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3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36/979


“你们都看了啊!”关龄兴奋地抬头,也不管胡轻凡了,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。
胡轻凡听得半懂不懂,想了想,掏出手机,打开了微博。
两节课上完,关龄回去了寝室。
她的心里还残存着一些兴奋,不光是因为上课前跟同学聊得开心,还把许问安利给了更多同学,也是因为发现了《木音》的新功效。
它静心专注的效果极佳,今天这节课老师讲得很枯燥的,但她竟然一点也没分心,专心致志地听完了。然后她发现,这老师讲得是闷了点,但知识点其实非常集中,内容非常关键。
回去以后可以试着听着它写论文。关龄美滋滋地想着。
结果一进寝室,她又听见了熟悉的声音。
“虹虹?”她看见背对着寝室门坐着的那道身影,有些疑惑地问。
镜虹像是被吓到了一样,整个人都弹了起来,啪地一声把笔记本关上了。
但关龄已经看到她在看什么了,不解地问:“你在看许问直播?为什么偷偷地看?”
“随便看看。”面对她的目光,镜虹站在桌子旁边,非常不自在地说。
“没事,一起看一起看!”关龄笑了起来,揽住她的肩膀,凑到笔记本面前,把它掀了起来,“现在做到哪了?”
“粗胚已经打完了,在做细刻。”镜虹随口道。
“你挺懂的嘛。”关龄笑着说,镜虹的眼神有一瞬间的慌乱,关龄接着又道,“查过了吗?”
“对……对!”镜虹连忙附和,回头看了一眼,忍不住又开始解释:“他很厉害,一般这样的雕刻是要留出足够的余量的,然后一层层深入,直到最后的定型。但他不,他好像不需要考虑那么多,直接就能一步到位。”
说到这里,她的表情微微有些奇怪,道:“一般这种手法,都出现在积年的老工匠身上,他们做那种家传的图样,也不会有什么变化,天天做,熟得不能再熟了,也能做到这样。但这位,明显就是全新的创作……”
她解释得很详细,关龄也没有多想,只以为她先看过了其他官方直播间的解说。
昨天晚上她们才知道有这个,还专门找视频来看了。有些东西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没劲了,有些东西则会变得更有趣。
许问的技术无疑就是后者,在看了那些“科普”之后,她们越发意识到这技术有多牛,同时也对传统技艺产生了浓浓的好奇。
她们又去找其他视频来看,最现成的就是同样这个活动、其他直播间的。她们选了其中播放量比较高的一些,其中就包括李承华大师和谢灵环大师的。
不得不说,承运公司是努力过了的,这几位大师是他们特地邀请来的,各有独到之处。虽然都还没到结果,但他们这过程也是够吸引人的了,带着这些饶有兴趣的女孩又领略了不一般的风光。
“真有意思,好想自己来试试。”关龄托着腮,有些向往地说,“想一想,经由自己的手做出来这些东西,多有意思啊。”
镜虹坐在她身边,沉默了一会儿,突然道:“其实我也做过一些东西。”
“什么什么?”关龄很感兴趣地问。
“也是木雕……”镜虹犹豫了一会儿,从抽屉里掏出来几个东西,摆到桌子上。
那是四只小鸡,圆滚滚的小雏鸡,每一只的姿态都不一样,可爱得要命。最难得的是,明明是木头雕的,却有一种毛茸茸的感觉,仿佛每一根细羽都雕出来了。
关龄瞬间看直了眼,不可思议地问道:“这是你做的?”
“嗯……嗯。我家其实也是做这个的,不过我没怎么学——”镜虹犹豫着说。
“没怎么学都雕成这样了?”关龄吃惊地道。
“我家本来就擅长雕刻禽鸟,这都是基本功。真正雕得好的,羽毛摸上去感觉是软的,真的会有绒绒的感觉,我这还差得远。”
“木头雕的,怎么会摸上去是软的?”
“我不知道,我没学这个,家里人也没有教我。我只见过实物,其实说是软的也不太对,但当时那一瞬间的感觉,真的像是捧到了小鸡一样。”
“不太可思议了……”关龄惊叹地问道:“这么牛的技术,你为什么不学?”
镜虹抿了抿嘴,没有说话,关龄看出了不对,没有再问。
镜虹明显有点神思不属,她坐在桌子跟前,盯着那只圆滚滚的、正偏头看着她的小黄鸡,沉思了很久。
她面前就是许问的直播,年轻男子坐在椅子上,气定神闲,手上的一锤一凿如同手术刀一样稳定。他时而微笑,时而微微皱眉,有点惆怅的样子。
他的动作从容而自信,下刀毫不犹豫,犹如一位大师正面对着画布,泼墨创作。
他的身影与她记忆中的那道有些相似,但又有更多的不同。如果是这样的话……如果她早就知道是这样的话……
良久之后,镜虹突然站了起来,匆匆对旁边的关龄说:“帮我个忙!”
“啥?”
“帮我请一天半的假,我要去趟平镇!”
第753章
二境
时间一点点过去,院子里的人还在不断增加,于是屏风后面的人也经历了好几轮的更替。
同样的事情不断在发生。
一列人进来,被院子里其他人认出,露出惊叹的表情,然后一阵阵骚动像微小的波浪一样从外到里推了进去。人群被排开,有人进去,前面的人只能让出位置。
虽然大家分属于八作十类的不同科目,擅长的方向各不相同,但因为个人年资的不同与家族传承的时间与名气,总还是能分出一些高下的。
有些人,确实比别人更有资格进去。
“啧啧啧,承运的人要喜疯了吧,这些老东西,国家级的交流会现在也未必请得动他们。”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站在角落,玩着一个打火机,小声跟旁边的人嘀咕。
“老师傅们年纪大了,好多东西又只有他们会,是人家爱惜他们,不愿意他们奔波。”旁边另一个貌不惊人的白瘦中年人打着圆场。
“少说废话,你就说,他们要是知道自己还要上门请教的人,今天为了一个小年轻千里迢迢地跑到这里来,还只能在屏风外面肃立,会是什么感觉?”西装中年人问。
“只会对这个年轻人高看一眼。”那个极白,又很瘦,筋骨十分突出的中年人微微笑着,并不说对方想听的话。他紧盯着大屏幕,眼睛里闪着微微的光芒,手指在腿上微微弹动,仔细地看着许问的每一个动作。
“哼。”西装中年人哼了一声,正要说话,白瘦中年人转过头来打断了他:“不要难过,以你的天赋,若是当初一直从事这一行,也不至于现在看不懂这其中妙处。”
他眼神诚挚,是真的在安慰他。
这一句话就把西装中年人后面所有的话全部都堵住了,他瞪着对方,完全说不出话来,半晌后才道:“做这一行……做这一行,你他妈……也就是这几年好了一点,小时候接不到活吃不饱饭饿肚子的那会儿,你都忘记了?”
“记得,所以你不要难过。”白瘦中年人说。
西装中年人这次是真的没话说了,这时屏幕那边传来声音,两人一起看过去。
“太漂亮了……”白瘦中年人说。
许问刚刚换了圆刀。
圆刀是指刃口呈圆弧形的刻刀,它一般用在圆形或者圆凹痕处,常常也能用来处理比较粗糙富于纹理的地方。
相比起大开大合的平刀,圆刀更灵活、可操作的余地更大。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,圆刀设计了很多样式,两边有锋的、没锋的、直柄的、弯柄的……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工具处理。
但相比起处理木料时教学一样的工具切换,许问这时只用了最普通、适用性最强的一把中型圆刀,不管是普通的弧面,还是完整的圆形,还是接连弯曲的线条,他都能用这一把刀进行处理,而不管是什么样的线条与形体,都漂亮得惊人,只能称之为完美。
屋内屋外再次陷入了沉寂,所有的目光与注意力只集中在了许问一个人的身上。
这时候就体现出了身处屋内的优势了。
外面的人只能跟着摄影师的镜头,关注他关注的焦点。而屋内的人隔着一道屏风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。
许问手指与手腕的每一个动作细节,甚至包括他身体的每一处起伏波动、每一次呼吸,其中仿佛都蕴含着某些奥妙,值得研究,可以与自己日常的表现对应参考。
屋外的人偶尔还会交流一下,屋内的人则从头到尾没有说过话,即使身边站上了多年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也是一样。
他们表情非常凝重,这感觉,都不止是把许问当成与自己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了,更是一位值得请教的无言之师。
工匠确实讲资历、讲传承,但毫无疑问,最令人无可置疑的还是实力。
很多时候,由于门类不同、艺术有主观性等方面的原因,一个人的实力排位未必能得到公认。
但是,有些东西就是有目共睹、无可置疑的。
“这感觉……”突然,一个坐在椅子上的老者起了身,向前走了一步。
这种地方,能有张椅子坐的,身份可以说是不言自明。
他一直看得非常专注,这时突然起身,手扶着屏风,两眼里各流了一道泪水出来!
他已经非常老了,站都几乎有点站不稳,旁边有年轻一点的晚辈看顾着。晚辈看见他的泪水,吓了一跳,连忙问:“二爷爷,哪里不舒服吗?”
老者手一抬,阻止了他说话,过了一会儿才轻声道:“没什么,就是心里有点莫明的难过……”
“我也是,突然想起了年轻时的一些事情,那时候过得真有点苦。”旁边另一个老者也轻轻地说,虽然没有流泪,但眼眶也有点湿润。
另一边的老者没有说话,只是轻轻颔首,注视着许问的脸。
他的表情微凝,眼神中有些难以形容的东西,让人觉得他年纪虽轻,但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。尤其是他们这些人年华最盛时遇到的那些艰难困苦,他都非常清楚,甚至也亲身经历过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36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