直起身子,笑起来看向林许二人。
这两人对视一眼,也笑了。
他俩标记的位置不一样,但圈出来的范围却几乎一模一样,达到了高度的一致!
“看看十四的。”许三说。
罗大点点头,很快在许问的指引下,把他做的标记也全部找出来了。
看完之后,罗大的笑容消失,沉吟片刻,深深看了许问一眼。
许问的标记样式很简单,位置跟他们差不多,数量上至少比他们少四个,但是定位得极其精准,每一个都刚好卡在最边缘的极限,十几个标记完美圈出了料姜石层的全貌,毫无疑问,阳宁村的新窑就会顺着这个来建了。
只定标记这一项,就显示出了许问的实力,在这三人里,绝对位列第一!
“不错,看来都已经弄懂了。搞清楚了地方这是第一步,接下来就要搞清楚窑应该往哪开怎么挖,这也有几句口诀,我来念给你们听……”
罗大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耐心细致地教着他们。
另一边,史月娥检查着土灶和烟囱,眼睛不时瞥向地上的影子。
祝红的影子长长地伸进来,随着日光不断偏移角度,非常细微,但她还是能看出来。
她越来越焦急,很想找个什么东西放在嘴里咬一咬。
祝红坐在外面的椅子上,嘴里哼着小曲儿,还在细细篦着头发。
第407章
可惜了
今天的天气一直阴晴不定,云层散了又聚,聚了又散。云影在地面上不断移动,日光时隐时现。
但即使如此,也能看得出来太阳在不断偏斜它的角度,时间在不断流逝。
不知受到了什么样的嘱咐,罗大完全不是这时代工匠的习惯作风,对他们堪称倾囊相授。
一座窑洞应在什么地方选址,挖成什么样的形状,什么地方能挖什么地方不能挖,怎样结合使用土与石……非常详细,具体到每一个细节。
这其中许问最感兴趣的就是黄土的支撑力,料姜石层是一方面,但又不完全是因为这个。
有些地方没有石层,土石互相托举,也能把窑洞撑起来。
罗大说不出其中原因,只说是经验带来的直觉,这样的窑洞同样可以长久存在,供人居住,并不会特别不安全。
不过要像十里村那样洞洞相连,直至十里之长,这样的法子又有些支撑不住了。
罗大又遗憾了一次史光明的技艺失传,言下对史光明的固执和闭塞有点不以为然。
“就算不教,把它写下来留给闺女压箱底也好嘛。”他抱怨说。
“我听说好多地方讲究个口口相传,不留纸面?”林谢问。
“所以才容易出错嘛!没有师父手把手地教,光留个口信儿算什么?别的不说,我辨石那十六句,我不讲给你们,你们能听得懂?”罗大呸了一声,举起了例子。
“真听不懂!”这个例子太具有实效性了,三个人一起摇头。
“就是嘛!”罗大自己生了一会儿气,又叮嘱他们,“你们以后可别这样,该教就得教,教到会为止!好东西传下去才是正经事!不然好好的绝活,就失传了,这算什么事嘛……”
三个人一起点头,许问骨子里是现代人,许三是他跟连天青教出来的,林谢跟这行更是无关。他们三个人当然都不会有藏私的想法,尤其是许问,这一路过来,都已经教了别人多少东西了……
不过其实,他也能理解这时代人藏私的意图。
教会徒弟,饿死师父,就是这八个字。
这时代生产力低下,总体需求非常有限。所以相应的,需要的技艺也就减少了。
一个地方只需要一个人有这个手艺,出现了第二个人就会有被抢饭碗饿死的风险,这是社会的问题,不是单个人的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51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