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4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47/979


总地来说,情况跟邓玉宝说的差不多。
贤妻?不过就是软弱罢了。
不对。
能让一个外男来为她申冤,立功为她请求和离,看来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……
情报上只写明了倪家的情况,的确跟邓玉宝说的差不多,没写秦织锦是怎么想的。
“去把这女子找来,我直接问她意愿。若她真想和离,就给她写个条子吧。”荆南海有点厌烦地皱了皱眉,吩咐道。
“是。”那人飞奔而去。
荆南海又把纸卷上的内容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,目光扫过倪天养最近的行踪。
“每日乘车赴绿林镇西北?”荆南海微闭双眼,把附近地形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
绿林镇西北有饮马河,与殷水河同属成河的支流,不过河宽远超殷水。
夏天丰水季节,饮马河上能行船,因此在绿林镇西北处有一个码头,夏天使用,冬天就闲置着。
码头这种地方会自然积聚人群,冬天的时候,商人闲汉常常聚在那里,也有一些流莺伶妓。
天天去那种地方……看来这负荆请罪,只是纸面上的玩意儿。
荆南海嘴唇轻轻一撇,不再理会这事,把纸卷递到旁边随从手上,向着许问的方向走去。
先前离得比较远,荆南海只能看清每个人的大概动作,看不清他们到底在做什么。
靠近了,他彻底看清了土坡旁边被各种机关挡着的那样东西。
“这是……要建一座城?”他喃喃自语,顿了一下,突然问旁边随从,“内物阁二组的行宫选址为何处?”
“逢春城。”随从也不翻资料,张嘴就答。
“果然。”荆南海轻吐一口气,站在原地,不说话了。
“走吧。”过了一会儿,他吩咐了一句,转身就走。
“大人您不是要去问……?”随从怔了一下,问道。
“不急了。”荆南海说。
“年纪不大,心倒不小……”荆南海走远了,一句话远远从风中传来。
许问完全不知道荆南海来过又走了。
有时候他自己想想也觉得很奇怪,最早他只是想修一座宅子,然后学了木工、泥水活儿……
这些都正常,但他怎么又在这个世界教起了人家数学物理,现在还做起了水泥,在筹备着建城了?
但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力量,在自然地引导着他这么做。
不过他现在没时间想这么多。
城市规划比他想象中还要难,他事先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了,临到建设时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。
这跟搭积木可不一样,牵一发而动全身,切实从实际生活去考虑的话,还有很多不足,又有不少地方需要舍弃。许问不断权衡,不断进行着填充与修改。
就这样,时间来到了第四天,各组的建设都来到了后半段。
这是皇帝行宫,除了实用,还要讲究艺术性。
传统建筑的艺术性,当然离不了石雕。
但许问组易于雕刻的青石全部都被换走了,换成了坚硬难处理的花岗岩。
这对石雕来说,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。
“其实我一开始就只想要花岗岩,不想要青石的。”
这时,许问掂了掂手里的凿子,对黄无忧说道。
第521章
主题
“花岗石啊……”
黄无忧蹲在旁边,看着眼前的材料,有点发愁。
他对技艺不算精通,但也是知道的,石雕、尤其是精细石雕,花岗岩雕刻起来着实是有点费劲。
“没问题的。而且,又不是只有花岗石,还有大理石之类的,好多种呢。”许问笑着说,很轻松的样子。
黄无忧还是发愁,大理石当然是很好的石材,性质软、易处理,但数量不多,而且大部分石匠只学过青石雕刻,未必上手过这大理石。
“没事,我来。”听了他的话,许问仍不担心。
你来?
黄无忧扬了扬眉,这一次他没有说话。
这可是花岗岩,内物阁的老人们见到了也会苦手。
更何况,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一比一的实物,而是微缩的烫样。
精上加精,难度可不止是成倍地增长。
许问真的能行?
许问眯起眼睛,看向眼前已经初见端倪的新城,仿佛陷入了沉思。
没过多久,他就开始动手了。
新城分成两部分,内城的行宫与外城的逢春新城。
外城是民居,无论从实际出发还是就礼制要求,都不需要太华丽的雕刻装饰。
而花岗岩自古以来都有用来作为塑形的石雕材料,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,这些南粤工匠也是可以完成的。
当然,为了统一美观,也不能完全由他们自由发挥,还是得有一定的要求。
许问画好了大致的图样,列了一二三四点基本规则,把它交待给了驼子。
只有大概的框架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在一定的基础上,许问也希望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。
随后,就是许问自己的工作了。
勿用宫。
事实上,这应该也是主审方所希望看见的。
最早透出来的竞选项目里包括了集体和个人两部分,主审方不仅想看见主官组织工作的能力,也希望看见他们在技艺上的个人实力。
如今,就是展示的时候了。
雕刻与建筑本身不是相互分割的两部分,而是一个整体,城市和行宫也是如此。
在拟定它的构成与细节之前,许问深入思考过它的“主题”。
行宫勿用,它建设的意图非常明确,就是迎接外国使节。
所以,它一方面需要显得亲切友好,另一方面需要显示大周本身的气质与气派。
那么,大周的主题是什么样的呢?
它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?
许问思考了很久。
假如他是一个真正的、属于这个时代的许问,从乡村出来,走到于水县,走到林萝府,经历徒工试,来到西漠。这一段历程里,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?
假如他是一个外来的许问,从一个完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,将它与自己的世界相对比,他最大的感受又会是什么?
这个问题其实他一直在想,然后在一个不眠的深夜里,他得到了答案,也决定将它定为行宫设计的主题。
那就是“变化”。
这个世界其实很奇怪,它无法断代,不属于许问所知的任何一个朝代,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,并不连贯系统,这本身很不符合逻辑。
这种感觉,就像它是从某个世界截取过来的其中一段,被塞到这里,然后自己慢慢地变化,自己慢慢地说服自己,形成了一个残缺而完整的自己一样。
但即使如此,许问仍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,这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夹缝之中,新与旧、传统与未来正在相互碰撞,一些新的东西开始出现。
内物阁、玻璃、现在改成叫月龄的西漠队……天工、墨工、京营府……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47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