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6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68/979


徒然间光明大作,白光充盈四周,那感觉,真像是突然来到了白天一样。
许问站在门口,惊讶地往四周看,立刻看出了里面暗藏的一些心机。
烛台交错摆放的位置,各处挂在墙上形成角落的反光铜镜,以及房屋本身的格局,让所有的光线全部指向房屋的正中央,让那里达到可以在晚上工作的程度。
很明显,这里就是连天青给自己安排的工作室!
真有趣……太巧妙了……
许问张望了半天,不停地看出各种巧妙的细节,心里越来越赞叹。
“去吧。”连天青指了指光线的汇聚点,房屋的中央,那里有一块木板,各种工具整齐挂在上面,不像旧木场那样以木工工具为主,多了很多其他门类的。
许问走了过去,准确地找到了施工的那个点。
这里明显也特意安排过,所有需要的工具伸手就可以拿到,完全不需要起身,方便至极。
他坐下来,又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。
明亮的烛光通过铜镜反光,汇聚到这里,但一点也不觉得刺眼,反而非常柔和。最难得的是,连天青做了特殊的设计,有点现代无影灯的感觉,不管面朝何方,不管怎么举手投足,都不会有影子投下来挡住视线。
“太妙了。”许问终于忍不住出声,又赞了一句。
接着,他把注意力转回到连天青刚刚抛给他的石头上。
那是一块花岗岩,质地跟他在主官竞选时雕刻的非常相似。
许问用手在上面摩挲了一下,问道:“雕什么?”
“随便。”连天青说。
随便?那就是要考校他现在的手艺了……
许问握着那块石头,手指无意识地抚摸着,最后终于拿过旁边的工具,开始动手。
之前在红土场的时候,河流在不远处奔腾,水流声声,周围的人环绕忙碌。
现在在这里,周围万籁俱寂,走进屋之后,连隐约可闻的虫鸣人声也完全消失了,整个世界好像只剩下他一个人一样……哦,对了,还有正站在门口看着他的师父。
但不管是在那里,还是在这里,对许问来说好像都是一样的,他迅速沉浸了进去,周围的一切全部消失,眼里心里只剩下这块石头和手上的工具了。
雕什么?
许问的心情沉凝下来,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群正在接受鞭刑的南粤工匠。
这件事,带给他很大的震动。
这群人该不该接受鞭刑?
当然该。他们打伤悲惨的逢春人,抢走他们的东西,罪行明确,依律该罚。
但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?
在现代的时候,许问不喜欢深究罪犯的过去,觉得那是在给罪犯洗白开脱。大部分时候,媒体这样做也的确是在抓取噱头转移视线。
但在这件事上,他却不敢这么肯定了。
并不是想要自夸,但这件事如果没有他插手,会变成什么样子?
那群南粤工匠必将被砍掉手臂,从此消失,成为执政官员平衡眼前矛盾的一个小小的牺牲品。
而那些逢春人,会因此得到好处吗?
不,他们只会被敷衍,被打发,继续以前的苦难与绝望,甚至被夺走的物资,也未必会还回来。
南粤工匠会犯罪,是因为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;逢春人会成为受害者,也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。
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,在绝对的苦难与困境面前,正义与刑罚似乎都黯淡无光了。
许问竭力想要让这件事情的结果变得更好一点,但他很清楚,他能做到的就是现在这样,只是平息了眼前的事态,但更远的未来呢?西漠以外更广阔的土地呢?
这样的事情会是孤例吗?
从根本上说,这样的事情会发生,是因为这个时代太落后了,物资太过稀少,使得许多矛盾自然而然地被放大了。
从繁华的江南来到西漠,许问好像从笼子里走出来,看见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怎么雕?
许问学了秦连楹手札上的内容,又由孟平手把手教了孟家二十四雕工。在主官竞选的过程里,他看到了刘万阁师徒雕刻的那面墙,看到了李全中正平和、几近返朴归真的石雕手艺,又有了很多感悟。
按理说,他学这些的时间太短,学得又有点杂,就算再有天分,短时间内也很难融合。
但此时,他看着面前的石头,想着自己要雕的内容,情绪有些激荡,完全没时间去想手艺之类的东西,只是全心全意地想把心里在想的画面表现出来。
在这种心情下,一切都变得自然而然了起来。
这里应该怎么表现,那里应该使用什么刀法,这一切都是不需要考虑的事情,自然而然就出现了。
烛光明亮,几乎从不摇曳,刀凿之声清脆而节奏分明,石屑纷飞,向四周落下。
花岗岩上的形状渐渐成形,那一张张痛苦却又喜悦的面孔,那扭曲却又努力挺直的姿态,明明遭受着鞭刑折磨,却感受到了一线生机,但又为更远的未来感到迷茫……
连天青看着许问,看着他手下渐渐成形的作品,眼神有些震动。
不知过了多久,他的目光从石像上移开,转而注视着许问,好像第一次看见自己这个徒弟一样。
然后,他抬头望向窗外,那里正好可以看见一轮明月,皎洁清亮,冷清如昔。
他坚若严冰的脸上,仿佛有些迷茫,又仿佛有了一些明悟。
第547章
来玩啊
“不错。石匠一科,你亦已然出师。”
许问雕完这座石雕,情绪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,尚且有点怔忡,连天青一句话就把他拉回了现实。
“谢谢师父。”许问说。
连天青出师的标准其实是非常高的。
虽然当初徒工试县试结束,他就已经在木匠这一科上出了师,但那时候他已经学完了全部的十八巧,而其他所有的木工技艺都只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而已。
“不过细节方面,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再讲究一下。”连天青又道。
他拿起许问那座石雕,似乎想直接在上面进行修改,但刚才拿起来又把它放了回去,重新去外面取了一块类似大小材质的花岗石,从头开始给许问演示起来。
许问立刻收回心神,认真地看着。
即使以前在旧木场,连天青也很少有这种手把手给他修改示范的时候。
石雕首先是打个粗胚,然后才是一步步塑形,最后进行细化。
第一步打胚,连天青的动作粗看上去跟许问差不多,但许问马上就看出来了,他握凿的方式、挥锤的手法与落点全部都有微妙的不同。
而顶级石匠与普通高手之间的差别,往往就在这点微妙里。
许问看着看着,手也下意识跟着动了起来,在虚空中模仿、施力。
只是这样模仿一下,他就能明显地感觉到,之前雕刻时的一些能够感觉到、但意识不到的滞涩不灵的地方,突然变得流畅了起来,简直立竿见影。
连天青一路往后雕,手法跟许问极其类似,明显就是照着他的法子来的。
这点可真不简单,要知道许问的石匠手艺其实不是跟他学的,而从古代学到今天,从手写札记到手把手教学,来自于很多人。
但连天青就这样看许问演示了一遍,就把这些东西全部学会了。那种感觉,就像他已经掌握了更根源更本质的一些东西,这一些只是在此基础上的演变而已。
就像十八巧与其他木工技艺?
许问认真看着,突然有了一些联想。
所以孟家二十四雕工和秦氏手札之上,还有更高、更本源的层次?
这一块花岗石也渐渐成形了,跟许问雕成的那座一模一样。这坚硬的石头没给许问造成什么困扰,对连天青也一样。
仿佛到了一定的层次,石性的限制对他们来说就已经微乎其微了。
连天青继续雕刻,越来越细致,许问也迅速摒弃了多余的想法,更加专注。
渐渐的,他屏住了呼吸,紧紧注视着由坚硬的花岗岩逐渐形成的面容与人体,整个人仿佛完全被慑入了进去。
其实许问原先的作品已经完成得很好了,连天青做的调整并不大,只算少许修正。
但就是这么一点细节修正,画面突然充满了张力。浓烈的情绪呼之欲出,又被封在了石像中,仿佛随时都会爆发出来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68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