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37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79/979


没人上山,自然也没路。
“之前还不觉得,现在真是奇了怪了,什么人会在这种山上盖房子啊?自己上山也不容易吧?”爬了没久,田极丰抹了把汗,气喘吁吁地说。
“别说上山了,盖房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?要有工具,要有材料,这么多东西,怎么弄上山,怎么盖成房子?”方觉明情况比他略好一点,但也在喘气,摇头说道。
“是啊……你们又是怎么知道这山上有这座石壁居的?”江望枫好奇地问徐西怀。
“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,记不清是谁说的。”徐西怀摇头,“后来石壁居出名,是因为有个叫吴可铭的大画家途经此处,画了一幅《天云石居》的画。”
“啊!天云石居!我知道这画!”江望枫叫了起来,“我娘亲眼看过,说群山之间自有奇情,评价很高,原来画的就是这里!”
吴可铭?
这名字许问也听过。
那是还在旧木场的时候,连天青墙上挂着的一幅修复过后的旧画,也是山水画,落款就是“无名居士”四个字。
后来连天青随意介绍说,无名居士本名吴可铭,少年作画,中年之后才成名,一成的就是大名。
他成名前旧画不少,流落四方无人识。成名后很多人回头去寻,遇见一幅就奉为至宝,也能卖出很高的价格。
同样一幅画,前后其实从来没有变过,不过就是作者的身份有了一点变化,价格就完全不同了。
连天青说这话的时候语带嘲讽,是他惯常的态度,许问因此印象格外深刻。
不过前后会有这么大变化,也可以看出吴可铭后来的名气有多大。按时间来推算,天云石居是在他成名之后绘制的,天云山石壁居因此成名也就不奇怪了。
没准这次的任务也是因为这幅画而来的呢……
他们只讨论了几句,很快就没力气再说什么了。
没路的山,爬起来实在太累了。
有些地方还能走一走,有些地方只能靠铁镐钉在石头上爬过去。
还好上面对他们还算重视,给他们找的向导是最好的,他甚至爬过天云山,很多没路的地方也能找出路来,勉强前行。
真的太累太难,许问也难得的觉得太辛苦,偏偏还不能随便分心,山势太险,一不小心就会失足出事。
中途休息的时候,所有人都累得说不出话来,许问也是一样。
他现在不觉得冷了,身体跟火烧一样,喉咙也是。
他摸出水囊来喝水,汗滴在地上,溅起一些浮土,露出下面的石纹。
许问低着头,喘着气,又喝了两口水,总算是渐渐平复了下来。
他看了一眼地面,把目光移开,接着又看了一眼,蹲下去摸了摸地面。
“怎么?”许三留意到了他的动作。
“这石头不错啊,质地很细密。”许问用手上的镐敲了两下石头,又用力划了几下。
他用的力气不小,石面被敲出一些白痕,但毫无断裂的痕迹。
“是哎,跟我们刚才碰到的那些不太一样。”江望枫凑过来说。
刚才他们走到一些没路的地方的时候,需要用铁镐钉击石面,支撑前进。
这种石头也是有讲究的,它不能太软——否则一钉就裂开,反而危险;也不能太硬——钉都钉不进去,怎么上山?
向导选的地方很好,石质不硬不软,给他们省了不少力。
但也很明显,那些地方的石头跟这里的完全不同。
都这么硬的话,他们怎么上山?
对于工匠来说,软硬度不同的石头有不同的功用,但总地来说,当然是坚硬致密的石头更受青睐。
硬石比软石稳定性更强、更能耐久,这点上,石头跟木头是一样的。
许问懂得更多,看到的也更多。
通常来说,天然石材可分为三种。火成岩、沉积岩和变质岩。
火成岩是岩石融化或岩浆冷却后固结形成的,最典型的代表是花岗岩;沉积岩由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火山喷发物沉积而成;变质岩则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,由一种石头变成的另一种石头,典型代表之一是大理石。
就他判断,地下这块正是花岗岩。
花岗岩是常见石材里最坚硬的一种,它结构致密、抗压强度高、吸水率低、表面硬度大、稳定性好、耐久性强。
它是火成岩的一种,受地质影响和地壳构造控制,常常以岩基、岩株、岩块等形式产出,规模比较大,分布广泛而有规律。
也就是说,这里有一块花岗岩的话,周围很可能存在大量的花岗岩!
中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分布和储量都不小,但相对来说,使用得不算广泛,主要还是建筑上以木材为主,土石都比较少的缘故。
尤其是石材,也不是完全没有使用,但大多都用于墓室、石柱、石碑、石刻等方面,像西方那样的大型拱券式石砌建筑非常少见。
说起来,来到这个世界这么长时间,除了以土结构为主的窑洞以外,许问见过的唯一相关图纸是无梁殿,唯一实例是绿林镇那座大厅。
关于古代建筑少石多木的原因,许问看到了很多,但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,
“幸好刚才碰到不是这个,不然还真不好上山。”田极丰庆幸。
“这些石头也能用来盖房子的吧?”徐西怀突然问。
“能当然是能的,但这种山势,要怎么采石,又怎么运下去?”方觉明冷静地摇头。
他指出的这一点很现实,也是许问所知石材难以大规模用于建筑的原因之一。
“也是。”徐西怀叹了口气,一群人又歇了一会儿,继续动身。
天云山本身很高,但石壁山并不在山顶,而是在半山腰上。
他们在山上避风的地方休息了一晚上,第二天中午左右,终于看见了远远看见了石壁居的影子。
一瞬间,所有人,连同许问在内,一起倒吸了一口凉气。
不是亲眼看见,不是亲身走到这里来,真的很难想象,这么一个地方,怎么能建起这么样一片房子来的!
是的……
一片!
第442章
有朋自远方来
看到的时候,他们离石壁居还有一段距离。
这里是个隘口,风很大,风很冷,但他们还是呆站在这里,看了老半天才依依不舍地动身。
走出去之后,他们还不断回头,好像要把刚才看到的情景一直留在脑海中一样。
“抓紧一点,现在这看着近,走过去还得小半天。”向导提醒。
“嗯嗯。”大家答应着,果然加快了脚步,好像被什么激励了一样。
不过还好接下来的路比之前好走了,准确来说,是有“路”了。
一条小小的石径,由碎石铺成的,平平整整,弯弯曲曲地一直通向前方。
偶尔有坎坷不平的地方,这路还会修出几级石阶,那里铺的就不是碎石了,而是切割成块的条石。条石偶有断裂,但总地来说也算平整。
这种地方,怎么会有修得这么好的路?
“这也是建石壁居那个人修的吗?”江望枫惊讶地问。
“不是。”向导还没有说话,许问先一步开口了,他示意江望枫道,“问话之前,先观察思考一下。”
“哦。”江望枫老老实实地答应,他果然前后左右地观察了一下,接着恍然大悟,“不是一起的,路比较新!而且……”
他话还没说完,就被田极丰抢了:“而且不是一次修完的,后来还有维护过。台阶这里就比碎石路要更新一些。”
“抢我话你!”江望枫气得拍他,田极丰嘿嘿嘿地笑。
“按照传说里的说法,这石壁居至少修了好几十年了,这路论新旧不过几年,至多十年。”
“还有这里,感觉更新,最多只有三年吧?”
“不对,感觉像是一直有人持续维护的……”
顺着这个思路,方觉明乔脊等人也热烈讨论了起来,很快看出了更多东西。
“真的哎,难不成石壁居一直有人住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79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