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3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31/979


黄无忧开始想阻止。
这么点时间,把这帮人脑子搞乱了怎么办,反而麻烦。
但许问却阻止了他,默许了这件事的发生。
“这对他们更有好处。”他简短地说。
黄无忧似懂非懂,但也没再说什么了。
此时天还没亮,许问的队伍已经到达殷水河畔。
他们到得最早,营帐外面除了他们空无一人,四下一片万籁俱寂。
许问向南粤工匠们点点头,所有人自觉正列成方阵,开始跟着他做一套动作。
正宗的五禽戏,是他另外学来的。虽然不像战五禽那样有一些别的功效,但是同样能够强身健体、舒活筋骨,在这寒冷的冬天练一遍,精神都振奋了不少。
站在不远处的是两个牢头,他们腰畔挂着刀,但手都没有放在刀上,打着呵欠,表情有点散漫。
按理说,他们是来监督苦役让他们好好干活不要偷懒的,但这几天下来,他们发现根本用不着他们。
这群苦役每天都干劲十足,根本用不着他们说一个字。
尤其是在另一帮年轻人过来教他们一些东西之后,他们就更省事了,苦役们闲下来的时候也在讨论一些他们完全听不懂的东西,不吵不嚷不惹事,除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被藐视了智商,别的完全没毛病。
更别提,雷捕头有交待,黄匠官有打点,两个牢头舒舒服服,当然就更配合了。
一套动作做完,许问收势,突然发现周围多了很多人,看来是其他队伍也纷纷到了。
许问长长吐出一口气,呼吸在寒冷的空气里凝出白雾。
他环视四周,看见新来的人非常整齐地分成了四支队伍,服色一致但各异,看来就是他们今天的对手了。
现在离正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,这四组人刚才明显正在围观他们,站在最前的应该就是主官。
他们的年纪明显比较大,基本上都在三十到四十之间,正值人一生中最壮年的时候。
许问目光微凝,注意到其中一个人。
“朱大人!”他意外地叫了出来。
这人正是朱甘棠,他在于水县县试时的主考官。
当初朱甘棠主考过后,为他断了岑小衣的案子,还买下全分法晋献朝廷。
许问很清楚,后面他从内物阁以及京营府得到的一些好处,除了因为他是连天青徒弟以外,也有全分法的不少功劳。
因为种种事情,他对朱甘棠的印象非常好,但是他记得,朱甘棠虽然担任了主考,但本人不是工匠,而是一个文士,是个大书法家。他怎么会来竞选行宫的主官?
不过据说他曾经监修过名园,因此与工匠结缘,倒是也有建筑相关的经验就是。
朱甘棠看见他显然也很高兴,笑吟吟地准备迎上来,结果旁边另一个中年人抢先一步,大步流星地上前,走到许问面前,打量了他一眼,问道:“你是许问?”
“是。”许问笑容微敛,应了一声,目光落在了他腰侧的牌子上。
牌子上那个标志他很熟悉,这一个月天天都可以看到,是内物阁。
这次竞选,内物阁两个名额,京营府两个名额,梓义公所一个,这人是内物阁的另一个候选?
那也算是他的同伴了。
“我叫李全,内物阁三处主事,今次被派来竞选西漠行宫建造主官。”他简短自我介绍,沉着脸,目光也有点严厉。
这个同伴……有点来意不善啊。
不过看这竞选者的平均年龄以及年龄代表的资历,倒也能猜到原因。
是觉得他拖后腿了吧……
“见过大人。”许问心里想着,脸上没什么表现,如常行礼。
“你我乃是同事,不敢妄称大人。不过我年长你几岁,恬颜认你一个前辈。”李全沉声说道。
“是,李前辈。”许问从善如流。
李全似乎还想说什么,但看了一眼四周,只点了点头,就走到一边去了。
这时朱甘棠才迎上前来,微笑着看了一眼李全的背影,道:“他这脾气,果然跟传闻一样。”
“您知道他?”
“你知道天工吗?”
“……知道。”
“天工之下是什么你知道吗?”
许问摇头。
“天工之下为墨工,各门类最顶级的大匠。李全是三位石墨工之一,也是内物阁第一石匠。”朱甘棠微笑着说,非常轻松的样子。
接着,他又向另一边一指,道,“不仅是他,那边那一位,也是石墨工。”
许问的目光随他手指的方向而去,落在其中一支队伍前。
那人挂着京营府的牌子,身材很引人注目,是个这年代很少见的大胖子。
“那一位,是瓦墨工。”朱甘棠指向另一边。
那人一身青衣,这是梓义公所的常见装束。他脸上笑纹很深,看上去很和蔼的样子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背后的队伍,全部身穿青衣,整齐有序,明显跟其他队伍不一样。
五个来竞选的,三名墨工,这阵仗可真是够大的。
“那您呢?代表的也是京营府?”许问往那边看了两眼,转头问道。
第503章
对手们
“是。”朱甘棠微笑着说。
他往营帐方向看了一眼,看见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,于是继续对许问解释了一下。
理论上来说,他跟京营府并没有直接关系,甚至算得上平级。
但这次京营府想要派人加入竞选,却直接找上了他,愿以京营府队伍为从属,让他统领加入竞选。
原因很简单,两点,第一,看中了他的艺术功底与建筑经验;第二,看中了全分法。
“京营府?他们不是……”许问想起在龙神庙时遇见的那支队伍,有些惊讶地说。
那次接触,他能感觉到京营府的底蕴,但同时,也能感觉到因此而来的保守。
他们的手艺当然是非常强的,但更加重视传统与手艺,全分法对他们来说,理应不在考虑范围内。
“呵呵,看来京营府也感觉到一些危机了啊。”朱甘棠轻笑着说。
“……不管怎么说,愿意改变总是好的。”许问顿了一下,突然也笑了起来。
说起来,这也是内物阁成立的好处之一。
一家独大,很容易从此停驻脚步。
有了竞争,死水才能被搅动,才能不断寻求进步。
当初建立内物阁的那位,是不是也看到了这一点,才做出这个决定的?
“我最近一直研究全分法,略有一些心得。没想到你也会参加,我这个赝品要碰上正主了。”朱甘棠笑看许问。
“哪里。所谓全分法,只是一套理论,具体实践还有很多细节,朱大人如果能将其完善,那最好不过了。”许问认真地说。
朱甘棠注视着他看了一会儿,又笑了起来:“行,那就正面较个高下吧。”
趁着这点时间,朱甘棠又给许问介绍了一下其他三位竞争者的信息。
李全就不用说了,内物阁的大佬,刚才跟许问打了照面,这人一直就是这么不通情理的严肃样子。但他的手艺的确非常高明,尤其擅长石雕,手艺出神入化。
梓义公所那位名叫刘万阁,看着有点年轻,其实已经五十岁出头了,在参与竞选的几人里年纪最长。
他身为墨工,个人能力当然不用说。瓦工包括砖瓦两项,他的砖雕与瓦当都是一绝,除此以外,他还有一手“天衣无缝”的技术,在中原一带鼎鼎大名,传说中的“秦堂”就是他的作品。
秦堂这个地方许问在路上的时候曾经听说过,是冀中地区一座极其出名的大宅,秦氏家族的祖宅。
它正是以砖雕与瓦当出名的,有十里连锦之称。所谓的十里,是指秦堂之内曲折连绵的砖墙檐瓦,连接起来一共有十里。这十里全部精工雕刻,处处不同,处处奇巧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31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