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51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14/979


他的动作不疾不徐,带着独特的韵律感与节奏感,宛如舞蹈一般,让许问想到了一个词——疱丁解牛。
在他的斧下,树木被解开,树皮、树枝、疤痕等全部被解开,留下的只有木肉,还是最大限度地留下,没有半点浪费。
解木解板,可比解牛难多了。
牛就是牛,大牛小牛、公牛母牛都是牛,但是每一棵树都不一样,大部分人在解开之前都不知道它的内部是什么样子的,但连天青竟然就能知道!
从中部到下端,这棵树的下半部很快就变得干净而光秃。
“上面够不着,现在要把木料翻倒过来。”连天青说着,从梯子上下来。
“要人帮忙吗?”明山连忙问。
“不用。”连天青摇头。
他转了半个圈,“夺夺夺”三斧砍在了树根附近,然后,这棵尺半直径的树木摇了一摇,向下倒了下来!
这树下面光了,上面还带着枯枝,两丈多的大小倒下来声势非常惊人。
很多人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,许问却动也没动。
他站在原地,看得清清楚楚。
枯树下方是柔软的草坪,上面还有花枝细嫩、迎风起舞的小花。
枯树倒下,带起巨大的风声,花叶随风狂舞,片刻之后,它们恢复了平静、安然无恙。
这棵枯树恰到好处地倒在了唯一一片黄土空地上,没有伤着旁边的一根草、一朵花!
第604章
天人合一
风掠过许问的鬓角,带起他的发丝。
树旁草地间有一条黄土地,可能因为光线或者其它缘故,没有花也没有草,光秃秃的。
这块地方真正只有一条,宽度一尺半,恰好跟树径相符。
也就是说树倒下来的时候,稍微歪一点,就有可能砸到旁边的花花草草。
但连天青算得就是这么精准,枯树笔直倒下,恰好到处地躺在那条空地上,不偏不倚。这么大的树,就算是精心摆放也很难做到这么准确!
这手法实在太惊人了……
伐木解板虽然是木匠必需的前置工作,但毕竟还是偏门活计,普通伐木取材也不需要把落点算得这么精准。
这样的冷门技艺也有这样的水平,这就是半步天工吗?
这还只是半步,真正的天工,又是什么样的水平?
“太厉害了,偏生这树下荫地生得也巧,刚好能够盛下。不光是树干,树冠也摆得稳稳的。”有人忍不住上前,看得更仔细一点,也更惊讶。
“自然巧妙,便是如此。”连天青平淡地说,完全没有半点引以为傲。
“这落点究竟是怎么把得这么准的?”这明显跟替刨工没关系,不在连天青的教学范围内,但还是有人忍不住问。
“这个很简单,只需要把握一些数字,列出简单的算式……”连天青如常回答,用了一根树枝在旁边的泥地上把算式写了出来。
他使用的是纯粹的古代数学,写数字和列算式的方法都跟许问的现代数学截然不同,但算法巧妙,速度绝对不慢。
人群里有对这个有钻研的,也有完全不懂的,互相请教,不停地讨论,乱糟糟地成了一团。
许问也在观察那个算式,倪天养在他旁边踮着脚看了一会儿,突然凑过来,小声问他:“哎,这还是有点麻烦吧?不能换个法子?旁边做个车,用麻绳把树冠吊一吊,轻轻地放下来,也是一样的吧?”
许问一愣,下意识地道:“荒郊野岭,不方便运车吧?”
“荒郊野岭也不需要这样算啊?不是只有在人多房多的地方才要算得这么准吗?那种地方也好架车吧。”倪天养的思路很清晰。
他说得对,许问也无可反驳。
然后,他想到了更多。
现代的工具比古代更加多样而且方便,电锯、吊车、电动解板车,可以直接让解板匠失业。
到那时候,这样精妙的替刨工、疱丁解牛一般的解树手艺将会全部失传,再也很难看见这样不可思议的人力极限。
但是毫无疑问,电锯吊车电动解板车,上手更简单、效率更高,又为什么不能取代落后的技艺?
那么这种取代,就是应当的吗?
连天青刚刚是从中段开始的,用改进后的替刨术处理完毕的木材只有一半,还有一半带着树皮和树冠,情况更加复杂。
连天青正要继续,许问突然问道:“可以让我来吗?”
连天青看他一眼,直起身,把斧子递给他:“你来。”
许问往前走了两步,走到树边,接过那把斧子时,心中杂念已经消失。
不管未来如何,刚才他看见枯树落下时,心里的那份震撼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。
他想成为这样的人,这个与未来的技术发展没有关系,只跟他自己有关。
连天青刚才的讲解在他心中流动,他全神贯注,眼里只有那些词句与眼前的这棵树。
然后,他手起斧落,树皮伴随着腐木落下,白色的木肉暴露在空气中。
人群瞬间骚动,接着安静下来,继续紧盯着他。
连天青拣起那段树皮看了看,略微的讶异后,唇角翘了起来。
许问以前解过板,但没有伐过木。
他那时候解板,解的也是处理好的木材,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接触过原始的树木。
这种感觉有点奇妙的。
用木材解板,一般来说外面已经处理好了,内部情况在处理之前也能心里有数。
但现在面对这棵树,你是新鲜的、未知的,在这个缺乏内部探测手段的时间,你能做到的只有用你的感官、你的智慧、你的心去贴近它、了解它。
轻风徐徐,带着早春寒温交加的特殊气息,携着花香,从许问的脸颊旁边轻轻掠过。
他蹲着身,注视着倒在地上的枯树,突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。
他仿佛感受到了这棵树的生命。
不,这样说也不准确。
这棵树其实是死了的,它的生命已经逝去。
但许问还是感受到了很多东西。
它是怎么生长的、每一根枝条是怎么冒出来的,经历了什么,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。
它的内部曾经发生过什么,那是它的伤痛。有敌人入侵了进来,逐渐侵蚀,破坏着它的内部。
这种破坏由内而外地渗透出来,其实在表面上也能看出很多端倪。
最后,这棵树死去了,但它的生命、它曾经生活过的痕迹,仍然残留在这里,证明它曾经存在过。
这一刻,许问的心与这棵沉默的枯树靠得非常近,所有的感受无比清晰,仿佛近在眼前。
随着这感受的逐渐加深,他的动作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。
连天青第一个发现,目光瞬间凝住,眼中绽出明显的惊喜光芒。
其他人看得没这么清楚,但也并非毫无知觉,他们只觉得许问一开始的动作有些僵硬,似乎不如先前连天青的那么流畅。
但渐渐的,他的动作越来越从容,越来越灵动,好像真的有某种灵性注入了进来一样。
“天人合一?”刘万阁惊讶地出声。
李全听见了,深吸了一口气。
这个简单而常见的词,是所有工匠大师一生都在追求的境界。
甚至来说,这就是成为墨工的标准。
有过三次以上天人合一的时候,就可以被确认为一个墨工。
它代表着一个工匠对手中材料、以及将要完成工作的极致统一。
迄今为止,所有的所谓传世佳品,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。
当然,许问这只是刨木解板,不是在创作,板子解得再漂亮,也不可能流传下去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14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