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55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52/979


两人离开湖畔的公路,往施工现场方向走。
离开的时候,连天青还踩了踩柏油路面,又弯腰伸手摸了一摸,感受了一下。
“你能摸到吗?”许问好奇地问道。
“能。如有肉体。”连天青道。
“那能拿起工具做事吗?”
“不知,可以试试。”
施工现场被绿色的塑胶墙围起来了,墙面上铺着大幅喷绘,是遁世博物馆的建筑效果图。
效果图旁边有一些数字,写明了遁世博物馆的基本数据。
“这是什么画法,如此逼真?”连天青惊讶了。
其实路上他就看见了一些类似的画,早就想问了。
“这不是手绘,是计算机生成的。”许问回答。
“计算机?”
要给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世界的人解释计算机是怎么,怎样生成效果图,确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。
许问想了想,还是尽其可能地用自己的了解给他解释了一下。
连天青听得半懂不懂,极为震惊。
计算机的基础是数学,要把这个世界简单解构成数字,解构成0和1两个最基本的符号,然后再反过来组合符号,将其形成各种各样复杂的东西。
这跟连天青的认知几乎是完全相反的,他用尽全力想象,最后突然问道:“这个0和1其实就是道?就是由一化成出来的阴和阳?”
“呃……确实也有这种说法,但也还是不太一样吧……”许问被他问得卡壳了,挠了挠头,困惑地说着。
“嗯……”连天青沉思着,没再说话,许问觉得这个思路很有趣,顺着想了一会儿,目光停留在墙上的喷绘上。
遁世设计的初衷就是一座园林式博物馆,园林为主体,同时具备陈列与展出功能。
班门古建有三个等级,分别是殿庭、厅堂和平房。
殿庭是等级最高的形制,也就是“殿堂”,尺度较大、结构复杂、装饰华丽,通常用于衙署、大型寺观以及一些祠祀之中。
厅堂规模稍小一点,结构也相对比较简洁,但仍然具备一定的装饰性。主要用于富裕之家,用作应酬、居住或者宗祠祭祀之类的主体建筑。
平房规模小、结构简单,基本上不使用装饰,大量使用于民居、店铺、作坊之中。有时候一些殿庭集群的附属建筑也会建成平房的样式,用来突显主体。
遁世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厅堂,标准的三落五进。
正落五进居,两旁各三进,结构非常规整。
厅堂是整个园林的活动中心,对面设置假山、花木等作为对景。厅堂周围空间与山水环境形成一个景区,点缀亭台楼榭,环以游廊,整体主次分明,空间层次却又非常丰富,极具意趣。
整个遁世博物馆总面积0.6公顷,也就是6000平方米有余,其中1800平方米是住宅,园林面积4500平方米左右,作为园林来说不算太大,但在柏湖湖畔能占据这么大的面积,建这么大的园林,已是极有实力了。
“这个园子……”片刻后,连天青回过神来,再度看向这个效果图,突然道。
“怎么?”
“已经开始建了?”
“地基梁柱完成,正在准备二级构件。”
“唔。”
“师父是觉得有什么不妥?”
“你们先前说,这个营造社叫什么名字?”
“班门。”
“跟你们师兄弟在于水做的那个一个名字?”
许问有些意外。他们师兄弟搞的那个班门其实有点小打小闹,也没怎么正式向连天青报备过。这种小孩玩意,连天青竟然看在眼里,记在了心里。
师父看着总是淡淡的,其实对我们真的很上心啊……
许问心中一暖,答道:“是一个名字,但似乎并没有存续关系。”
“似乎?”
“之前我们在火车上看的那个宗正卷的目录,就是来自于班门,是他门内现存的传承。其中有一些条目与您教我的类似,但更多的还是不同,不好判断。”
“嗯。”连天青不置可否,穿过前方大门,走进施工现场。
许问跟在后面,片刻后,听见连天青的声音从前方传来:“失衡成这个样子了吗……”
第651章
匠气
许问夹了个经理的牌子在衣领上,走进了施工现场。
这牌子是不久前蓝一珉给他的,方便他在现场随便行动,哪里都可以去。
牌子上有六器公司的logo,戴好之后,许问低头看了一眼,有些感慨。
戴上这个牌子之后,感觉像是回到了六器一样,不过当初真在六器的时候,他的牌子等级比这个低,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不能进入。
班门与六器达成和解之后,这边的进度明显比之前推进得快多了。
许问上次来的时候,大部分建筑只有地基,连柱子都没有立,有一些石匠在划出的石场上雕刻柱础。
柱础指的是柱子底部那个石墩,它能把立柱所承受的压力均匀地传到地面上。同时,柱子通常是木制的,直接接触地面很容易受潮腐烂,石制的柱础能隔绝潮气保护木柱,非常关键。
按照传统建筑的习惯,有配件,当然就要加以装饰,所以柱础的形制以及雕刻也是建筑的一大意趣。
常见柱础通常有四种样式:覆盆式,就像倒过来的一个脸盆一样,柱身跟“盆底”接在一起;覆斗式,斗是量米的那个斗,这种形式就像把斗倒过来一样,可方可圆,有六角的,有八角的,同样上小下大;圆鼓式,顾名思义,就像一个鼓一样,两面平,中间凸起;基座式,通常是四方的,就像石狮华表下面的基座一样。
还有把这四种形式混合起来使用的,名叫复合式,看上去就更复杂精致、更加庄重了。
班门给出的设计很精心,前方轿厅是最简单的圆鼓式,后面大厅则是比较庄重的复合式,再后面根据厅堂的作用、地位各选择了不同的形式,十分讲究。
许问还记得自己当时看到的是一个造型非常特殊的柱础,师傅非常熟手,一边雕刻一边跟他讲解,信手拈来,夹杂了很多民俗故事,听得他津津有味。
说起来,那也是在他正式学习之前,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技艺的魅力……
许问感慨了一会儿,开始认真担当起约定的责任。
之前蓝一珉走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平板,他拿着平板,一边看一边往上记录。
他发现,在这个世界,他那种所见即所得的能力消失了。
他的各项技能都还在,不光是之前在许宅时操作工具时的手感,还有看见线条以及物体马上能判断出尺寸距离大小的能力。
这些是他修炼出来的技能,该在的还在,但是肉眼制图这种类似“超能力”一样的东西就不见了,他试了好几次都没有调出来。
许问从来没依赖过这个能力,没了也不觉得可惜。他只是有些好奇,为什么在班门世界就可以做到?这与班门世界的真相有关吗?
这是许问拜师连天青之后,第一次正式完整地接触建筑设计与施工。
建筑是一项综合性艺术,园林更是如此,正常来说,许问还没有学到这里来。
但也正是因为它的综合性,他以前学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应用至其中,更何况,他身边还有连天青。
就着这座遁世博物馆,连天青开始教起了他新的课程。
上方的梁枋、柱桁、草架、提栈,下方的柱础、磉石、地平石、阶沿石……这些单独的项目许问以前都学习过,知道它怎么制作,有什么样的标准,连天青现在教的就是当它们组合起来相互应用,应该是什么样子的。
许问一听就懂,学得非常快。
他发现,很多东西早已蕴藏在了他平时的所思所想所学当中,缺的只是一根线,把它们串联起来而已。
说起来也挺好笑的,在班门世界,他都要主持建一座城市了,还搞不定一座房子?
要说的话,这些东西的原理兼有共通之处,他其实早就已经会了,只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而已。
一路走一路看,心思渐渐澄明,许问在平板上记了很多东西。
第一遍看的时候,他有些欣慰。
班门底蕴深厚,确实是老手了,很多工作都做得一板一眼,相当扎实。
就各项数据和规则来说,他们做得没什么问题,像这样建起来的一座园林建筑,质量上基本没有问题,技术非常扎实。
比较难能可贵的是,也许是因为六器公司的介入,遁世园林在原有传统风格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一些现代化的因素,在采光、防水、通风去湿等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进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52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