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3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33/979


但它慢,任何方面都没有保障,靠不靠谱都在一念之间。
就拿这座桥来说,现在我们能看见它、欣赏它,是因为它已经接受了这么多年的考验。证明它是可信的。
但万一这种方式不可行呢?
万一桥石竖着就是承不了力,走着走着就散了呢?
那不是费钱费力,甚至有可能造成危险?
现代会有种种标准、各种检测手段。但古代呢?只能靠工匠多年经验积累起来的信誉。
许多出众的建筑、精美的作品留存至今,无言地流传着他们的声名。但谁也不可否认,还有很多不那么优秀的、甚至粗制滥造的建筑或者器物就那样损坏了、消失了,甚至这种的才是大多数。
许问盯着那座桥,不知不觉想得有点出神。
他走到这里来本来是想跟连天青说些别的事的,但可能是因为身心还沉浸在工作时那种奇妙的感觉里,看见这桥就不知不觉走了神,有点散漫地想了很多东西。
“看来你已经稳固了天工一境,正在向天工二境迈进了。”连天青也没有马上说话,若有所思了一阵后,开口道。
“嗯?”许问不那么在意地应了一声。
“天工一境,天下即我;天工二境,我即天下。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原来就非常模糊,但现在看来你已经有所领悟。”
成为天工是许问的目标,他对天工的三重境还是有些兴趣的。
他有些意外地问:“我才学了这几个门类,就已经能够晋阶了?”
“天工境界本就与门类无关,古往今来,谁能说自己无所不会?”连天青说。
“你也不能?”
连天青看他一眼,没有说话,不过眼神里已经说明了——“你在想什么呢?”
许问惭愧地一笑,再次想起了今天工作时掠过的思考,问道:“当初师父只教我修复,是不看好我的制作能力吗?”
“并不是,那时我也只想当个修复师。”连天青向来不说假话,如今也是一样,并不隐瞒。
“不过那时的你,确实也不适合做什么东西。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,你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。”连天青顿了一下,又补了一句。
两人心知肚明许问的变化因何而来,所以也没有再多说。
许问又站了一会儿,突然走上那座小桥,来回转了两圈,又踩了一踩。然后他伸了个懒腰,道:“回去干活!”
转身之时,他轻声道:“我即……天下吗?”
第749章
思及一人
午休过后,许问再次投入工作。
这个中午带给了他一些新的灵感,他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,下手越发笃定。
将所有木板全部切割成合适的大小之后,他开始给那些木块打粗胚。他心中笃定,手下动作越发地流畅熟练。现在,平镇展销会的各直播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,许多观众开始慕名而来,聚集到此处。
而这段时间里,许问并没有再制造什么噱头,只是平平实实地进行工作。
但不知不觉中,他直播间的人气再次上涨了一百多万,把这里当成工作背景音的人更多了,他们表示,这平静而有节奏的声音让他们心情平静,工作学习效率都提升了。
而同样在不知不觉中,原先把他的直播间当背景音的一些人,被他的动作吸引住了,有的时不时切过来看一眼,有的干脆把画面停在这里,不干别的事了。
在许问工作间的门口,一个人一边拿着手机查看后台,一边对武斯恩说:“我还以为打粗胚的时候他人气会下降,没想到竟然更高了……”
武斯恩手指竖起,比了一个嘘的音,听见不远处两名老师傅正在用极低的声音交流:“打了粗胚,这就是要做木雕了吧?”
“不知道他会雕出什么样的东西,有点期待。”
“是啊,这打个粗胚,也能七韵九节,这小子究竟是从哪里钻出来的?”
“人家年轻就敢轻看了吗?叫先生!”
“是是是,我错了。不过想一想,心里还是有点酸酸的……”
“谁不是呢?”
前一个老先生安静了一会儿,也叹了口气。
我学了练了用了几十年,不如你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,这找谁讲理去?
工匠确实是一个极其讲究经验积累的行当,但不管哪个行当,总是会有这么不讲理的人,那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只能接受。
许问专心致志正在工作。
木雕的第一步是选材并处理,第二步就是粗胚了。
它是整个作品的基础,本质就是用简练的几何形体概括构思出来的全部造型,跟素描前给画像定型是一个概念。
这一步在外人看来是很枯燥的,因为粗胚就是粗,只有基本的形态,很难在这一步就看出作者雕的究竟是什么。
但内行人看起来,感觉就是完全不同。
这一步需要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,可以说在这时候,就已经确定了整个作品最后的样子。
所以在这时候,就要做到有层次、有动势、比例协调、重心稳定、整体感强。
打凿粗胚有很多种方法,可以由上到下,从前到后,由表及里,由浅入深,也可以多种方式组合,一步步深入。
许问一开始就把木头分解成了很多个部分,可见他要雕刻的是一个组件,其中很多甚至每一个部分都有可能存在雕刻,而它们又不是独立存在的,必然会相互勾连,形成一个整体。
所以,在粗胚阶段,就要考虑到这个因素,注意保持作品的整体性。
在内行人眼里,许问这个阶段展现出来的实力也是极为惊人的。
他采用的是由上到下的打胚方式,一锤一凿,即刻就能定型,形体极为稳定准确,控制力极强。
这就像某些绘画大师,单用最基础的色块就能画出一幕场景,靠的就是对画面的捕捉与提炼。
许问此时打胚也是一样的道理,单只这个过程就能看出来,不光是使用工具的技术与稳定性,他对形态与结构的掌握也极其敏锐而准确,同样也是绝对的大师之境!
而两位老师傅刚才所说的“七韵九节”,是在达到这种境界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表相,也就是动作之间的节奏感。
这种节奏感本身就像是一种自然的音乐,所以许问的直播间才会这么吸引人,光是声音就能令人沉醉。
粗胚看似简单,实则关键,但对大部分外行人来说,在这一步都看不出什么门道。
所以这一段时间里,许问靠着七韵九节吸引来了一些新观众,但热度增长有限,只算没有流失,并没有像之前那样一波波地大小高潮。
许问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,但他工作的时候,是不会管什么热度不热度的。
就这样,他用一个下午的时间,稳定有序地完成了全部的粗胚打凿工作。
他也没留意到,门外的人越聚越多了,甚至还有人风尘仆仆,一看就是从外地大老远地赶过来的。
这些人基本都是同行,其实是可以从直播间观看许问的工作的。但对他们来说,声色形味全部都很重要,更何况镜头再怎么周全,也不可能照应到方方面面,很多镜头以外的细节他们也需要关注。
所以他们很快就动身赶来了,很多人甚至临时放下了手中的工作,和一些不那么要紧的事情。还有一些人暂时实在是走不开,也抓紧了时间加快了进度,想要快点把手上的事情搞定,好亲自前来这里。
如果有人给华夏的顶级传统工匠全部安了GPS的话,就会发现,他们正从四面八方赶往这里,眼看着这次平镇展销会就将成为一次当代传统技艺的顶级盛会!
换了以前谁能想到,这竟然是因为一个三十不到,按以往惯例还没到工匠壮年的年轻人而生的?
一个老师傅跟他另一个老伙计发信息:“不知道哪位老神仙要出山了。”
“老神仙这弟子……也不是一般人啊。”
“是啊,这手上的传承,可真不简单。”
“你说怎么着,这声势,让我想起了一个人。”
“谁?”
“班门那位先祖。你我都没经历过当年的事情,但跟记载里的,还真有点像。”
“你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,听说班门也参加了这次展销会,听说这个年轻人,还真的跟他们有关!”
…………
许问完成全部粗胚,暂时结束了今天的工作。
他洗干净手,把打完粗胚的木头摆了个基础的形状,思考下一步的细节。
过了一会儿,他看见门边的武斯恩,仿佛正在踌躇着要不要进来。
他抬起头,微笑着打了个招呼,问道:“有什么事吗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33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