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0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08/979


但小偷小摸有小偷小摸的罚法,拦路抢劫有拦路抢劫的罚法,杀人有杀人的罚法。
你不可能所有的罪责都同一个刑罚,就算同一桩罪,还有主犯而从犯的分别呢。
三十八个南粤工匠,不经审判,不问经过,直接全部砍手流放,明显就是为了平息眼前的纠纷,就是懒政!
就像查先生所说,恐吓这群逢春人让他们以后不敢再生事肯定也是原因,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,就是这群南粤工匠不值钱,是他们犯的事,就直接把他们扔出去挡枪好了,根本不值得再为他们多做什么。
逢春人连遇天灾,又遇人祸,非常可怜,许问很同情他们。
但他自己是工匠,与这些南粤工匠不同境遇但是同一立场,对他们也同样心怀怜悯。
眼看着事情就要走向他最不愿意看见的方向?,他不想再袖手旁观,他想要站出来,尽其可能地尽一份自己的力量!
雷捕头定睛看了他一会儿,没有马上表态。
“雷大人,先把该做的事做了吧。”马脸男子皱眉看了看许问,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会儿——工匠是有特定服装的,很容易认出身份。
许问走到雷捕头面前,伸出手。
雷捕头还在看他,片刻后,竟然真的把手里的信函交给了他。
“雷大人!”马脸男子一声怒喝。
“断案这种事情,我都不急,你急个什么?”雷捕头眼角都不朝他撇一下,冷冰冰地说着。
信在信封里,上好的宣纸,雪白柔韧,墨色鲜明。
信上的内容只有两三行,跟雷捕头说的差不多,更带着明显的散漫。
许问没有多看,而是注意信的落款与印记。
绿林镇名叫镇,其实是县级,主官是一位姓陈的知县。
这封短笺就是陈知县写的,后面私印和官印都有,形制很不正规。
在江南路那样的地方,这种私信一样的东西就算盖了印效果也很一般,甚至递到上面去还可以弹劾一下主官,但在西漠,这种命令显然就已经足够了……
“多谢雷大人。不过还有一件事情我不太清楚,被派住各地的工匠名义上统属于谁,由谁来管理,犯了事应当由谁来处置?”许问把信折好放回信封里,继续问道,态度非常谦逊有礼。
许问其人是谁,雷捕头其实有点印象。这样一个小小工匠,他其实可以不用理会,但现在出于某些原因,他有问必答,态度冷漠但周全:“名义上直属工部,由各级匠官负责。不过在地方犯了事,地方行政主官也有处置之权。”
这也跟许问想的差不多。
“优先级呢?”他接着又问。
“直属匠官优先,其余皆次之。”雷捕头熟练回答。
“也就是说,若有直属匠官给予了不同的命令,此令可暂缓执行?”
“当是如此。”
对话中,许问远远看向另一端。
那是个土坡,角度正对这边。不久前,悦木轩小马正在土坡上,现在人已经不见了。
“那能麻烦各位稍等一会吗?”许问收回目光,平静地问。
不知不觉中,许问的气质跟刚到这个世界时相比又发生了一些变化。
某些东西继续内化,某些东西鲜明凸显,让他具备了某种令人信服的感觉,只是站在那里平静诉说,就让人想要听从他的。
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想,马脸男子的眉头马上就皱起来了,转身朝雷捕头,非常不满地说:“雷大人,这城门口已经堵了很久了,事情再不解决,只怕要出大事。”
他话还没全说完,雷捕头已经开口了:“那就等一会儿。一盏茶时间,不能更久。”
一盏茶,约十五分钟,时间的确很短,但在这种时候,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重要。
听说只一盏茶时间,马脸男子也没再多说什么,冷冷看许问一眼,拔出自己的刀,慢条斯理地擦了起来。
刀光映在昏沉的天光下面,上面残留的红色血迹与原先的褐色血斑混合,非常刺眼。
其实许问之前还在想,这人究竟是谁,他为什么要这么做,但看见他砍了那个工匠的手臂之后,他一点多问的兴趣也没有了。
问一个神经病为什么要发疯,有意义吗?
“那就多谢大人了。”许问深吸一口气,低声嘱咐徐西怀去找个医生,然后转身就跑。
小马不见人影,多半是听见他们的对话,跑去找人了。
但他不能把希望赌在小马一个人的身上,而且如果他猜得没错,小马未必能找到那个正确的人!
许问一路狂奔,直冲联合公所。
他不断在心里默数着时间,第一次觉得联合公所为什么离城门口这么远。
十五分钟包括来回,他必须要在七分钟内赶到,?并且找到人。
而且只有一次机会,必须要找到那个正确的人,找错了,就来不及了!
这种时候,找谁才能有用?
许问跑出了现在最快的速度,四分十八秒冲进联合公所,一眼看见了秋月明。
“阎大人呢?他在吗?”许问一把抓住秋月明,迫不及待地问。
秋月明表情有些古怪,问道:“你找阎大人,不是魏师傅?”
“你知道外面的事情了!对,我找阎大人!”许问一听就知道他知道了,不耐烦跟他多说,焦急地推开他,要往歌风院走。
“阎大人不在。”秋月明在许问身后说。
“不在?他去哪了?”许问瞬间焦急起来。
“不知道,不过他让我留了这个给你。”
“什么?”
许问回头,看见秋月明手上拿着一张纸,好像是封信。
阎箕写给他的?
许问接过信,一目十行地看了过去。
准确地说,这不是信,而是一封函令。
上面写的,正是上次阎箕跟他说的那件事情,只是更完整具体了一点。
许问看完,立刻就明白阎箕的意思了。
第476章
决定
上次阎箕提议让许问去竞争“那件大事”的主官。
当时他并没有说那件大事是什么,现在这封信里写明了。
三年后,西方某国使节将要到大周来面圣,这是第一次有如此之西的国家来此,朝廷对此非常重视。
为了彰显大国声威,迎接外来使节,大周皇帝决定在对方进入大周之初,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。
那就是在河西走廊的这一端建立一座新的行宫,留给使节落脚,同时体会大周的煌煌国威。
为了迎接一人建立一座行宫,还是在西漠这种地方。
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奢侈浪费的行为,但在这个时代却很正常,满朝文武也没有反对,于是就这样决定了。
三年时间看似很充裕,但对于建立一个完整的行宫来说其实是很紧张的。
更别提这座行宫究竟要建在哪里,现在还没有正式确定呢。
为了此事,这次派来西漠的服役工匠与往年不太一样,经过了特别的挑选,不乏实力强劲、擅于统筹规划的人选。
他们当然拥有合适的资格,拥有选择建宫地点的权力——虽然最后择定的地点还需要进一步裁定。
除此之外,这位主官一经担任,还将负责整个西漠服役工匠的统筹与管理之职,相应的物资、材料、钱粮全部都由他一手统管,只接受相应人员的监督。
这就是阎箕之前所说的“事关千万两白银、十余万役夫”了。
一座集西漠全力建造的行宫,的确应有这样的手笔!
当然,除了权力,这件事关乎的还有沉甸甸的责任。
这个时代,权力交给你了,你干不好的话,可是会杀头的。
这封函令是交给阎箕的,上面还有工部和内物阁的双重印章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08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