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57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79/979


一路他们走到了山上,到了一片平坦的草地上,稍作休憩。
其实这时候许问还好,五六看着也挺正常,但其他人都明显有点坚持不住了。
尤其是倪天养,半个人挂在祝石头身上,满脸通红,全身透湿,一副马上要断气的样子。
祝石头本来还能坚持的,但有了这个负累,也喘得不行,但还是坚持拖着倪天养,非常感人。
“人哪,真是不服老不行。年轻时候,这点累算什么?”阎箕比倪天养稍微强点,但也是汗流浃背了,气喘吁吁地说。
“跟那也没办法,是这山真太陡了。”朱甘棠曾经遍游名山大川,爬山对他来说只是寻常小事,但今天也是累得不行。
“不过此处风景倒是不错。”他歇了口气,走到一边往山下看。
草地边缘是一片悬崖,向下望去,可以远远看见破落的逢春城和城市另一端的云带河。
春日已至,河水解冻,云水河如同一条银带一样穿梭而过,在阳光下反射出晶亮的光芒。
再过一阵,云带河的河水将会更加丰沛,运力大大增强。那时候,大小船只能行于水面,很多外地的材料资源也能很顺利地运过来了。
“花岗石是好东西,但确实太重了点。其实能行船的话,也可以从别的地方运石材过来,说不定还更省力省事。”五六突然说。
他最近一段时间全部花在天云山勘探上,如果许问决定弃花岗石不用换其他的,等于他全做了无用功。但这时他仍然语出诚挚,显然是真心为了工程着想。
许问没有马上说话,而是看着五六,等他下文。
五六本来是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的,这时环视了一圈,站起来说:“跟我来。”
他带着许问走到草地一边的石壁上,拿出一把短镐,四处敲了一圈,走到某处,重重掘了下去。
石壁上的苔藓、草木、泥土簌簌而落,露出下面的石层。
许问仔细看着他掘下去的方位,以及周围的情况,有些了然。
果然没一会儿,灰白色的花岗石出现了,向另一边连绵出去,看不清来龙去脉。
“你砸砸看。”五六把短镐递到许问面前。
许问接过,放在手里掂了掂。
精钢的短镐,材质非常好,握在手上就感觉非常踏实。
他没有马上挥镐去砸,而是用另一只手贴在石壁上,慢慢抚摸了一会儿。
冰凉的触感透过皮肤传了过来,带着草木残留的湿润。
他抬起头,看向另一边,那里有一棵树,不大,树形崎岖,根部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。
他提着短镐,走到那棵树跟前,把它也从头到尾摸了一遍。
五六没想到他的举动,纳闷地跟着他。
接着,许问又仔细观察了一遍四周,回到五六所指的石壁旁边,举起铁镐,向着一处重重斫了下去。
他做出前面那些举动的时候,朱甘棠等人已经稍微恢复了一点元气,纷纷走了过来。他们有点不太明白许问这是在做什么,露出了好奇的目光。
阎箕和朱甘棠同时意识到了什么,对视了一眼,唇畔露出隐秘的微笑。
果然,许问的铁镐砸在了花岗石上,那坚硬的石头立刻裂开了一条缝。许问沿着那条缝继续斫,也没见他花费了多少力气,花岗石就裂开了,只用了大约一盏茶时间,一块一边不规则,一边方正的石头落到了地上。
许问端详了一下它的外形,沿着一边继续轻敲,只片刻,这块石头就变成了一块枕头大的方砖,随时可以拿来使用。
五六看得目瞪口呆,等到许问告一段落,倒提短镐交给他的时候,他顿了一下才接过来,走到山壁旁边,也敲了一下。
反震之力传来,石头上留下一道白痕,连最小的裂缝也没有。
五六又纳闷地敲了两下,终于确认了这就是他熟悉的花岗石,坚硬致密,很难敲开。
敲起来这么费劲,许问是怎么这么轻松地搞定的?
五六瞪着许问,他本来有话想跟他说的,让他砸石头只是一个铺垫。结果现在铺垫失败,他接下来的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。
“嘿嘿,老伍,想给人一个下马威,结果没给成吧?”阎箕态度轻松地取笑,“没想到吧,小许年纪轻轻,已经是个墨工了。”
“天人合一……”五六迅速明白了过来,打量了一下许问,摇了摇头,“那是真的没想到,这也太年轻了吧。”
天人合一是墨工的代表特征,进入天人合一状态,即能对材料有更深入的了解,处理任何材料都能便利许多。
许问既然是墨工,处理个花岗岩当然是手到擒来了。
“我的。习惯了,明明可以直说的,非得卖个关子,又出岔子了。”五六苦笑着说。
一个又字,表示不是第一次了。
“开山采石,通常以水火之法。冷热相激,坚石自裂。”五六想了一想,开口说话。
古代开山,通常都是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,先用火把石头烧烫,再浇上冷水,石头上面就会出现裂缝了。顺着裂缝采石,就会简单多了。
“天云山取花岗石,也可以采用此法,但是有两个难处。第一,花岗石坚硬无比,无论冷热,都需要花费更多工夫才能使之裂开。第二,山路不便,取水不易。这两个难处均可克服,但需要更多人力物力,尤其是人。”
五六敛了笑容,正视着许问,认真得几乎有些凛然。
“开山取石本非易事,你只有两年时间,你要用多少人,冒着多大的风险去做这件事?”
“为何一定坚持要用花岗石,为何不可从他地运石过来?”
“你身为墨工,觉得此事甚易。但全天下有多少墨工?建一座城需要多少石材?”
他问得很严厉,但许问看着他,却笑了起来。
他本来还有点犹豫的,但听见这一轮问话,突然拿定了主意。
“伍师傅体恤劳力,这是您的好意,我能理解。但开山取石,不需要火烧水浇这么麻烦,还有更简单的办法。”
“麻烦?”五六扬了扬眉。
烧石法,已经是非常智慧简便的方法了。
“对。伍师傅新年之时,应该玩过爆竹吧?”许问问道。
“火药?”这时,阎箕的声音突然在许问身边响起。
许问转身看他,了然地扬眉。
果然,内物阁也在研究火药了!
第684章
火药
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、印刷术,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。
在现代的时候,许问曾经听到过一个说法,说中国人生性和平,发明了火药主要应用在鞭炮爆竹烟花等娱乐活动上,外国人拿着火药就造枪造炮,发动战争。
其实仔细研究就会发现,并不是这样的。
中国有据可查的火药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那时候主要用于民间,用于民生民事。
第一部记载火药配方的书出现于八九世纪,也就是唐朝年间,而早在唐朝末年,火药已被用于军事。
唐昭宗年间,已经出现“飞火”,就是火炮和火箭,它们的形制与现代当然完全不同,但已经可以用来杀伤人类。
宋朝战争不断,北宋即有火药作坊,在原先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出霹雳炮,震天雷等爆炸武器。
可以说,人类的本性是共通的,争斗与战争本身就是伴随人类历史始终的一种本能。
所以一从阎箕口中听见这两个字,许问立刻意识到,内物阁必然一直在研究火药,研究的目的也可想而知。
“是,利用火药的爆炸性,把山炸开。”许问回头,指向山壁,说得更果断了一点。
既然内物阁已经在研究了,那更没什么好瞒的。火药不仅可以用于军事,更可以普遍利用于民间,这也是许问想要引导的方向。
“不行,爆炸物太不稳定,力道太小炸不开岩石,太大容易造成危险,更不易运输使用,问题太多。”阎箕对火药显然也是有一些了解的,首先提出了问题。
他说的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。
一种优质的火药必须满足四个要求:一,稳定而规律,可以控制爆炸的威力与时间等等。二,足够的强度,能够在引燃后发挥足够的功用。三,安定。能够长期储存。四,不要太敏感,能够经受一定的摩擦、撞击,使其能够安全运输。
中国古代发明的是黑火药,特指硝石、硫璜和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。
阎箕所在内物阁所研究的,多半也就是这一种。
黑火药是混合物,性状很不稳定,剧烈撞击、火星都能将其引燃,爆炸的烈性也有很大差别,难以运输,更难以应用在采矿这样的定点爆破上。
阎箕提到的,确实是它现实存在的问题。
但许问所指的,却并不是黑火药,而是黄火药,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“炸药”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79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