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5/979


而且这桶还是有榫无箍,怎么感觉比齐坤还要更牛一点……
许问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齐坤,对方目光灼灼,视线简直没法从那个桶上移开。接着他快速往这边看了一眼,那表情,许问相信如果不是这是考试现场,他都要冲过来询问自己桶的做法了。
齐坤这个人……许问的心里疑惑更盛。
※※※
考官们还是没有离开,继续旁观木工类考试情况。
现在正是盛夏,天气非常热,即使站在阴凉地方,也会瞬间出一身大汗。
但即使如此,考官们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,站在不远处,对着这边指指点点,正在说着什么。
十大门类,唯独对木工类如此吗?
这代表了什么?
许问往那边看了一眼,心中一闪念。
又一个一刻钟过去了。
至此,进入第七个一刻钟,能在这一轮继续留下来的,将会得到七十分。
这一次,朱甘棠亲自上前。
而他手上拿着的,不再是粗糙的草纸,而是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!
※※※
草纸吸水,但比起宣纸来就差远了。
最关键的是,草纸厚,宣纸薄,前者要吸水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看出痕迹,而后者,几乎沾点水气就会皱起来,对水的反应非常明显。
朱甘棠的检查方法跟宋师傅一样,先用一丁点浆糊把纸贴在桶壁上,等全贴完了再回来一个个地看。
他亲手做完这一切,不时蹲下站起的动作显得有点笨拙,但这时候没一个人会嘲笑他,全都在紧张地等着看最后的结果。
这种检查方法,估计没几个桶会留下来吧?
也不知道齐坤和许问那两个会怎么样……
“过半,出。”
“三成,留。”
“过半,出。”
果然,用宣纸就太明显了。朱甘棠说的“过半”还是客气的,大部分宣纸在撕下来的时候完全湿透了,直接撕成了一团糊糊!
少部分情况相对好一点,湿气浸润宣纸,让它整体变得非常绵软。只要不软到撕下时无法成形,都算过关,能继续留下。
最令人关注的当然还是齐坤和许问的桶。
朱甘棠走过去,弯腰撕下一张。
“无渍,留。”
“无渍,留。”
连续两次宣布,用词一模一样。
朱甘棠脸上露出了吃惊的表情,但跟考生们比起来,又是小巫见大巫了。
有时候越是内行,越知道一件事中间的难度。
都这个时候了,连宣纸也测不出来湿度?
这两个人简直太妖孽了吧?
尤其是许问,连桶箍也没有用,纯用榫卯,这是怎么做到的?
第七个一刻钟过去,在这种严格的检测方法下,留下来的桶只剩十二个。
这时候谁也顾不上其余十个桶哪个是哪家的了。
所有人关注的只有一件事情——
齐坤和许问的那两个桶,究竟能撑到什么时候?
第062章
留!
第八个一刻钟,留下了五个桶。
齐坤和许问的桶仍然毫无湿渍,撕下来的时候笔挺挺的,似乎连浸润出来的湿气也没有。
第九个一刻钟,只剩两个桶。
齐坤的和许问的。
试末判卷到此为止,已经经过了一个多时辰,足足两个多小时。
一个没有经历过脱脂与干燥处理,也没有用水浸泡使其膨胀再烘干、用桐油进行表面处理的木桶,竟然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,滴水不漏!
齐坤的基本功的确厉害,但还可以理解。
毕竟传闻里,他可是从手能握物开始就已经接触木料了,几乎天生就是做这个的。
但许问呢?
一个五级工坊的学徒,凭什么能做到这种程度?
不,这桶连箍也没有……他是怎么做到的?
“当……当……当……当……”
此时,西洋钟突然开始报时。
钟盘上方弹出一个小舞台,舞台上两个小人相对而立,其中一人拼命敲锣,另一个人则吹着唢呐。
锣声十八响,下午六点了。
考生们的注意力全部被钟上小人吸引了过去。
“这是西洋工匠技艺,只要整点,就会有人出来报时。”有见多识广的跟旁边同伴宣传。
“是用的机簧吧?真是巧妙!”这是更见多识广一点的。
不过在这里更多的是乡下土包子,他们瞪大眼睛看着,好像看见天大的稀罕事一样。
西洋钟,中式布景,倒是有趣。
许问也很久没看过这样的老式钟了,他饶有兴趣地看着,看上去跟旁边的土包子也没什么两样。
下午六点,阳光仍然明亮,但已经开始略微显出一些暮色。
在这里站了这么久,考生们都觉得有点脚酸了,但一个要走的也没有。
他们都想等着看看,一个齐坤,一个许问,究竟能留到什么时候,谁会先一步出局!
所有目光集中在仅剩的两个桶上,第十个一刻钟,宋师傅再次上前。
到这时候,他们用的都是宣纸了。只要桶面上有一点水汽,能就马上看出来。
然而还是没有,两个桶同样坚挺,两张宣纸笔挺无痕。
一百分!
第十一个一刻钟。
一百一十分,两桶皆是。
一百二十分。
一百五十分。
考试结束到现在四个多小时了,天色从白变黄,再从黄变红,最后全黑。
校场上燃起了火把,把两个桶的位置照得灯火通明。
考生们隐身于黑暗里,还好大家都是工匠出身,挺能站的,他们不时交换着双脚,还是没一个人走。
他们舍不得走。他们有预感,今天要看到大事情了!
一百六十分,一百七十分,一百八十分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5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