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3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39/979


譬如站在门外的这些人,各个门类的都有。
他们是明明不懂还过来凑热闹的吗?
当然不是。
他们的审美是同一个层次的,他们对技艺的理解都到了一定的层面,这就足以支撑他们聚集到这里,观摩可能完全不沾边的木工工作了。
那么,反过来说的话,其他门类的技术可以用到木工工作中来吗?
有人可以用石头做出榫卯的效果,也能雕出斗拱雀替,技术方面又有什么不能互通的?
现在正是周一中午,很多昨天的观众一边吃着中午饭,一边打开了许问的直播间。
其中不少人早上发现了《木音》,感受跟关龄的非常相似。
它虽然是人在工作时的声音,但更像是自然之音,听着就能让人心神宁和,从身至心地安静下来。伴随着这样的声音工作,能极大地集中注意力,工作效率都提升了不少。
有老板发现了这一点,直接拿它给办公区域当背景音,效果还挺不错。
一些人立刻趁机给同事朋友安利这个周末发现的新玩意儿,于是午休的时候,直播间瞬间涌进了一大批人,数量比周末的时候还要更多!
而此时,官方直播间也正在放许问这个,配上了嘉宾解说。
是嘉宾自己要求的。
坐在这里的嘉宾必定是某一方面的名宿,他要解说,没办法去许问现场,但他也想看啊。
于是他迂回着提了要求,表示许问虽然有官方直播间,人气也很高,但没有解说,外行人只能看个感觉,不能真正体会其中妙处。不如在正常解说中加大他那边的比重,让观众更容易理解,也可以让平镇充分利用这意外而来的影响力。
武斯恩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,跟嘉宾可以说是一拍即合。
关于许问的制作,嘉宾确实也有无数的话想说,于是每次一切换到这里,他们的话就明显变多,干劲也变大了。
“噫,这是……”
今天的嘉宾名叫辛沉,是一个石匠师傅。与他搭配的主持人名叫游徐行,不是工匠,但对传统技艺方面的学问也有一些了解,所以跟嘉宾们搭配得非常愉快。
这时他听见辛沉的话,也留意到了:“这不是木工的手法?是……石雕?”
“对!”辛沉一拍大腿,兴奋地说,“可不是石雕,还是徽派的手法,还可以这样用……厉害厉害!”
徽州石雕通常就地取材,常用两种石头。一种是黟县青,质地坚硬、纹理细密、光泽温和;另一种是褐色的茶园石。两种石头材质不同,雕刻出来的效果也非常不同,总体上来说风格偏向古朴,多种雕刻手法相互融合,平面中见立体,立体中又能感受到平面的画意,地方色彩浓厚,风格相当突出,是传统石雕的代表派别之一。
辛沉的眼睛紧紧盯着大屏幕,简单介绍了徽州石雕的主要特色,话没说完,许问的手法又变了。
“这是……堆塑?”泥石相通,许问的新手法虽然不是辛沉熟悉的,但他也看出来了一二。
“堆塑?那不是陶瓷制作的手法吗?这不是浮雕?”游徐行能力毕竟有限,再加上堆塑跟木雕隔得太远,有点跟不上辛沉的脚步。
“不是浮雕,是堆塑,你看他的手法,明显有差别。这还是在强调雕刻的古朴感与写意感,跟前面的徽雕风格是一脉相承的。还可以这样用啊……石雕上仿佛也可以借鉴。”辛沉摇头晃脑,两只手在空气中舞动,已经模拟了起来。
“原来手法技巧已经变了啊,我真没看出来。他这技巧也太圆熟了吧,游刃有余,感觉信手拈来一样。”游徐行感叹。
“确实确实。他已经不在乎什么技法不技法的了,只要能为我所用,那就拿来用。一切我们说雕刻的高层次境界能‘刀随意动,意指刀达’,他这又高了一层,无刀无技,天地皆随我意动。”辛沉大声赞叹。
“无刀无技,天地随我意动。”游徐行重复了一遍,最后一个“动”字刚刚落下,天色突然黑了下来,连带着直播间也变暗了。
嘉宾和主持一起抬头看向窗外,只听见一阵滚雷掠过,下雨了!
第757章
恋爱与婚姻
突然打雷下雨,还下得挺大。雨点子像手指头大的珠子一样从天空上落下来,砸在屋檐上、树叶上、地面上和人的身上,天地间顿时蒙上了一层雾气,视线都有点模糊了。
人群一片骚动,武斯恩愣了一下,连忙叫:“快快快,去旁边屋子躲雨!”
他一边叫,一边指挥工作人员疏导人群。
院子里很多人,雨直接砸下来,淋湿了他们的头发衣服,原先光鲜的现在也看上去有些狼狈了。
大部分人在跟着工作人员避雨,但也有几个人没有动作,他们抬着头站在雨地里,怔怔地发呆。
武斯恩有点纳闷,亲自走到一个人的身边,伸手准备把他拉去屋檐下面,却看见他抬头看着雨,嘴里轻声自语:“下雨了?真的下雨了?”
“怎么回事……?”武斯恩不解地问。
夏日午后疾雨,这不是很正常吗?有什么奇怪的?
这时,砰的一声,旁边的门被推开,一个人快步走了出来,同样抬着头看天,嘴里叨叨着:“真下雨了?”
“辛老师?您不是正在直播吗,怎么出来了?下雨有什么不对吗?”这人他比较熟,武斯恩直接问了起来,说着他灵机一动,开了句玩笑,”难不成不雨还是许问引起来的?”
“这可不好说。”辛沉是直播中途跑出来的,他看着雨,又摊平手接了两滴,轻吐口气,转身回去了摄像机面前。
不好说?什么意思?武斯恩好奇极了,跟了进去,在摄像机旁边看。
“真的变天了?”游徐行也在探头探脑,问辛沉,“您刚才说许问‘天地皆随我意动’,这是形容还是真的会发生的事?你话音刚落就下雨了,难道这雨真的是随许问的意而来的?”
天地皆随我意动?武斯恩这才知道辛沉为什么吃惊,他有点不可置信,但心里同时又咯噔了一下,意识到这样的话会引来什么样的后果,悄悄地摸出了手机,设成静音,在旁边打开。
另一边,辛沉没有马上回答游徐行的问题。
他沉吟了一下,缓缓道:“理论上来说,这应该就是个巧合。”
“那不理论地说呢?”游徐行敏锐地追问。
“……我们辛氏石匠,追本溯源的话,最早出现在明代,距今一千多年。”辛沉话题一转,说起了家族的传承。
“真的是挺久了,延续到今天还能发展得这么好,很不容易。”游徐行配合地说。
“明朝时候,我们家先祖大字不识一个,纯粹靠着两膀子力气、一身的手艺行走天下。不识字,画图也讲不清楚,手艺也好,行内的秘辛也好,就靠口耳相传。”
“那最后传下来的,不是很不准确?”
“对,所以很多东西就这样流失了,还好我辛家人算得上聪明,后续又发明了不少,这样一代代地,把千年以前的技艺传承到了现在。”
“了不起。”
“同时传下来的,还有一些行业内的秘辛和传说。就跟你说的一样,时间太久了,是真是假,是不是准确都很难搞清楚了。而且那时候的人见识确实少,一样东西我们现在看着也许挺正常,被他们一说,就变得玄乎了。”
“对,很多神话传说,也都是因此而生的。”
“我记得流传下来的有一条,就关于天地异象。”
此时,武斯恩正在一边看微博和一些论坛,一边听辛沉说话。
听到这里,他竖起了耳朵,知道戏肉来了。
“据说工匠练至化境,能天人合一,工匠本人与所掌握的材料达成极度的一致,产生共鸣,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与各种细节。”
“这个我知道,许问大师昨天展示过一次!”
“对,但我并不完全同意方守一大师的解释。通过解析表面特征来探知材料内部的情况,就理性而言可以这样解释,但工匠可不是福尔摩斯,最需要的可不是观察力。”
“那是什么?”
“你想一想,你在碰上心爱的姑娘的时候,她的一举一动、每一个想法你都能知道,这是为什么?是因为你是福尔摩斯吗?”
“哈哈,辛大师这比方真是前卫。”
游徐行笑了两声,表情突然有了一些变化,仿佛想起了过去的事。
“不前卫,就是这样的。”辛沉认真地说,“我是个石匠,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觉得这石头就是我的情人,我的老婆,每天抓耳挠腮,就想多知道一点关于她的事情。那时候就觉得我爱她,她不爱我,我就每天努力,真是睡觉都要抱着块石头,摸着它睡。”
“太努力了……”游徐行觉得有点好笑,又有些惊讶。
“不是努力,就是喜欢。只努力会觉得苦,喜欢的时候不会。”辛沉认真地说。
“那后来呢,她回应了你的感情吗?”游徐行问,不知为何感觉有点向往。
辛沉没有马上回答,而是抬着头,仿佛在回忆,在思考。
“后来……发生了一些事情,我追求得不那么勤快了。但各种原因,我还在从事这一行,感觉就像变成了怨偶……不,也不是怨,就是那种七年之痒的夫妻,还过在一起,但也没太多热情了,就是为了过日子过日子。”辛沉有点迷茫地说着,带着一些突如其来的明悟。好像在此之前,他也没太想过这方面的事情,此时因故意识到了,陡然感到了惆怅。
“……有点可惜。”游徐行停顿了一下,叹了口气。
“唔。”辛沉应了一声,仿佛在想着什么。
“辛大师的意思是,许大师的天人合一,是因为跟材料两情相悦了?”游徐行毕竟是比较专业的主持人,虽然也起了一些情绪,但还是及时把话题拉了回来。
“对,热爱、专注、与物有一种性灵的交流。纯粹物理上的解释的话,方守一大师说得也没错,但我个人觉得,这是一种更深层次、更心流一些的反应。”
“没想到辛大师对哲学和心理学也有研究。”
“浅尝辄止而已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39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