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36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65/979


陈若华在A大很有威望,教务处的老师非常热情,没一会儿就办好了。
“这太感谢了……”许问看着手上过了塑的听课证,心里真的非常感动。
“那就不客气地让你请我吃顿饭吧。”这时差不多也到中午了,陈若华看了眼天色,笑着说。
“还请陈教授赏光。”许问从善如流。
陈若华下午没课了,不过也没打算走很远。
她主动带着许问到了附近的一家饭馆。
这里的空间很狭窄,环境也很一般,感觉就是街边随便的一家小饭馆,一点也不起眼。
“陈教授也太客气了。”许问打量了一下四周,摸了摸鼻子说。
“可别以貌取人,我每次来A大上课,可是必须要到这里来吃饭的。”陈若华娉婷的身影微微摇晃地走在红色的木梯上,光线从前方花窗照进,映出她侧脸上的笑容,许问又是微微的恍惚。
果然,她熟练地跟门口的收银员兼老板打着招呼,被带到窗边一个座位坐下。
服务员送上包装好了的消毒餐具,陈若华拿着菜单,问了许问忌口,主动点了几个菜。
这是一家典型的万园本地饭馆。
万园市靠了几个湖,水产非常丰富,本地菜用料也以水产为主,鱼虾螃蟹、菱角蒿笋,都非常常见。
这家名叫小木屋的饭馆也是一样,陈若华点了几个本地应季的菜品,就放下了菜单。
“听你口音,不像是本地人?”陈若华问道。
“……的确不是,我出生在中部一个小城市,半年前才来到万园。”
许问有些出神,甚至没有第一时间出声。
陈若华点的这几个菜他都非常熟悉,是他们还在旧木场的时候,连林林这个季节最常做给他们吃的几个。
许问家乡那边口味比较重,一开始吃的时候,许问就觉得这些菜的口味有点太清淡。不过他有一个好习惯,别人做饭,他一定都会捧场,绝不会没事找事地挑毛病。
所以不管连林林做什么,他都说好吃,然而渐渐的,他的口味也被改变了,真的品出了清淡口味下鲜美恬和的滋味。
不过自从离开旧木场去考试之后,他很久都没吃过这样的菜了。前往西漠的路上生活非常艰苦,正经吃饭的机会都没几回,
“哦?是哪里?”陈若华问了许问的家乡,很感兴趣。那是与万园完全不同但同样也很出名的一个地方,山川风光与本地完全不同,陈若华久闻其名,从来没亲眼看过,很感兴趣。
小木屋上菜速度很快,没一会儿服务员就把菜端了过来,
菜盘刚放到桌上,许问的目光就跟了过去,陈若华看了就笑:“看来是饿了啊,快吃快吃。”
许问也不客气,上的这道是百合菱角,他夹了一块菱角到嘴里,舌头刚刚感觉到滋味,他就轻轻叹了口气。
不愧是陈若华常来的餐馆,这里菜的滋味的确不错,但却不是许问想象中的那一种。
他嚼了两口,脆生生的菱角在口中绽开,略鲜略甜,许问心里却微微有点苦。
对面坐着的是笑起来有点像连林林的陈若华,嘴里吃着的是与另一个世界相同的菜色,但许问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感受到过两个世界的差别。
再怎么相似,再怎么与他密切相关,那也是两个世界。
在这个世界,他是找不到那个世界的人与事的……
对此,其实他早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,但此时,他还是感到了一丝苦涩……
感觉像烟雾一样像四周弥漫,但许问并没有让它持续很久。他很快收拾起了情绪,开始一边吃饭,一边向陈若华咨询各种相关现代建筑的问题。
——也只有这个,才能真正分开他的心思,让他不要多想。
陈若华非常欣赏他,有问必答,答得还非常详细。
她看着温婉古典,其实经历非常丰富,游历过很多地方。
她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,一边吃一边给许问讲她游历时的所见所闻。就跟她上课一样,她闲聊起来也轻松有趣,信口道来的全是干货,非常下饭。
许问很快就听入了迷,那些许的情绪被他压了下去,埋在了更深的地方。
“本来请您吃饭是为了感谢您的指点的,没想到又蹭了一堂课。”吃完饭,许问笑着说。
“我也聊得很开心。”陈若华挽了一下鬓角,笑着说。
她眼中光彩十分夺目,这光彩许问非常熟悉,他在骆一凡脸上看过,在陆远脸上看过,要说的话,在连天青脸上也看过……
“骆老之前就跟我提过你,他很看重你。你这样的年轻人非常难得,我们也希望能多帮你一些。”陈若华说着,包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。
她拿起电话,看见屏幕上的名字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
“你回国了?刚到机场?行,我马上去接你。”电话对面那人明显对陈若华非常重要,她语调轻快地说完,有些抱歉地对许问说,“我有事先走一步,你后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联系我,电话和微信都行。”
说完她就走了,脚步很快,看来是真的很急了。
许问只隐约听出电话对面的是个年轻女性,他没有多想,拿起手机看了看备忘录上陈若华列举的教材,直奔图书城而去。
第424章
越时光
接下来一段时间,许问真正忙成一条狗。
如果把在这个世界当成是白天,另一个世界是晚上的话。
他白天上课以及自学,回去许宅之后,他开始修复一些零碎的砖石雕刻,磨练在这方面的手感。
而晚上,他会回去另一个世界,在经过漫长的跋涉以及体悟这个世界之后,停下来跟西漠队的同伴一起上课交流,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彻底消化过后,逐渐教给他们。
这个过程非常累,每天吸收大量东西,还要用尽全力消化,脑子塞得满满的,没有半点空闲。
而在另一面,每天的跋山涉水、修复砖石又在磨练着他的身体,让他从头到脚每一部分的肢体都在锻炼。
虽然两个世界的疲劳并不共通,但许问的精神还是有限的。
这段时间,他只要一沾到枕头就会马上睡着,沉入黑暗无梦的睡眠中。
在这种情况下,他完全无暇去想其他的事情,偶尔飘过的些许情思也会马上消散,无影无踪。
不过在这个过程里,他的收获也是相当巨大的。
在透彻地学完木工技艺之后,他进入砖瓦泥水方面的学习,本来就相对比较简单。
而在进入陈若华指导的课程,以及阅读她提供目录的那些教科书之后,他再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体系。
这时,仿佛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开始在他心里成长,它的主干是他从小就学过的数学、物理等相关的基础科学,工匠的各个门类都是在此之上衍生出来的枝叶。其余的无论多么高深的技巧、多么巧妙的灵感,其实都与此相关,是主干某种形式的体现。
而这些门类,又有主干和枝叶之分。
建筑本身是有规律的,屋瓦梁柱、檐檩拱枋,每个部分都有其功能,装饰性是在功能性之上的进一步发展,终究是附属品。而就算是装饰,也必须符合那些基本原则,否则房子根本建不起来,就算建起来了也很容易被损坏。
直到这时,许问以前所学的所有内容才真正有始有终地全部被串连了起来,形成了一个整体。
而当这样的大树成长起来之后,又会反过来对他所学的内容形成指导。
譬如来说,他有部分内容没学,整体上就会出现空缺的部分,他就会意识到在这部分上有欠缺,需要额外留意。甚至而言,他还可以试着用同样的规律进行摸索,把这部分内容补全起来。
大树疯狂成长,迅速成形,许问如饥似渴地学着,也逐渐地把学到的内容教给西漠队的其他人。
那些人学起来就比较慢了。
不管怎么说,许问以前是受过正规教育的,就算来到班门世界之后,所学内容不成体系,他也有意识地在进行这方面的整理。
而对西漠队的这些人来说,许问教的这些完全是另一个思路体系的东西,完全违背他们习惯的思考方式,真的很难理解。
还好上路之初,许问就开始教他们算术和数学相关的知识,这些内容的逻辑与思路与他现在所授是统一的,也算是给他们打了一些基础。
不过,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,还是有一些人展露出了不一般的天赋。
西漠队三百人里,有二十多个学得特别快,特别轻松如意。
那种感觉,完全不像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,反倒像是许问教的这些东西正好对上了他们的路子、合上了他们的弦一样。
这其中首当其冲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乔脊,许问教的这些东西,他不仅一学就会,还能举一反三,脑瓜子灵活得要命。
教学没多久,他的一些想法就开始能够带给许问启发。而他自己,本来满脑子想着的都是赚钱,闲下来想的全是这个,现在却也对新学的东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,没事就在比比划划地琢磨一些东西,眼看着赚钱大事都被他放到后面去了。
他是表现得最明显的一个,除此以外,江望枫、田极丰、方觉明等几个对此接受起来也非常快。
另外很有意思的是,京营府来的几个人一开始像是有障碍一样,接受起来特别慢,但没过多久他们就突破了障碍,一天比一天突飞猛进。
说到经验,他们比西漠队任何一个人,包括许问在内都要强得多。于是没过多久,这些经验同样变成了回馈,开始反过来教给了许问很多东西。
教学相长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在不断的学习、思考、教学、再学习、再思考……这样的过程里,许问极其神速地成长了起来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65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