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68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84/979


高级资格考试要求参考者使用固定的工具与材料,制作三件物品,根据成品的质量进行评分。
在这个过程里,有一个小小的笑话。
到了这个阶段,参试者的年纪有了明显的提升。
别的不说,就像之前难住许问的最大问题一样,这个证书考试对工作年限是有要求的。
中级证书要求在拿到初级证书之后,连续工作两年以上,经过正规职业培训达到标准学时,获得结业证书。如果不参加培训,这个工作年限就要变成三年。如果没有初级证书,连续工作的时间要变成六年。
高级证书最少的工作年限是三年,同样有经过正规培训拿到结业证书这个前提。
也就是说,从获得初级证书开始,一个没经过长期学习的技工在经过培训的情况下,至少要有五年才能考取高级证书。
所以,今天来考高级技工资格的考生,几乎每个都在三十岁以上,许问这个年纪看着有点扎眼。
许问老遇到这种情况了,泰然自若,对周围的目光熟视无睹。
而等到正式开始考试操作之后,其他人的目光又再次不同了。
他们第一个要做的是一件圆形窗扇,整个流程从选取木材到制作拼接到校核,全部都要做完,每个环节都是考核内容。
由于选木也是考核的一项,所以许问没挑战难度,直接选了木纹顺直、含水量低、没有疖子、斜纹和裂缝的一段杉木。
他选得太顺利了,几乎就是走过去拿起来,敲敲看看就离开了。
跟他一起去选木的几个考生看得有点傻眼,对视一眼之后还嘀咕了一句:“运气这么好!”
接下来的制作流程,仍然维持了之前理论考试中的重要要求——标准化。
圆窗的每个部件,包括窗棂、榫眼、玻璃铲口等等都有标准尺寸的要求,并严格列入评分标准里,偏差尺度的单位以毫米为主,甚至有的还在毫米之内。
譬如榫肩榫眼,允许的偏差只有0.3毫米,超过要求,每一个就要扣两分。
其实要有熟悉他的人来看就会发现,许问并没有特别炫技。
譬如一般人需要用尺子量尺寸的部分,他也一样老老实实地量了,虽然那个部分,他用目测就能达到非常精准的地方。
其他地方也一样,该用什么工具就用什么工具,看上去跟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。
但时间久了,不仅是旁边的监考官,就连考生也忍不住从自己的工作中分心,把目光投了过来。
许问做得太有条不紊、太游刃有余了!
他并没有特意加速,就是一步接着一步,每一步都比别人快个几十秒或者一两分钟。完成之后不假思索,继续进行下一步。
他的动作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,举手投足如同舞蹈一样。
而每一步压缩出来的时间,以及中间从来没有断过的流程,硬是让他比别人快了许多。最后,别人手上的圆窗还是一堆零件的时候,他已经组装完成,校核修整,抛光净面,准备交卷了。
许问非常注意细节,完成之后,没有大呼小叫,只是静静举手。
监考老师也没见过这种情况,愣了一下才快步走过来,把成品从他手上取走。
“呃……你继续下一个吧。”监考老师给新做出来的圆窗贴了个标签,忍不住多看了两眼,接着又用目光逼退了忍不住往这边看的其他考生,离开了许问的工作台。
许问拿起工作台上第二张纸,上面写着需要制作的第二件物品的名称以及要求。
这是一个木扶手的弯头,是建筑中木制楼梯的一个部件。越是这样的部件,标准化要求就越高。
前面木窗用的是杉木,软木的一种;这个弯头用的则是水曲柳,属于硬木。
这两种木材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,但对许问来说没啥大差别,他依旧看似徐徐,实则效率很高地完成了工作。
第三项工作是制作一个支模板,是梁、柱、板等结合部分的节点木模板。
这项除了制作以外,还要进行设计,要求结构合理,支撑牢固,可以使用铁钉。
这项考试跟平镇那次有点类似,工具自备,材料则要在考试前提前领用。
这项很关键,因为该领的东西你必须提前全部先列好清单领完,不能再事后追加。
如果因为材料不够无法完成,主考方是不会负责的。
所以许问递交材料清单的时候,考官有点发愣,忍不住多问了一句:“你确定?”
“嗯。”许问已经检查了几遍了,非常确定地说。
“行吧。少了的话,领完之后就不能再补了。”考官强调。
“是。”许问应声。
他领完材料,回去自己的工作台,另一个考官刚才也看到了他的清单,用气声对同事说:“没有钉子?”
“嗯。要是因为这个没过关……”前一个考官看了一眼贴好了标签放在旁边的两件作品,有点遗憾地说,“那真的就太可惜了。”
第809章
燃烧
许问看见了考官的表情,知道他们在想什么。
他申请的材料里少了一样,就是钉子。
这个项目是可以用钉子的,大部分现代木工也习惯了这样做。
但许问不用,这个结构完全可以用榫卯形式来完成,牢固性比钉子更胜不止一筹。
宋继开还是靠着关系进了考场,但他很守规矩,从头到尾一声也没吭。
他看见许问的清单,就知道他要怎么做了,果然,这个项目他同样完成得轻松惬意,仿佛只是信手拈来,简单极了。
最后,许问同样在仔细检查过后,提前交了卷,在考官诧异的目光中,跟宋继开一起离开了考场。
“我本来还想再帮你联系一下技师考试。”出了扬天的门,宋继开突然道。
现在许问考的是技工考试,高级技工相当于国家三级职业资格。再往上还有技师考试,分为初级和高级,分别对应国家二级和一级职业资格,宋继开说的就是这个。
“可惜,那边跟技工考试不是一个时间段,一年一次,下次考试至少还要再等三个月。”
“可惜。”许问说。他是真的有点遗憾。有更高等级的证书,做什么都会更方便。
“不过也没关系,跟你呆了这么几天,我大概也知道你的情况了。”宋继开笑了一声,转过头来看许问,“一会儿我就回帝都了,再见面的时候,估计就是我带着队伍过来了。到时候咱们一起,把许宅的修复方案好好搞一搞。哈哈,到时候说不定会吵很多架,你先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宋继开有说有笑,表情非常柔和,跟他刚才时完全不是一个样子。
这两天,他跟许问同吃同住同行,旁观他考了两次试。这个年轻人,跟他之前想象中的也完全不是一个样子。
宋继开来得爽快,走得也同样爽快。
没过多久,许宅就再次只剩下了许问一个人,还有宋继开留下的一些生活用品,全是来这里后现买的。
他让许问可以随便扔了,反正下次来还要再买新的。
许问看了一眼,站起身来,再次走进了四时堂二层尽头那个只有他才能看得见的房间。
大块白板竖在他面前,上面还有一些空间,等着他来填补。
他看了一眼,拿起笔,在上面写写画画起来。
他知道宋继开的意思,他的离开,就是对自己的认可,不打算跟他争项目组负责人的位置了。
但是这两天,宋继开虽然没说什么,但许问仍然从他的只言片语、对许宅各项情况流露出来的态度里看出了他的一些想法。
说到底,两人的修复理念并不一致,还是有很多分歧的。
这分歧必然会在之后的工作过程里表露出来,宋继开也知道,所以他会说“会吵很多架”。
许问并不介意听从他们的意见与建议,他也很希望听到这些。
但关于许宅,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,想要坚持。
所以,为了减少争议,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那之前,他尽可能地完善自己的方案,减少其中漏洞,让一切变得可执行、易执行。
现在做得越多,他对这项目的掌控力度就会越大。
他再次来往于两个世界之间,融合两个世界的经验,将其映射在许宅上。
他其实知道宋继开刚来的时候在担忧什么。
不管许宅建设于什么时候,它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现代的世界。新技术可能不会每项都比旧的好,但就一个整体的趋势来说,绝对是新技术大于旧技术的。
更何况,旧技术很多建立在当时特殊环境的基础上,现在已经没那个环境了。
就像宋继开说的桑皮纸,要是现在都没那种桑树了,产不出足够长纤维的桑皮,怎么做出那种纸来?
坚持抱着传统技术那一套,硬不接受新技术,在这个时代绝对行不通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84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