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0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07/979


田小田笑了两声,说:“那我也想试试。”然后向许问摆摆手,也走了。
许问看着他们的背影,听见旁边连天青说:“现在的年轻人,好像更有意思了。”
“嗯。”许问笑着点了点头,好像是对连天青说的,又好像是在回应这两个年轻人。

第718章
热点
此时,平镇门口的茶馆又是一阵哗然。
前面甲四十二突然窜升到第一,田师傅已经给坐在这里的人讲解了一下这个人的奇特之处。
所以这时候大家都知道了,许问不是这十五家的人,田师傅也不知道他的来历。而且他所学的东西兼收并蓄,风格各异,好像汇总了很多家各种不同的传承,非常神秘。
这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,再加上许问的成绩,一时间,他的人气火箭般上升,还有人把许问的事迹上传到了网上,又引起了一番讨论。
当然,这种人气都是临时的,只算当时的热点,过了就过了。那时候,许问的名字也不会有人记得住。
这个时候,许问名下突然又多了三项技术,而此时,他名下的技术总数超过了二十,继续保持着极大优势领先,这又让在场的人兴奋了一次,那感觉,就像眼看着奇迹正在发生一样。
与此同时,茶馆里有人的微信连番响起,他低头去看,没一会儿就兴奋地叫起来了:“我靠我靠,牛逼!”
他把信息拿给旁边的朋友看,没一会儿它就传开了。
那是他另一个朋友发过来的,那人是平镇的工作人员,在他们工作人员的内部群看到了这件事情。
一个探古活动的参与者刚到石厅后院,结果通过房屋结构与尺寸的异样发现了一间密室,密室里藏了一个杯子,据说至少能值几十万块钱!
古宅、密室、藏宝。这里的每一个词都能刺激起人的好奇心与窥探欲,让人想要知道更多。
“几十万?!那杯子归谁,谁找到归谁吗?”有人立刻问。
“那不能。还是归石厅的,毕竟是在那里找到的嘛。到时候会拿出来当个展品吧。”最开始那人打字咨询了一下,回复道。
“可惜。几十万呢。那应该给发个奖什么的吧?不然也太亏了!”对方大声说着,引起了大量附和。
人群热议此事,没一会儿它就被发到了网上,又过了一会儿,专门的网媒也发了,甚至还想办法得到了那个粉彩杯的图片,配上专业鉴定师的鉴定发了出去。
这个故事一出来,探古活动的影响力迅速扩大。
一个最直接的反应就是,茶馆对面的报名处立刻多了很多人,抱着寻宝的目的,他们也想参加活动。
还好主办方有先见之明,一开始就用资格对参与者进行了限制,不然就这一会儿,就得全乱了。
不过就算这样,各处古宅的游客人流量也突然增大。
平镇范围很大,光是古宅就有一百多座,大部分人到这里来,都是有选择性地看一看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很多人只会选择两到三处古宅,剩下大部分时间在街上或者街边的咖啡馆里消磨,平镇的古镇水乡风景,也是非常吸引人的。
而这件事一出来一传开,很多人改变了行程,也跑到宅子里,细细地看了起来。
这对展销会的各个商家来说当然都是好事,他们租了展位做活动,当然不止想看见那些人呆在街上。不然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走进宅子的,只要进来,当然就是好事,能不能把他们留下来,会有多大的收获,就看他们的本事了。
这时候,关于石厅密室,更多的信息传了出来。
发现密室的人是谁,其实不用说也知道,探古活动的榜单上新增的三项技术已经足够说明了。
除此以外,还有一些田师傅也不知道的事情,由在场的石厅工作人员嘴里传了出来。
当时在场的除了甲四十二号和他的同伴,甲一号和甲五号也来了。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些事情,仿佛是甲四十二号指出了另两人的错误,最后那两人心服口服认了输。
这个故事很有点语焉不详,但带着另一种令人兴奋的暗示,引起了许多人的热议。
关注探古活动的人都知道,甲一号和甲五号是之前榜单上的前两名,被甲四十二号给挤了下去。
了解得更多一点的,还会知道这两人是这十五家的子弟,正经拥有大传承大背景的人物。
他们去找甲四十二,是心里不服?
结果被打服了?
这件事传过来的细节不多,非常模糊,但越是这样就越有让人脑补的余地,一群人在网上传疯了,编了八万个“不知名传承人打脸大家族弟子”的故事,要是高望远和田小田知道了,肯定会觉得巨冤。
不管什么时候,故事都是最吸引人的。
平镇这次展销会无论目的还是形式,都是挺高大上的。
但往往越是这样越会让人觉得少了点接地气的感觉,看着挺好,但是不够吸引人。
而这两个故事,一个鉴宝探密,一个装逼打脸,都是普罗大众最喜欢的情节,它迅速拉近了展销会与普通人的距离。事件发生一个小时内,镇上口耳相传,网上纷纷转发,平镇展销会同时上了三个热搜,成为了当前最热点的话题。
不过,无论网络与现实里,最受关注的还是这个甲四十二号探古者。
他是谁?
他的奇迹是一时的,还是会一直持续下去?
他会成为活动最后的优胜者吗?
展销会的组织者很快就发现这个热点了,他们毫不犹豫蹭起了这个热度。
展销会本来就是有个专门的微博的,只是一开始转发寥寥,没多少人关注。
接下来,他们很干脆地把微博的焦点放到了甲四十二号身上,先是列出了他前面提交的各种匠技,一项项地进行分析,讲解这些东西厉害在哪里,这个人有可能是谁,有什么样的来历。
许问在登记的时候是写了自己的名字和传承来历的,但单一个名字其实没有意义,那个传承来历也没人知道。
所以他的身份对于展销会和协作的十五家来说,同样是迷雾重重。
这样的迷雾通过微博,传达到其他人眼里时,就更加令人好奇了。
这个人究竟是谁?真的是什么从来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家族的传人吗?
他们试图从他提交的这些技术里寻找蛛丝马迹,进行推测。这样一来,他们势必会关注这些技术,去了解它是什么东西,用它能做成什么样的作品,达到什么样的效果。
而许多东西,你有所了解和毫无所觉感受到的乐趣是完全不同的。
很多人知道平镇、喜欢平镇,一方面是因为能感受到那份美,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宣传,不明觉厉。
现在他们通过甲四十二号,产生了更多的兴趣,又通过主办方适时的、图文并茂的讲解,开始有一些明了。
“平镇还真的挺有意思的啊,我以前还以为只是宣传呢。”千里之外,有人坐在电脑跟前,对旁边的同事说。
“到时候放假了去旅游啊。”同事的电脑上是跟她同样的页面,她眼睛紧盯着屏幕,兴致勃勃地表示。
“放假肯定人多,人挤人的,能看到啥?说起来,咱们这也是古城,博物馆挺多,也应该有这样的老宅子吧?回头打听一下,去看看?”这人建议。
“行啊,我表姐在博物馆上班,我请她帮忙找个老师问问,没准还能领我们去看,给我们讲讲呢。”同事表示。
“可以可以,去!”
新微博提示,这人一边兴奋答应,一边刷新。
“牛,又来新的了,又是这个四十二!”
第719章
那些人那些事
这时候,许问还在石厅。
石厅果然不愧是被评价为没有品味只有技术的地方,在整个风格上,它以黑色为底,点缀了大量金色,有无数铜钱的花纹标志,确实铜臭味十足。
但当年它建设的时候,就请了许多当时当地知名的工匠,许以重金,用尽他们的全力完成这项工作。
所以,里面的技术含量是很高的,可以琢磨的东西非常多,一路走来,许问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,积分越来越高,连天青的眉毛也同时皱得越来越紧。
“这种技术,用在这种宅子上,简直暴殄天物。”连天青站在许问身边,抬头看着上方窗棂,声音低低的,情绪很明显。
许问抬着头,与他看着同样的方向,心里其实是很有同感的。
他也不是歧视某种花纹或者某种风格,就算是铜钱啊摇钱树啊金钱龟之类的东西,设计得当的话也不会难看。
整个石厅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此,而是太“满”了。
就譬如他们现在看着的二楼窗户,木制的,上面有雕花,这是江南建筑很常见的情况。
大部分时候,这种雕花仅位于窗户的一个部位,就算每个窗户上的不一样,也会使用同一题材,风格与样式均很和谐统一。
而石厅二层每一扇窗户上的雕花全部都铺满了,打老远看就觉得非常繁复。近看每一个局部可能能欣赏那图案之美,但单说画面都要注意留白,更何况一整层的八扇窗户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07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