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59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94/979


上次从班门祖地回来,他们就开始做这项工作了。
许问挑选了包括流水面在内的几项技巧,把它们用现代语言翻译了一遍,又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演示,同时留存了影像资料和作品的成品。
百里启和马玉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,将它用电脑技术进行重制,将其“编译”总结成更易懂的方式。
现在百里启说的就是这个,这项工作他们已经完成了。
“搞定了,而且最近平镇那边有个展销会,以技术为主的,我有哥们在组委会,可以帮忙弄个展位,怎么样,要去不?”百里启问。
“去。”许问毫不犹豫。
许宅已经开始重建,势必需要大量材料和资源。虽然荣老爷子那边开始联系国家方面的一些帮助,但是一方面,下来需要时间,他还要等;另一方面,毕竟是私宅,要尽快推进修复工作的话,不能完全指望拨款,自己这边准备得越多,主动权就越大。
总地来说一句话,就是要钱,急需用钱。
“好,我跟我哥们说。另外你有空过来一趟,看看咱们做的这个还有什么不妥的,咱抓紧时间改。”百里启叮嘱。
“我现在就去。”许问想了想,果断道。
现在刚好有点时间,再晚他怕又把这件事给忘了……
他先回去许宅看了一眼,两个少年在家里忙活,各做各的事,都非常专注。
球球像个小监工一样跟在旁边,这边跑跑那边跑跑,非常活泼。
他们挺把之前学习教的东西放在心上的,两个人工作的时候都戴着安全帽,很是注意。
许问也放了心,打了声招呼就准备去文传会。
刚一出门,他就看见了连天青,他站在门前树下,望着缓缓流淌的曲河,眉心微蹙,表情似乎有些疑惑。
“师父你回来了!”许问看见他就松了口气。
昨天晚上连天青一个人去了班门宗地,他之前也常常这样一个人到处走走看看,不过通常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回来了。
结果这一次,他直到第二天上午许问出门都还没出现,许问心里一直挂记着,现在看见他,终于放心了。
“嗯。”连天青转过身来应了一声,眉头依然未解。他打量了一下许问,“你要出去?”
“对,去文传会一趟。怎么,班门那边有什么不对吗?”许问发现了连天青的不对,皱眉问道。
“一起去吧。”连天青说着,跟许问一起往文传会的方向走。
“师父你昨天晚上找到地方了吗?”许问问道。
昨天之前,许问只提过班门的宗地,没讲过具体地点。结果连天青也没有多问,就这样出发了。
“找到了。”连天青简短回答。
“感觉如何?”
“有些……”连天青话说到一半就住了嘴,仿佛不知道该怎么描述。
“你上次应该没有走遍那边吧。”
“确实。”
“那你应该亲自去好好地看一看。”
许问意外地抬头看他,他仔细想了想,自己上次去的时候,除了太微居,没怎么看过五岛其他的建筑,专注于辨正宗正卷,现在说起来真的记不太清楚那里是什么样的了。
“我会联系陆立海,抽空便去。”他说。
“不过您去过那里,感觉它跟大周有关系吗?”许问又问。
“有一些相似,但又像是很自然的发展。再则,我并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技艺。”连天青说。
“确实……”这跟许问之前的感觉也是一致的,于是点了点头。
他往前走着,没留意连天青皱起的眉头并没有解开,眼神深处更有些惊疑不定的感觉。
许问到了文传会,在固定的地方找到了百里启。
“来得挺快的嘛。”百里启眼睛一亮,把许问拉到电脑旁边,没先打开软件,而是点开电脑微信的聊天窗口,把跟自己哥们儿的聊天纪录点出来给他看。
“喏,这就是那个展销会,一个礼拜以后,在平镇古城举行。”
“我还没去过平镇呢。”许问说。
平镇是万园周边非常著名的古城,许问以前就听说过,但从来没有去过。
当然,以前他看过照片,还是在学艺之前。
没有知识积累,具体的建筑细节他已经记不清楚了,但那种美与韵味,至今记忆犹新。
“你没去过?那你真应该去看看!”百里启是平地人,一听就嚷了起来,“平镇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美,而且这次还有一个活动,能找出平镇七十二项绝艺的,能拿到一个大奖!拿到这个奖,不管你以后修什么,都不用担心材料不够用了!”

第702章
探古
以后不管修什么,都再也不用担心材料?
这承诺也太大了吧?
万一他像在班门世界那样,要修一座城呢?
当然,这个世界给他这样机会的可能几乎渺茫,但这样一个说法本身就已经有点过于夸张了。
许问不置可否,继续去看百里启电脑上的材料,看到了更多的细节。
这次展销会预计在平镇半江路举行,重点是技术,囊括了包括木工在内的各个门类,还有一些冷门科目,甚至还有弹棉花。
它的宗旨是普及与传承传统文化,要为那些将要失传的技艺找一条出路,也算跟文传会不谋而合。
不,也不能说是不谋而合,这些展销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就是平镇文传会,它是万园文传会下属的地方组织。
除此以外,另外两个主办单位一个是平镇的镇政府,另一个则是“承运策划有限公司”,许问没听说过。
“这个承运策划公司你知道吗?”他问道。
“那不如问我。”百里启还没说话,骆一凡先走了进来,回答道。
承运策划公司是帝都一家单位,跟百里启他们的情况有点类似,不过背靠的是帝都文物局和文传会。
他们力图找出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的联系,将其延续并推广。
这个展销会是他们惯用的手段之一。
“以前也举办过?效果如何?”许问问道。
“……非常差。”骆一凡摇摇头,叹了口气。
其实每一次办这种展销会,明面上效果都挺好的,人流量大、宣传多、微博等网络热度也不低,往往还能有一些不错的后续热度,某个视频转发或者播放量挺高之类。
然后呢,也就是这样了。
大部分人都只是看个热闹,现场买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,真正的目的,也就是技艺传承方面的工作开展得非常差。
老技艺无人问津,新公司看完热闹就走了,顶多招两个老匠人到公司当个噱头或者招牌,之后再来问询的都没几家。
“怎么会这样?”许问皱眉问道。
“原因很多,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两边的兼容性很差。老技艺形成不了标准,很难应用到新工艺里面去。偶尔标准化了,又失去了固有的特色,很麻烦。还有一些技艺,弹棉花这种,也就是个情怀,现在哪里还用得上。”骆一凡说得很冷静,但声音里还是满怀叹息。
“这次平镇展销会,是历年来前期工作做得最周全、规模也最大的。再不行的话,估计明年就不办了。”
“嗯……”许问沉吟着,继续往下看。
确实,就宣传单上来看,这次展销会的规模也很大。
首先,它不仅征用了一整条半江路,还开放了一共十五座古宅作为展销地点。
要知道,整个平镇都是文化保护区,这些古宅全部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平时接受参观、定期维护,普通的对外盈利活动是绝不可能征用的。
“有意思……”光这,许问就很想去了。
这些古宅里的不少都很出名,历史悠久,必然接受过很多修复与维护。
实地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,对他修复许宅肯定是有好处的。
而之前百里启说的那项活动,也跟这些古宅有关,是许问额外注意了的部分。
当初建起以及后面修复这些古宅,应用了大量的传统技艺,相传平镇共有七十二项绝艺,分布在这些古宅的各个角落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94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