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1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18/979


“只是基础手艺的话,当然没有问题,不管最后做哪行,基本功肯定是人人都要练的。但练到精深,每个人的方向都不一样,怎么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判断谁强谁弱?”
“嗯……这确实是个问题。”武斯恩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担心自己人输给别人怎么办,听完算房高的话,觉得自己小人之心了,有点惭愧。
“有了!”武斯恩思考了一阵,突然眼睛一亮,以手击拳道,“你们看这样可行不?咱们不把这个比赛搞得太严格,搞成一个慈善拍卖会!”
事到如今,探古七十五项绝艺相当于已经出来了,胜负已经决出,活动提前结束。
接下来三天,他们将开展一个新活动,平镇慈善拍卖会。
不过这个拍卖的东西,不是各家现成的藏品,而是由参与者现场设计、在直播镜头下制作出来的。
制作的材料与工具全部由展销会主办方,也就是承运策划公司承担,参与者可以在他们列出的清单里自由选取。
最后制出的成品拍卖出来的价格,一半归制作者,另一半将设置为慈善基金,为保护传统技艺与文化专款专用。
“你是说用拍卖金额来作为胜负排名?这样也不太公平。黄金做的物品就是比樟木的昂贵,先天就有优势。”算房高指出问题。
“只拍卖不排名呢?好像不够带劲……”武斯恩托着腮思考了一下,又想出了新主意,“这样,咱们比利润!拍卖价格扣去材料成本,扣去工具的租金,用净收入来排名!”
这样好像可行,顾问们讨论了一阵,点头同意了。
武斯恩松了口气,笑着说:“突然来的通知,大家都没有准备,最后的结果可能也会有点出人意料。”
他这是含蓄的提醒,最后十五家的人有可能还是会输。
“那正好可以让大家知道,天外有天、人外有人的道理。”
算房高淡淡说道,各位大师傅们缓缓点头,显然都是同样的想法。
武斯恩认真看着他们,笑着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这样定了。”
规则完善了一下,迅速以主办方的名义发到了网上,同时更新了小程序,通知提醒给了下载了小程序关注此事的人。
如武斯恩他们之前所讨论的,由于七十五项绝技全部被找出,探古活动将提前结束,奖品即刻发放,紧接着发布了一项名为“古艺新作”的活动。
活动内容跟武斯恩和顾问们讨论的差不多,另外新增添了一些细节。
强调了制作时间是三天,拍卖会将于第三天、也就是展销会第四天的下午七点进行,是一场晚会。
参与者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上报名,但制作过程必须全程直播,可以自己开直播间,也可以在官方指定地点完成工作。
总之,整个制作过程必须全部放在公众的视线下进行。
制作过程可以有助手协助,但不可参与技术性工作,只能是纯粹的打下手。
而其他譬如前期的构思与设计等工作也必须自行完成,不可由他人插手。如果发现有外力介入,将当即取消此人的活动资格,并拒绝再次报名。
活动公布之后,许问立刻接到电话。
一个浑厚的男声在电话那头道:“是甲四十二号许先生?”
“是。”许问一听就知道是主办方,他之前报名是留了资料的,双木工作室那边很守规矩,虽然都知道他跟那边有关,但一直没泄露他的身份。
能这么直接地定位到他的姓名与电话的,也只有那边了。
“我是承运公司的武斯恩,许先生可以叫我小武。”
武斯恩姿态放得很低,话语带笑,非常亲切。
“平镇七十五绝艺全数找出,探古活动提前结束,许先生是活动的优胜者,可以过来领取奖品了。”
许问抬头看了一眼周围。他现在还在钟楼后院没出来,将将算是把这里看完了。要说的话,他还有十三座宅子没看,至少还有百来项技术没探出来呢。
“不瞒许先生说,咱们举办这个展销会,有一半要的是热度。”许问只一沉默,武斯恩就看出了他的想法,笑着坦白,“七十五这个数字对许先生来说不算什么,对其他关注这件事的人来说还是挺重要的。七十五项绝艺探出来,热度达到顶峰,后面就会持续回落。所以这活动必须这时候结束,用新活动来取代。”
“咱们蹭了一把许先生的热度,还想继续蹭一蹭,所以,一方面是要把上个活动的奖品发给许先生,另一个方面是想邀请许先生参加下一个活动。这个新活动咱们拿不出来前面那么好的奖励了,但还是厚着脸皮发个邀请。当然,许先生如果能参加的话,我们也会尽可能地给出最大的支持。”
说到后面,武斯恩声音里的笑意消失,变得极为认真!
第732章
新潮
许问当然会参加。
蹭热度不是什么好词,武斯恩也说得非常轻松诙谐,但许问能明白他的想法——当然能明白。
这是一个需要注意力的时代,所谓的热度,就是关注。
只有当足够多的人关注这件事,才能形成氛围、形成市场,让一些将要消亡的东西继续存在,维持下去。
这是许问一直希望做到的事情,现在有其他人也在做,他不可能不支持。
不过该领的奖品还是要领的,于是跟武斯恩通完电话,他顺着他的指引到了平镇中央的一座宅子。
这是一座三层的小楼,在平镇这种地方算是一个小高层了。
它与钟楼风格比较近似,很少鲜艳的漆色,也没什么彩画,黑漆原木与绿树鲜花相互交映,沉郁安静中焕发着勃勃的生命力。
这里雕刻很多,质量也相当高,整体风格相当浪漫。
这座宅子名叫明月楼,多出来的一层向外伸出一个观月的平台,看来当初建设它的人,是一个相当有情趣的家伙。
许问一到这里眼睛就是一亮,一边走一边左顾右盼,给人的感觉非常轻松。
这里的人明显比之前少不少,也比较安静。
许问走到正厅附近,突然被人拦住:“这里不属于游览区,宾客还请止步。”
“呃……”许问停下脚步,正有些犹豫,突然听见后面一个人在叫:“稍等一下!”
他转过头,看见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小跑了过来,问道,“是许先生?”
声音非常熟悉,是武斯恩。
他修整着非常漂亮的圆寸,唇边还留着一圈胡子,之前在门口见过,对方打量了他一下,没有上来招呼,看来是没认出来。
“是我。”许问松了口气,点头道。
“果然是你!”武斯恩非常惊奇,“之前在电话里听着,以为就是声音年轻,没想到真的这么年轻!您今年多少岁,三十不到吧?”
“二十五。”许问如实告之。
“二十五?就精通三个门类,另外还涉猎七个?这……”武斯恩是真的有点震惊。
许问已经习惯了周围人这样的表现。
传统手工艺,或者说,华夏传统的大部分技艺,包括中医等在内,都是很吃资历的。
原因很简单,华夏的传统就是重经验轻体系,而积累经验,总是需要时间的。
同行里,许问这个年纪真的是小得有点惊人。
明月楼并没有全部封闭,它的一部分是对外开放的,所以刚才武斯恩也没有阻止他进来。
它共分三进,正厅与后面那幢小楼都被封闭了,作为这次平镇展销会的核心办公地点。
顾问团也在这里,刚才探古活动的技术审核也是从这里发出去的。
武斯恩三言两语,把情况介绍了个清楚,领着他走进了正厅。
外面绿树成荫,山石堆积,步步成景,武斯恩言语带笑,亲切而轻松。
然而一进正厅,无数道目光汇聚了过来,气氛瞬间就有点紧张了。
“这位就是甲四十二号,许问许先生了!”
武斯恩仿佛没有察觉一样,轻松自如地介绍,把许问让到了前面。
许问跨过门槛,环视四周。
这是一个标准的中式客厅,十六扇雕花门,两排太师椅,茶案茶桌,房屋阔大,光线由外透入,其实是相当明亮的。
但这里又进行了一番改造,四壁的书画全部被取下,换成了不断闪动的大屏幕,正面那块连接着小程序后台,正展示着刚才探古活动的过程和各项细节。
古老与现代相结合,感觉非常奇妙。
太师椅上坐满了人,明显坐不下了,又从外面搬了些椅子过来,全部坐满。
这些人年岁相近,带着许问非常熟悉的气质,一看就是沉浸在这一行多年的老工匠,应当就是各家派来的顾问了。
“各位大师好。”许问的打量稍纵即逝,随即认真地向他们行礼招呼。
没想到招呼结束,所有坐在椅子上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,向他回礼。
许问意外地扬了一下眉,但马上就镇定下来了,微一点头,就直起了身子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18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