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48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84/979


那么老远的地方,得多少钱、多少工夫?
再说了,匠籍在身,他现在还在官坊里坐班呢,想什么屁吃?
结果事情向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展过去了。
向来就看不起他的管事陪着一个看上去就很大的官上门,提起了这张请柬的事,同时送上了盘缠和路引,要放他去那个“天边外”的地方。
大官亲自把请柬上的内容念给他听,陈二根这才听说了流觞园、流觞会、天山——虽然他还是没搞清楚去那里干什么。
就是去见一帮匠人,跟他们吃酒聊天?
不过车马已经安排好了,陈二根懵懵懂懂地被送上了路,一路出了江南,看了荒山、看了戈壁、看了雪山,来到了遥远的西漠天山。
江南路冬天也很冷,但跟西漠完全没法比。车上东西准备得很齐全,但陈二根还是觉得一丝接一丝的寒风往骨子里透。
到了天山脚下,他跟许问他们一样换上了新皮衣,暖和多了,接着见到闻多味,做了冰雕——陈二根出门万里,终于见到了自己熟悉的东西。
做冰雕很冷、也很有趣,唯一的问题就是太有趣了,陈二根又有新主意了。
不过他按捺下了自己的冲动。
以前在官坊的时候,他就是这样才一直惹得管事烦他,现在到了新地方,他要吸取教训,不能乱来。
做完冰雕,他上了山,各种惊叹之后,入了住。
陈二根这才知道自己是来得早的,还有很多人没到,需要他在这里多住一天。
那陈二根当然没意见啊!
他有生以来从没住过这么好的地方,做梦也没想过。
一个人占了一个小园子,五间房,全部都是他的!
引他来的管事说等人来齐了,恐怕需要他跟其他人同住,可能一人只有一间房。
那陈二根也没意见啊,一人一间,这太奢侈了。在江南路官坊的时候,他们十几个人挤一间大通铺,每天晚上都臭哄哄的,也不知道是谁的汗臭脚臭。
到了晚上,陈二根见到了这流觞园的主人,一位名叫明山的老人。他慈眉善目,长得像年画里的寿星翁。
他说话也很和气,陈二根这才知道,他会接到请柬被送来这里,不是为了别的,就是为了当初他交上去,却被管事训斥、厌烦的那些东西。
明山对那些东西赞不绝口,评价非常高,陈二根听完却沉默了。
明山以为他本性沉默,再加上远道而来有些疲惫,没有过多打扰,没呆多久就走了。
他走后,陈二根却坐在墙角的腊梅下面,盯着枝头淡黄色的花朵,看了很久很久。
第二天下午,陈二根又见到了明山,与他在一起的还有一群老老少少,个个都气势十足,陈二根见到就很拘谨。
明山很和气地跟他解释,将要有重要的人物到了,他想请已到的所有人一起去迎接,同时,之前他们在山下完成了很多冰雕,正好也可以一起去欣赏交流一下。
陈二根以前在官坊的时候偶尔也会迎接上官的,挺习惯这种场面,二话不说直接跟上。
这些人他一个人也不认识,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听过,于是默默地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。
“不知是什么人,需要我们这么多人,还有明园主本人一起去迎接啊?”走出一段之后,队伍里一个人问。他带着笑,语气却明显有些不满。
“各位听说过七年前那位半步天工吗?”明山也没卖关子,直接就问。
半步天工?那是什么?
陈二根又是一阵茫然,左顾右盼了一会儿,发现其他人都是一脸动容,好像真的只有他不知道。
“就是七年前那位引发天工感应的……”
“说起来,天工感应前,似乎没怎么听过他的名字?”
“胡说!传说中大周宫就是他一手建成,那时候他才只有十七岁!”
“什么?这事我怎么没有听过?”
“这事我也听过,据说那之后他换了名字,四处游历……而且听说怀恩渠,也是他的手笔。”
“怀恩渠!那不是仙人所筑吗!”
“嗐,仙人什么的,民间假托而已,还不是人建的?”
“也是……想想除了天工,还有谁能有这等本事?的确也应该是他!”
“晋升失败,只算半步天工,不过各位应该都有感应吧?”
“有有有!非常清楚!至此我才知道,原来天工感应是真有其事!”
一群人七嘴八舌,明山周围顿时嘈杂得像菜市场一样。
陈二根跟在后面,默默听着。他听过怀恩渠,知道那是连通大周南北,将南方之水调到北方,一条非常了不起而且重要的运河。但剩下的,天工感应、半步天工、大周宫什么的他都不知道。这种场合他也不敢多问,只能默默地听着,把这些词记在心里。
“除了这位半步天工以外,还有一个人,我也要去迎接一下。”明山微笑着听着,等他们讨论到一个阶段,又开口道。
“谁?”之前那人又问,更加好奇了。
天工,他们都知道是什么。一次天工感应足以说明他的地位,那绝对是站在所有工匠顶峰的人物!
还有谁能跟他相提并论?
“自然是不能跟天工相比。但是许问这个名字,你们听过吗?”
许问?
“啊!”陈二根猛地抬头,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。
第567章
恶术
“怎么,你认识他?”明山马上就听见了,含笑的目光投了过来。
“呃……唔……”所有人都在看他,陈二根马上心慌,嗫嚅着低下了头,不吭声了。
明山略微等了一会儿,也不勉强,看着一脸迷茫的其他人,微笑道:“看来诸位都是很陌生了。”
工匠这个圈子比较奇怪,底层工匠长年驻扎在一个地方做活,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出去自己的小小世界,他们不断重复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,见识极其有限。
但是有了一些名气,比较高层的工匠却会被召唤或者聘请去做一些比较大型的工程,交流比较多,见识也要广博得多。
所以同样是天工事迹,陈二根完全没有听说过,其他这些人却个个熟知,还各有各的信息,就是因为这个了。
但他们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,而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,本来就是非常滞后、非常闭塞的。
所以这时候说起许问,大家面面相觑,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是茫然。
“这个名字,我好像略微有些印象……”其中一个人闭着眼睛,回想了一下,“是江南路去年徒工试的三连魁首?”
这人来自于江南路,但以他的地位,做百工试考官都绰绰有余,徒工试这种学徒考试,根本不会放在他的眼里。
他对许问这个名字熟悉,还是因为岑小衣。岑小衣断指嫁祸,攀附权贵,谋杀同案,是林萝当地出了名的恶性案件。最后他得以伏法,还被受害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溅血当街,传奇性极强。
这段故事被改编成了无数的说书话本,四处流传,许问作为其中当事人,名字也跟着流传了出去。这个人的印象,就是来自于此。
“没错。”一个声音突然从队伍后面响起,那人大步流星走到队伍面前,除明山和陈二根外,所有人齐刷刷地向后退了半步,一起行礼,“孙大人。”
被邀请到这里来的基本上都是大周最出名的工匠,在手艺人这个行当里,他们地位尊崇,很多都被叫作“祖师爷”,到这里来,他们相互之间的称呼就是“大师”。
但是工匠,就身负匠籍,在士农工商里属于第三阶层的人物,社会地位相对低下。
近年来,朝廷实行百工试与徒工试,从工匠们聘请人才,工匠从而也可以做官,相当于为他们指出了一条通天之梯,他们的地位陡然提升。
但是,短短几年的变化并不足以改变千百年来的地位,他们被聘请到别家的时候,仍然是雇工,最多被叫作一声“大师傅”,闲时送个果儿奉个茶,而隐藏在尊敬下的轻慢,时而可见。
这其中也有少数,首先就是那些通过百工试获得官职,与超出平常的社会地位的那些人。
在此之上还有一种,就是在百工试正式实行之前,就已经通过自己的手艺进入这个阶层的人物,其中典型就是孙博然。
早在八年前,他就已经以工匠之身,进入工部,正式任职。
之后,他任京营府副总管,兼管三处,修大周宫,建墨工殿,是货真价实的皇家工匠。
他在工匠里地位非常特殊,任谁见到他,都要恭恭敬敬地行礼,口称一声孙大人。
孙博然年少成名,在被叫作“孙大人”之前就已经是非常著名的工匠,被邀请来流觞会是非常正常的事。但听他的话,好像对这个许问非常熟悉?
“许问学艺一年即参加徒工试,当年即任县试魁首。又一年后,连过府试院试,均为魁首。另整理全分法上奉京营府,现至各官坊通用。半个月之前,工部于绿林镇外红土场甄选行宫主官,许问与三位墨工一起竞选,此事李大师应该清楚。”
孙博然徐徐而言,目光直射人群中间的李全。
李全在竞选的时候认了输,但想起自己输给一个毛头小子还是很膈应,前面明山说到许问的时候他躲在人群里不吭声,现在被孙博然指名道姓,只好不情不愿地应了一声:“是,许问手艺精湛,思虑高远,我远不如他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84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