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4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43/979


这批新三合土是什么样的?会被临时大批量送过来肯定有它的优势,如果能跟水泥结合一下,说不定会有新的效果。
“我去看看。”许问起身说道。
第516章
如果没有的话
明山和林谢也跟着一起去了。
营账里人有点多,除了他之外,其他四组也都派了人,或者亲自过来了。
三合土是建筑中必须要使用的配料,大家也都是很关注的。
李全是亲自来的,他正弯着腰,从麻袋里抓了一把土出来,放在手里细细捻着。
“还不错。”这位墨工轻描淡写做出了判断,“粘度足够,灰质也够细密,混合捶打,隔一日就能使用。”
“一日即可!”旁边刘万阁的一名弟子露出喜色,也上前抓了一把,细细打量。
“果然好土!”他说。
这就是普通三合土最麻烦的地方。
三合土的使用非常麻烦,需要一个过程。
最普通的三合土是由黄泥、石灰、河沙组成的,但这三种材料各是各的,没法完全混合。所以需要反复捶打翻动,再堆放静置,再捶打翻动,再堆放静置,如此重复十几次之后,三合土里的配料才会融合、老化,最后成形。
捶打次数越多,制作时间越长,做出来的三合土效果就越好。
通常来说,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天,有的需要五天,时间相当漫长。
营帐里新送来的这一批三合土粘性相当不错,单是这样摸着就感觉粘手,凭此推断,它的成形时间也会比较短。
“不错。”几个来领东西的墨工都笑了起来,很高兴。
“朝廷也是尽心了。”他们纷纷表示。
“听说朝廷最近一直在琢磨这些新东西,尤其是三合土,在向四面征集配方,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收获了。”
来领东西的几个人就着这事讨论了一下。
内物阁征集三合土配方的事情,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的,他们当然都有听说过。不过这也就是不久前的事情,现在就有结果,一方面看朝廷效率颇高,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对此事的确足够重视。
李全微微一皱眉头,对旁边小吏说:“我领十麻袋。”
“是。”小吏正拿着一本帐册,早就已经准备好,听见李全说话,连忙给他登记。
李全领完东西,其他人纷纷继续,领取的数量都跟他差不多。
李全正叫了人搬了东西准备走,转过身就看见几个人走了过来,两名主审,还有许问。
李全眯了眯眼睛,向主审行礼,让人把东西送回去,自己却不急着走了。
他对许问始终心存疑虑,想尽一切机会对他看看清楚。
没想到一看见明山,刘万阁那个弟子眼睛巴一亮,大步上前,尊敬地向他行礼,叫道:“明大师!”
明山笑眯眯的,摸了摸自己的胡子,问道:“听说有新料送到了?在哪里呢?”
“这里这里!”刘万阁弟子非常主动地把他们引到麻袋旁边,介绍道,“是很好的三合土,粘性很大,很好成形。”
李全在旁边眯了眯眼睛,跟着向主审行礼,心里却很疑惑。
刘万阁弟子教得非常好,礼数从来都很周全,这点也挺佩服刘万阁的。
但是,礼数最讲的是一个分寸,他弟子怎么无端端地对这个来历不明的明主审这么热情?这人到底是谁?
“好嘞,我来看看。”明山走了过去,许问和林谢跟在后面。
明山弯腰伸手,短粗的手指摸了把土,先放在手掌上捏了捏,接着又让它漏了下去,留了少许放在指尖捻了捻。
他脸上表情并没有怎么变化,但李全很清楚地看见,他的兴奋劲儿没了,好像还有点失望的样子。
这么好的三合土,他还不满意?
“好土,好土。”明山直起身子,笑呵呵地说,把位置让给了旁边的人。
林谢很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对这些工匠的细节没什么了解,没去凑这个热闹,直接把位置让给了许问。
许问弯腰俯身,动作跟明山差不多,但眼睛刚看见土的颜色、手指摸到新土的质感,脸色就微微有些变了。
“怎么?”林谢非常敏感,马上问道。
“没什么?这土不错,混合凝结时间大约在一天左右。如果我没有猜错,它的烧制时间也比较短,大概只需要三天。”许问很快恢复正常,说出了自己的判断。
“只……”林谢听见这些数据,下意识就吐了个字出来。但他马上知道不对,?就把嘴巴闭上了。
这身份高贵的年轻人是什么意思?
觉得这数据应该不只是一个“只”字,还是别的什么?
李全心中掠过一个念头,还没细想,就被许问说出来的数据惊怔了一下。
“三天?当真?烧时间这么短?但这三合土的质量看着很不错啊?”他接连问道。
“是挺不错的。因为这不是粗制滥造,而是改进了窑体。”许问说。
“……你对这熟悉啊。”
“略有研究。”
李全不说话了,向主审稍微示意了一下,就带着人带着十袋三合土走了。
“你们都是内物阁的,你有更好用的水泥,为什么不跟他说?”林谢站在一边,突然问道。
“我为什么要跟他说?”许问反问,“他给我钱了吗?我跟他无怨无仇,他从一开始就对我没好脸色,我为什么还要倒贴?”
“他资历更深……”
“那又如何?现在一起站在这里,我们就是竞争者。真正决定你声音大不大的,不是你讨不讨人喜欢,是你是不是足够强。”
许问神情自若,他又检查了一下那些三合土,摇摇头,什么也没拿就回去了。
林谢站在他身后,一脸的若有所思。
新三合土的质量不如预期,许问并没有什么失望的,这在他的意料之中。
从圆窑变成立窑,?再从立窑变成回转窑,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
回转窑要转起来,必须涉及到机械的一些原理,本来就是一个跨越。
准确来说,这批新出现的三合土才是真正符合这个世界发展规律的东西。
但许问没想到的是,看见这批新三合土,他竟然有了一种强烈的熟悉感。
他很快就意识到这种熟悉感是从哪里来的了。
混合成这三合土的配方,不就是倪天养最早拿出来的那个吗?
后来倪天养被他拐去研究回转窑了,这个配方相当于被他闲置,但许问还是研究了一下它的成分的。
倪天养在这方面的才华毋庸置疑,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优良的配方——如果没有水泥的话。
它的前期烧制时间和后期完成时间都大大地缩短了,但它的质量并没有因此降低。
它的强度略逊于水泥,韧性犹有过之,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——如果没有水泥的话。
所以,倪天养在知道水泥之后,毫不犹豫地转移了研究方向,把自己研究了很多年的这东西扔到脑后去了。
但现在,这配方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?
这世上还有人跟倪天养长着同一颗脑子,还是说……
第517章
美好生活
这件事只能等出去之后再找倪天养来问,许问先把它放到一边,回去继续忙碌了起来。
整个城市的地基已经全部打好,上下的管道一共铺了三层,最下面的是最早烧制出来的最粗的那批,再上面的越来越细。
所有管道的布设全部都是事先安排好了的,每一根都非常严谨,布完之后交叉检查了几遍,这才往上填土。
上面两层的陶管细得很不一般,最上面那层比筷子还细,明山和林谢在旁边看见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对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43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