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38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86/979


“万斤巨石随心而动……”许问重复了一遍这句话,想象着那种情景,不知不觉也感觉有些激动。“下面那个吊篮,也是这机关的一部分?”
“对,那个也是吾友修复出来的,不过他说以他的实力,只能做到这里为止,非常可惜。”吴可铭说。
他们不断向前走,机关不断发出卡哒卡哒的声音,算是冲散了不少这里的阴暗气氛。
许问一边走,一边听吴可铭说话,一边留心观察着四周。
他先前之所以会做出那样的联想,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眼前这个机械是铜木混合的制品,外形很方正,倒是不像牛也不像马,但大小差不多。
它腹部下方有轮子,轮子形状很特殊,看上去有点像在另一个世界见过的可以爬楼的小推车。
因此它在前进的时候,轮子是翻滚着向前转的。
这让这个机械向前移动的时候看上去有点呆萌可爱,但是遇到一些并非平地的坎坷时可以轻易地越过去,非常实用。
当然,也是因为它的这个特点,让许问想到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。
他曾经好奇地看过一些相关资料,对于木牛流马,虽然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描述,但在相关的推测里,它能自动行走、能迈越梯级陡坡等普通车辆不易通过的地方,这一点跟眼前的机械是一致的。
不过仔细观察之后,许问发现了它与传说的一个巨大差别。
眼前这个机械的轮子下面是有轨道的,沿着固定的轨道前进。
而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行走千里,输送百万粮草,肯定是不可能有轨道的。
不过他观察了好一阵子,还是没太摸清楚原理。
它的动力是什么?是怎样驱动的?
去程不知底细,回程心里有数,通常感觉会过得更快一点。
感觉这次没走多久,他们就听见了许三江望枫他们的声音。他们正在争执,是再等一会儿,还是派人去找许问他们。
看见他们回来,一群人一起松了口气,接着又看见吴可铭,大家都很吃惊:“对面有路?”
“没有。”许问摇头,简单说明了一下情况,大家又是吃惊,又是好奇,徐西怀睁大眼睛,惊喜地叫了出来:“这样说的话,把上下机关修好,是不是就能把天云山的石料运输出去,让逢……外面的人也能用?”
最近一段时间,徐西怀看上去恢复了正常,但许问经常会注意到,他会一个人安静地呆在一边,对着一张厚羊皮纸写写画画,琢磨什么事情。
许问并不需要特别留意就可以看到,他是在设计房屋。
石屋、民居,一看就知道是为什么而设计的。
徐西怀始终还是忘不了他出生的地方。
但再好的设计,也还是解决不了一个关键的问题,就是建造的材料。
石制建筑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这个。
石料运输不易,要大量使用最好是就地取材。
但就地取材是要运气的,要看附近有没有好的材料和便于取材的地点。
逢春离天云山不远,按理说天云山就是个很好的石料场,但天云山太陡峭了,就现在看来,石料位于离山脚有一段距离的地方,储藏的还是极难取用的花岗岩。
综合看下来,不需要许问解释,徐西怀也能明白为什么在逢春出事之后,朝廷宁可冒着沙尘暴的危险从外面运送材料,也不愿就近从天云山取用了。
无他,技术上做不到而已。
而现在,听见了这个奇迹,徐西怀如同看见了新的希望,由不得他不兴奋。
“不可能的。”许问说话的时候,吴可铭正忙着把那两个包袱从那个机械上取下来,这时终于有空转头说了句话,一句话就浇了徐西怀一头冷水。
“这东西我和我那位友人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了,最多只能修到这样。剩下的部分,结构和原理跟留下来的部分都不一样,找不到半点端倪。”
徐西怀的笑容瞬间僵住,江望枫却突然说:“这不可能,一起做出来的东西,怎么可能完全没有联系?”
“对。”许问非常赞同,“小枫说得对,不可能没有联系。既然已经修复了一部分,剩下的一部分应该也能推导出来。”
听见许问也这样说,徐西怀马上就放松了,重新露出了笑容。
“不可能。”吴可铭仍然非常笃定地说,“你们知道我那位朋友是谁吗?当初只差一步,他就能晋为天工了!”
“天工?”除开许问,在场的所有人一起倒吸一口冷气,肃然起敬!
第451章
半步天工
在这里的人除了许问,都是听着天工的传说长大的,听到吴可铭的话,所有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,一起沉默了下来。
许问稍微还镇定一点。
要说的话他其实也知道天工是什么,对于他来说,天工的实力倒在其次,传说中最有趣的一点是,天工临世时,在世所有工匠会同时有所感应,知道这件事。
到现在为止,他在这个世界上没看到过什么特殊能力,总地来说,这里仿佛就是一个正常的古代,虽然跟他所知的历史不太一样,但除此以外也没有别的什么太过特殊的地方,没人能移山填海,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他们的双手去完成。
唯一让人不可思议的,应该就是这个天工了。
而这个传说好像还是真的。
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世存半步天工,正是因为七年多前,很多人莫明其妙感应到了这件事的缘故。
据说当时的感应半途中止,后来应有的异象也没有出现,所以很多人都猜测他晋升失败了,最后不知所踪。
许问很难想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,因此也对这位半步天工感到了无比的好奇。
现在听说他是吴可铭的朋友,立刻看了过去,问道:“这位大师现在在哪里?我们能有幸请教一下他吗?”
江望枫等其他人也期盼地看着吴可铭,又是兴奋又是激动。
没有工匠不想见“那个人”的,吴可铭并不意外,摇头道:“上次见他还是十年前的事情,我们相处了一段时间。之后不久就失去了消息,至今我也不知他身在何处。”
“八年前啊……”大家都很失望,许问则留意到了,“十年前,那时候他还不是还没有晋升吗?”
“对。”吴可铭点头,“但那时的他,已经神技在身,不是亲眼得见,我亦难以想象世间竟有如此奇技。”
吴可铭说得很含糊,但大家一瞬间又露出了向往的表情。
“能举个例子吗?”江望枫连忙问。
吴可铭思考片刻,点点头,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巴掌大的小方匣子。
他打开匣子,从里面取出一个圆筒,又拿出一个布袋。
无论圆筒还是布袋都看得出有一些年岁了,也看得出随身携带的痕迹,但都保存得非常完好。
可以看出,吴可铭对它几乎是呵护的。
他打开圆筒,从里面取出一个纸卷,展开来递给江望枫。许问在旁边看得清楚,这是一幅没有装裱过的小画,画纸有点粗糙,不是什么好纸,墨色也有点淡,不是什么好墨,甚至画风也有点随意,仿佛谈笑之间随手而就的一般。
但就是这样的纸墨笔法,却让许问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师。
随手几笔,就勾勒出了一家三口在树下相依而伴的情景。
做丈夫的轻扶树干,怜爱地看着正在不远处玩耍的孩童,那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做什么东西,看上去像是在用小刀刻一艘木船。
树下坐着他的妻子,孩子的母亲。她正用一只手轻挽自己的头发。她的长发正被风吹得飘扬了起来,遮住了她的面庞,因此看不清她的容貌,只能看出她的视线没有停在自己孩子的身上,而是看向了远方。
这幅画画得很随意,三个人都没有仔细勾勒容貌,但那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,却勾勒得淋漓尽致,让人看了就忍不住面露笑容。
“画得真好!”江望枫鉴赏能力不弱,马上就夸起来了,“这就是那位半步天工的作品?真没想到,他书画也这么绝!”
“……这是我画的。”吴可铭沉默了一会儿,幽幽地道。
尴尬的沉默。
“画得真好!真不愧是吴大师!”江望枫硬生生地把话拗了回来。
“八年前,我也就是个无名之辈。”吴可铭自嘲地笑道,“那时候我的画卖都卖不出去,遑论卖出价格。吴可铭,是真正的无可名。”
他一边说,一边解开了那个布袋,把里面的东西也拿了出来。
那东西只有核桃那么大,许问第一时间还没看出它是什么。
直到它落到江望枫手上,他才看清,那是一个木雕,雕刻的正是画上的情景!
吴可铭这画有点写意,画风简约,传神多过绘形。
许问很难想象,这样的画改成木雕要怎么做。
但看见这个他就知道了。
寥寥几刀,就在木头上将画面还原了出来,传神之处,有过之而无不及!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86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