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59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92/979


“好好好,没问题。快点,我要去看荣显亭了!”荣显摩拳擦掌,迫不及待。
“那亭子叫什么?”高小树愣着看他。
“荣显亭啊!不管以后它叫什么,现在它就叫这个!”荣显大声宣布。
“那这个梯子……叫小树梯?”高小树试探着问。
“可以可以,好名字!”荣显大力支持。
“嘿嘿,小树梯……”高小树迅速就对一座楼梯产生了归属感!
时间不早,两人被许问赶回了家,明天才能过来工作。
荣显大声抗议,强烈要求先去看一下荣显亭再走,被许问拒绝。
“霸道!法西斯!”荣显气死了,大声嚷嚷着出门,向高小树宣布,“我必明天早上一早就来骚扰他!”
赶走两个小的,许宅顿时安静下来,只剩下许问和陆远两个人。
从头到尾,陆远一句话也没说,安静得像个隐形人。
“你怎么看?”这时许问问他。
陆远的表情有些迷惑,过了一会儿,他才问道:“这间屋子……叫四时堂?”
他凝视着四时堂,看着它的每个角落,目光犹疑不定。
“对。怎么了?”许问问道。
“我在家里的一本手札里……好像看到过?”陆远回忆道,“我小时候在家里翻出来看到的,印象挺深刻的。里面提到了四时堂,说是班祖建给自己新婚妻子的……婚房?”
第699章
自己去
上次去班门宗地的时候,陆立海跟许问讲过班祖其人,许问印象挺深刻的。
数百年前,班祖建立班门,万千同行齐至五岛共襄盛举进行庆祝,是班门铭刻在风雨亭石碑上的辉煌历史。
想想确实也是,那些同行不仅人来了,还自带了工具和材料,一起为新生的班门添砖加瓦。
由此可见,班祖这个人在当时的影响力,并不仅仅是技艺高超能够达到的。
班门不仅名字,里面的技艺也与许问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所以这位班祖究竟是谁,许问一直在猜。
在班门的记叙里,班祖建天启宫,筑一品门,凿怀恩渠,所建工程名扬天下。
但这些工程,许问一个也没听说过——两个世界都是。
所以渐渐的,他打消了自己的怀疑,以为班门与另一个世界的联系只是凑巧。
但现在陆远又说,四时堂是班祖建给自己的婚房?
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同名,但巧合太多感觉就不对味儿了,许问确实要重视审视班门和另一个世界的关系了。
陆远回家了,临走时答应许问改天把札记带来给他看,然后许问跟连天青说到了这件事。
连天青当然知道班门,也听许问讲过这个世界班门与那个世界之间奇妙而微妙的联系。但当时他就确定,天启宫一品门之类的建筑,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。
然而现在提到四时堂,那感觉又不一样了。
连天青抬起头,环视四周,目光在四时堂的很多细节与角落上掠过。
这座宅子真的很有趣,它就像一本书一样,越是细品,越能从字里行间每个角落读出深意,与诸多不凡之处。
“班门祖地,也是这位班祖建起来的?”连天青问道。
“是也不是,有一部分是他建的,更多的是各位大师自发地共同建设的,感觉是当时的集大成之作吧。”许问说。
“有机会的话,我倒想去看看。”连天青说。
“好,那我到时候联系……”许问话没说完,就看见连天青双手往袖子里一合,身体渐渐虚化,然后从许问眼前消失了!
接着传来的是连天青变得虚无缥缈的声音:“我可以自己去,不需要你带路。”
许问一愣,阻止不及,有点无奈地道:“我的意思是,我也想一起去看看啊……”
连天青已经去了,叫不回来了。
许问看着他消失的地方,突然笑了起来。
两个世界算起来,拜连天青为师有三年多时间了。
然而在另一个世界的三年里,他对连天青的了解还不如在这里相处的几个月。
在那边,连天青是师父也是连林林的父亲,后来还有半步天工这样一个听上去就很了不得的身份,许问对他不得不敬畏。
但是到这里之后,可能是因为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,也可能是因为看见了无数自己不了解需要学习的东西,世界对于连天青来说一下子变得广阔起来,他也由此展露出了许多与许问熟悉的完全不同的面貌。
有点随意,有点任性,并不像他以前修复古物时那么严谨与一丝不苟,反而有了不少艺术家式的不羁。
而且,他的接受度比想象中大多了,完全想不出当初他与岳云罗在一起的时候,还会对机械可能带来的变化感到愤怒与畏惧,背着岳云罗把它破坏掉了。
当然,连天青后来又把它修好了,也许从那时候开始,他就开始了探索另一种可能。
甚至,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,他才能在天工的道路上继续前进,走到今天这个地步,来到他的世界。
许问走到池塘旁边,坐了下来。
现在是夏末,大部分莲花荷花都已经凋谢了,但是养得好的话,像这样继续盛开也不奇怪。
今天来的人里面没有一个对它表示奇怪,反而是荣老爷子参观到这里的时候,明显被惊艳了,驻足良久,然后对许问说修复古宅的话,千万一定要把这丛荷塘保留下来。
确实很美,如今许问坐在这里,看着初升明月的片片清辉铺在红莲上,再次在心里感叹。
其实这片红莲已经不再是他刚进许宅时看见的那些了——不完全是。
不久之前,它看上去像是要凋谢的样子,但又从边缘长出来一些新的。
现在,旧花未谢,新花又生,两者混合,不像以前那样仿佛是画里画出来的一样工整,有点野性、有点零乱,但越发显得生气勃勃。
悉悉簌簌的声音传来,球球穿过草丛来到他身边,屁股一歪,贴着他的腿坐了下来。柔软的毛皮贴着他的身体,微微的温热传来。
许问笑了笑,抚摸着它的毛皮,开始整理思路,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。
这段时间,因为要学习考试,他更多地把重心放在了现代这边。
他参考了各类技工学习的逻辑体系,自己又补充学习了很多内容,尝试着把它们应用到逢春城建设中去。
时代的发展总是强而有力的,现代的理念与体系结合古代的实情,出现了极其明显的效果。
一个有力的例证就是,荆南海与阎箕等人越来越重视他的意见。
一开始,他们几乎事事插手,每每许问做出的决定,都要求由他们先过目,确定无误之后方可颁发。
没过多久许问就意识到了,他这个所谓的主官,更倾向于方案策划与技术指导,其余方面的权力都没那么大。
同时,他也看出来了,这不是因为他们有意想打压他什么的,就是觉得他太年轻,又是刚出道,有想法有能力但是没经验,管理不来这么大一个摊子。
这也很正常。
在这个缺乏系统学习的时代,经验是他们最大的倚仗。
但没过多久,情况就变了。
他们发现,许问的天才不仅仅只表现在技术方面!
他提出的很多安全与管理方案,对工匠的培训与协调,还有很多应急事件的处理,哪里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,完全就是经验丰富的积年老吏,很多时候比他们想得还周到!
尤其是他与刘万阁一起搞的那套培训体系,初看很多东西感觉不太必要,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,效果有点惊人。
内物阁的整体风气上,一直有点“你行你上”的意思,许问证明了他行,那就该他上了。
所以,最近他在逢春城建设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,相应的责任也越来越重。
责任越重,他越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。
逢春城的建设就像一把箭,逼迫着许问不断向前。
不过,这也正是他想要的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逢春城也是一个巨大的实习场,他所学的一切,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实践。
许问有一种预感,无论班门祖地什么样、手札上写着什么,最终还是要他成为天工之后,才能真正搞清楚两个世界的真相。
至于这边……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92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