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5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53/979


“我有这个想法,也多亏了小许兄弟。”朱甘棠含笑看他,突然道。
“许问设计的全分法,将工程从整体分解到个人,让人人都学有所用,给了我极深的感触。”
全分法和修路,看上去好像是完全不沾边的两件事情,仔细一想却的确能找到不少联系。
它们都是把目光从高放低,放到最普通的每个人。
当然,以朱甘棠的身份,能看见这件事,并且主动去做些什么,也是非常难得了。
“厉害。”王一丁也验了一下路面,毫不犹豫地翘起了大拇指,“这个也比我的好,比刚才李师傅的也好。”
自己说自己不行算自谦,顺便说李全的不行就有点多余了。
好在大家已经知道他是什么德性,没什么太多表示,只有许问在想,要是王一丁和倪天养见面了,会是一种什么情况。
没准会一见如故情投意合?
李全白了王一丁一眼,向朱甘棠拱了拱手:“朱大人境界高远,远甚于我,我也没什么可质疑的。不过我与朱大人所做并不冲突,所以还是想将结果交由主审大人裁定。”
李全这话说得很客气,但明显话里有话。
他们是一起参加竞选的,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没冲突。他就是在暗指朱甘棠离题了。
朱甘棠当然听出来了,但也不争辩,只是一笑,向着主审拱了拱手,说:“那便麻烦诸位大人了。”
“所有人结果出来,再统一计分。现在还有王一丁与许问二人的……”荆南海说。
“不用看我的了,我基本功不如李师傅,构想不如朱大人,做的就是个屁!”王一丁退出得非常果断坚决,对自己的评价也没有多客气。
“继续继续,去看这位许兄弟的!”他嚷嚷着说。
“那便请各位大人赏光了。”许问微笑着说。
在场的全是他的长辈或者前辈,他的态度很恭敬。但这恭敬恰到好处,绝不谦卑。
而且,这态度跟之前朱甘棠的还有些近似。
也就是说,看见了李全几入化境的大匠实力、朱甘棠以大周为行宫的豪情与规划之后,他仍有信心与他们一争?
第528章
可以看见
朱甘棠的宏大构想以及对民心民情的体恤,完全的超出许问的预想,几乎可以说是震住了他。
那一瞬间,他几乎想要退出这次竞选。
他太清楚了,如果朱甘棠的构想变成真实,这样的道路在西漠建起来的话,就算只有一条,也会对整个西漠以及它的未来带来巨大的改变。
但是,一来,逢春城的问题不属于未来规划,是必须要马上解决的。二来,任由这批南粤工匠去服苦役的话,他们会变成什么样子,几乎可想而知。
这个世界的苦役是什么情况,许问就算没有亲眼看见,也有所耳闻。那跟让他们去送死没什么区别。
要解决现实的问题,他必须要站出来,去争得这个胜利。
他走到那片自己与南粤八组的工匠们花了五天完成的那件作品前,深吸一口气,扯下了上面的幕布。
然而此时,与他一起来到这里的人都没有注意布幅下面的东西,而是好奇地紧盯着旁边的机关在看。
主审们来好,他们头一天来巡过场,知道这里的大致情况,心里有个底。但其他几名竞选者看着就很莫明了。
“这是什么?”刘万阁小声问旁边李全。
“我怎么知道?”李全不知为何有些不满,哼了一声回话,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盯着那些东西在看。
“这是许问为工程设计的机关。”明山一直没有说话的,这时突然开口介绍了起来,笑吟吟地叫了旁边一个南粤工匠,让他来演示给大家看。
那个南粤工匠明显有点紧张,但操作起机关来却一点也不含糊。
于是,所有人都看着剩余的材料在传输带上移动,从一端到达另一端;看着工匠们蹬起脚踏,几根粗绳把石头吊了起来,到了高处。
以前必须要由很多人合力来做的工作,在这里竟然用机器就完成了,轻而易举!
“有趣,这个又是做什么的?”刘万阁看着脸上发光,一个接一个地看过去,还主动问了起来。
“还有这个呢?”王一丁表现得更兴奋,拉着另一个工匠,直接让对方给自己演示。
几名竞选者这时好像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样,对这些机关表示出了莫大的好奇与兴趣。他们非常清楚,这些东西将给工程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作用!
纷纷的询问声中,李全慢悠悠地看了许问一眼。
毫无疑问,这是许问压箱底的宝贝,在他看来,这种宝贝都是要密而不宣的。
现在所有人都在问,他的手下也老老实实地演示,秘密直接就暴露了,他会怎么想?
没想到,许问微笑着看着,表现得非常轻松,好像完全不介意——还很高兴他们会对这个感兴趣一样!
这个年轻人……李全的脸色微微变化,仿佛第一次见到他一样,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
“你做的是什么?”荆南海清了下嗓子,开口问道,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回来。
刘万阁等人将目光投向刚刚拉开的布幅下,接着又轻“咦”了一声。
“这是……烫样?”刘万阁首先问了出来。
“有意思!”王一丁的眼睛亮了,放开手上拉着的手柄,大步流星走了过去。
“是,这是一座城市的烫样。”有了前人的演示,许问也没等他们看完,直接介绍了起来。
“我预定的行宫将建在逢春城。逢春城位于天云山脚下,两座山峰之间,当地的大致地形约为如此……”
烫样的北方,许问带着人用石头搭了一座山峰,模拟出了天云山的环境。
新城建于天云山脚下,有一道宽阔的道路通向山上,半山腰上有一座白石建成的行宫,俯瞰山下。
行宫全由花岗岩建成,花岗岩是没有纹路的,于是这行宫看上去干净而纯粹,像雪一样。被周围摆设的山景衬托,恍惚犹如仙宫。
行宫规模宏大,虽然只是烫样,但也约有两尺高,四尺左右宽度。外观虽然仍然是中式,但结构进行了改进,简洁清晰了不少,再加上色调的纯粹,所以中和了花岗岩特有的沉重感,整体显得非常开阔。
行宫共三层,第三层有一片挑出的宽阔阁台,正对下方城市。
可以想象,当人站在阁台上时,能将城市尽收眼底,让人有“一览众山小”的感觉。
但这种情况,城市将成为景观的一部分,会变得相当重要。
而与行宫一样,许问在城市的设计上也花足了工夫。
整个城市呈半圆形,以行宫为圆心向外扩散,分为里中外三层,每层又分四个区,一共十二块。
这十二块城区均以道路相连,也以道路为分隔,职能清晰,交通便利。
城市里很少平房,全是二到三层的石建房屋。房屋虽然也只是烫样,但看上去结构清晰,结实敞亮,实用性非常强。
如果全是房屋,城市不免显得死板。
于是许问专门为这座城市规划出了绿地与园林区,既调和了整个城市的结构与色调,也让城市居民在生活之余,有个休闲游玩的去处。
除此以外,商业区、行政区、工业区……所有的区域全部都规划了出来,清晰分明,同时还同时考虑到了交通与生活的便利性,在实用上达到了极高的程度。
四名主审与其他四名竞选者听着听着,全部都紧紧围在了这座城市沙盘模型的旁边。这城市真是越看越有味道,他们甚至开始代入来想,要是自己住在里面的话,该如何起居,上班下班……
“我有个问题,这屋前屋后的,好像没有水井?”王一丁听到一半,突然有了个问题。他也不管有没有到质疑的时间,张嘴就问。
其他人也抬着头看许问,等着他的回答。
不知不觉,他们竟然忘记了那个华美大气的行宫,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下方的城市里来了。
“这里有几个样板间,可以打开来给大家看看。”许问说。
类似这样的烫样,大部分情况下都只是规划,不可能把每个角落的每个房屋都原样还原。
但许问也考虑到了内部的结构,在东南角建了几个样板间,用作解释与参考。
他伸出手,直接揭开了一幢民居的屋顶,露出里面的内部结构。
这幢民居一共三层,每层都可以独立打开,里面的门窗格局,都是做好了的,虽然迷你,但看得非常清楚。
所有房屋的格局与排列,全部接近现代标准,通风、采光、交通、保暖,甚至古人完全不注重的楼间距,都在考虑范围内。
对于达官贵人来说,可能会略嫌过于标准、不够风雅,但对于平民来说,这才是最实际的好处!
而最令他们震惊的是,许问接下来展示的部分。
整个城市的上水与下水工程。
屋前屋后没有井,是因为把井由明变成了暗。所有家里全部设了陶管,只用按压就可以取水。废水处理就更方便了,直接用整个城市的下水道就可以完成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53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