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5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8/979


第一天用木屋隔离,是因为要考的东西比较复杂,工作的流程不能互通。
今天这样,明摆着是要做相对比较简单的东西,那就是实实在在要考他们最基础的手艺了。
而且就像旁边人所说的,木制工作台的附近,校场的围墙下面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口口大水缸。阳光照射在上面,缸里水面的波纹映照在墙上,显然全是灌满的。
这些缸摆在这里是什么意思?也跟考试相关吗?
许问看着眼前的一切,大致猜到了一些什么。
工作台上有编号,所有考生拿着考牌对号入座。
许问的位置在比较偏后正中央的位置,四面八方全是人。
考生们明显有些不明所以,相熟的正在讨论,无数嗡嗡的声音从四周传来,混合着早上才初升却已经有些灼热的阳光,吵得人有点头昏。
然而许问站到台边,一只手摸上那些熟悉的工具,心情却迅速平静了下来,变得一片通明。
这一年来,他几乎就没离开过这些工具,这些曾经很陌生的东西,仿佛已经变成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他很快地检查了一下这些工具,试了一下刀口。
久用的斧子会变钝,久用的尺子会变形。正式开工之前检查并调整工具,是一个合格的木匠必做的工作。
不过悦木轩明显很看重这次考试,提供的工具全部都是合格的,刃口锋利,非常合用。
许问又去看旁边的木料。
这一看他就笑了。
杉木。
他第一个真正接触的木种就是杉木。
为了练习十八巧,他整整一年时间都在不断接触研究它,对它的感觉可以说是深入骨髓,对它比对桐木还要熟悉得多。
这两段杉木,每段大约三尺,木材笔挺,截面微黄,全是新木,看不出瑕疵。
他拿起其中一段起来掂了掂,就知道它内部也非常完整,绝不像之前那段桐木一样全是空洞。
熟悉的感觉透过皮肤,穿过神经,直入他的大脑。
许问确信,无论这第三轮考试考的是什么,他绝对都能完美完成!
※※※
考生们全部入座,渐渐安静下来。
城墙上方考官出现,还是昨天那三位。
站在最中间的考官还是朱甘棠,昨天周志诚专门重点给他们讲了一下这位主考官。
据说,朱甘棠解元出身,中过进士,是个很厉害的大官。
关于这个,他们知道的就到这里为止了,无论什么样的官,对他们这些小平民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大人物。
朱甘棠还有另一个身份,这个身份跟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。
朱甘棠在书画方面造诣极深,一手米体在整个江南地带都非常出名,很多人重金求购,用来装点自己的书房。
而他更擅长的则是园林设计。于水县最出名的白石园,就是出自他的手下。据说白石园曲径通幽,一步一画,美如仙境。
“能去看一下就好了。”周志诚非常向往,年轻的学徒们也纷纷点头。
木匠分细木和大木,他们现在学的都是细木活儿。而大木,梁柱檐枋,都是专为建筑准备的手艺。
能做出留名千古的建筑,可以说是他们这些小小学徒最不可奢及的追求了。
难怪,许问之前也觉得朱甘棠不像是个匠人,还在奇怪为什么会安排他当徒工试的主考官。周志诚的话,也算是给他解惑了。
园林啊……想起这个,他突然有点走神。
他所继承那座大宅所在的万园市,如同名字一般,是著名的“万园之市”。这种古城历史悠久,最出名的就是园林。
拙政园、狮子林、留园、沧浪亭……许问从小就是听着这些园林的传说长大的,一直想着有机会的话买票去看看。
他真没想到,他会是因为那样一个原因去万园市,而到现在为止,还没有机会去亲眼看看那些传说中的景致。
“当,当,当!”三声磐响,许问顿时收回心神。
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景象告诉他,他现在不是在那个买票就能进园林的现代,而是在另一个陌生的世界。
他能不能回去,都还要看今天这场考试的结果!
他仰望城墙上方,朱甘棠上前,含笑俯视下方,态度亲切。
他向着所有考生拱手致意,道:“两天徒工试,各位辛苦了。不过今天还有最后的第三轮考试,各位还需要打起精神,完成最后的项目。”
许问周围,各考生都在受宠若惊地回礼,他也跟着躬了躬身。
来这里一段时间之后,许问已经明白,这个世界的阶级差别太明显了,朱甘棠这种平等对待低阶层工匠的人真的非常少见。
“现在我来宣布一下第三轮考试的具体规则。”
朱甘棠拿着一个卷轴,当着所有人的面撕开封条打开,念道:“甲申年徒工试第三轮,各工类应试项目如下。”
第三轮果然是考验基本功,十大门类,每个门类考核的内容都不一样。朱甘棠一一念出,木工是大项,人数比较多,念到这里时,他略微加重了语气。
“木工类:制作木桶一个。”
※※※
“木桶”两个字进入耳中,许问猛地抬头。
来这里一年,他几乎已经快忘了,当初他在那座继承而来的万园市老宅里,是因为什么来到这里的了。
他在后园见到一个破烂的木桶,觉得口渴,心想如果能把桶修好,就能从井里打水喝了。
然后,他被送到这里来学艺,要出师了才能回去。
而现在,重新听到“木桶”两个字,他仿佛感受到了某种冥冥存在的力量,听见了将要回去的声音。
他来这里的整个过程,仿佛就是在响应他的愿望,要让他修好一个木桶。
许问一直以为自己的目标很明确,就是为了完成任务,然后回去。但此时听到这个声音,一种强烈的留恋与不舍却瞬间涌上了心头,让他的情绪有些激荡。
上方朱甘棠还在继续念木桶的各项标准,许问吐出一口气,收回心神,认真倾听。
他的个性,立下目标就要完成。
不管这个考题预示着什么,他要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。
他完成考试,以一个漂亮的成绩登上五天后将要张贴出来的徒工榜!
第056章

第三轮考试要求的木桶有统一的标准,高一尺二,宽一尺,外圆内圆,是一个正儿八经最常见的圆桶。
一个木桶,看上去比前两天的考题简单得多,但内行人都知道其中难度。
首先,木桶是由多个木条箍成一个圆形的整体,加上圆底制成。这些木条全部都是曲面的,曲面制作对于这些木匠学徒来说本来就是一个难点。
然后,木桶的实用价值非常明确,就是要装水。
木条与木条之间、桶壁与桶底之间必须达到足够的紧密度,才能不渗水漏水。
这中间的技术难度就大了。
一直以来,木桶匠都是木匠里比较特殊的一个工种,非技艺高超的工匠不能完成。
圆作和方作本来就不一样,要做一个木桶,光是刨子就有十几种。
外圆刨刨外曲面,内圆刨刨内曲面,刮刨平整木面,脚刨开槽进行桶底安装……
不把这些全学会,是做不了一个合格的木桶的。
而现在考场上的要求比实际木桶匠要做的更难。
一个木桶能够不渗水漏水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木桶匠通常需要利用十几道工序对它进行处理,从而达到最后的结果。
譬如,最后成品的木桶不是直接由原木制成的,木料在打造之前需要先进行处理。
首先要进行蒸煮,脱脂去虫;然后再经过暴晒,去除木料里面的水份。
这样,最后制作出来的木桶才能经久耐用,而不会轻易变形开裂,用没多久就废了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8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