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78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82/979


这还不算什么,最关键的是,一层的饥馑刀兵,二层的大雪藏尸,三层的地震……步步紧逼,仿佛正在还原班门世界、西漠逢春一带经历过的遭遇!
现在地震刚刚发生,后面还有什么?
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。
“咦,这么快吗?”萧西山正在记录细节,看见许问的举动有些意外,但想了想,还是收起手机,跟了上去。
许问来到了四层,这里出现的又是壁画。
七劫塔是个八角宝塔,塔室内部也是八边形,连起来是一圈。一条大江大河绘在墙上,环绕了这一圈。
这幅壁画比一层那幅更真实、更生动,气势也更强。
许问一到这里,就感到了滔天巨浪,简直像是要把他卷进去,拉进河底一样。
许问站定脚步,第一时间向上看。
萧西山跟在他后面上来的,看见他的动作,也情不自禁地抬头。
“在下雨啊,好大的雨。”画面太生动,他忍不住抬手,往头上遮了遮,好像雨真的落下来了,他得稍微挡一下。
许问没有吭声,萧西山看他一眼,自顾自地解释道,“水灾劫。这是正经佛教坏劫之一了。坏劫分火、水、风三种,这是水灾。”
“教授,这分类有点强行吧?一楼那里你说得还比较像,但二楼三楼不是说跟佛教劫数不相干吗?怎么四楼又扯上关系了?”胡本自有点自来熟,这么一会儿工夫,说话也比之前放得开多了。
“……就你多话!”萧西山也知道自己有点强行,但还是瞪了胡本自一眼,哼哼了两声,“就算跟佛教没关系,这左右总还是得有点来由的吧?不然大劫小劫这么多,这七劫塔为啥专选这几种?”
“也许是建塔者一生之中经历过的事情呢?”胡本自大胆猜想。
“那也不是没有可能,不过这样的话,他是一辈子可真是够倒霉的。”萧西山说,“饥荒战乱、大雪封城,这种都还算常见。这上来又是地震又是水灾的……再上面还有三层呢,说明还有三灾。这也太苦了吧?”
“苦的不是他。”许问突然出声道。
“啊?”萧西山看他。
“他能建起五岛作为家族宗地,能建这么多宅子、建这样的塔,让全国同行来共襄盛举,他本人就算吃苦也是有限。这样的大灾大难,卷进去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人,那些没有一技之长、没有身份背景,只是画上一个点的人,才是最苦的。”
许问缓缓说着,一边说,一边伸出手指,重重在壁画上按了一下。
他接下去的正是壁画上的一个点,位于河中,一点也不起眼,仿佛正在漂流。它旁边还有好些这样的点,大大小小,远远近近,到处都是。
听见他的话,萧西山突然倒吸了一口凉气,跟着他的手去看那个点,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:“你说,这是一个人?不对,这些全是人?”
许问没有回答,不过他也不需要回答了。他这样一提示,萧西山和胡本自都看出来了。
这确实都是人,发大水的时候被冲下水的人,甚至有可能是尸体。
他们藉藉无名,即使出现在历史典籍上也只是数字的一部分,根本不会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,记得他们的生平。
而他们,才是在这样的灾祸中最无助、最绝望的那群人。
许问再次抬步,继续向上走。
这接连出现的场景真的太巧合了,不得不让他想起了班门世界。
现在地震已经发生了,正在下雨,肉眼可见的,这样的雨势持续下去,总会发展成水灾。
塔有七层,灾有七劫,后面还会有什么?
它会不会同样投射到班门世界,预示它之后的遭遇?
这真的跟天工有关吗?
如果是,许问要怎么办?
第932章
藏品
许问和萧西山两个人显然都是一样的想法,他们俩都有点顾不得欣赏这里的壁画,提炼其中的细节了,都想去看看上面还有什么。
但这时,胡本自挠了挠头,有点犹豫地对他们说:“上面跟这里可不太一样啊……”
两人没打算听他说话,这时候萧西山也不像个老人了,跟在许问后面,几个箭步就窜了上楼梯,从他的肩膀往外探头,想看清楚楼上的场景。
然后他“啊”的一声叫了出来,惊讶遗憾,兼而有之:“怎么会这样!”
“我们第一次上来的时候有人带,当时就跟我们说,这里以前被烧过,烧得很厉害,小半座塔都没了。后来彻底重建过,才成了现在这完整的样子。”胡本自对上面的兴趣不是很大,跟在他们后面慢吞吞地解释,“当年火是从上面往下面烧的,顶层烧得更严重。所以下面壁画之类的保存得比较完好,上面的大部分都被烧没了。”
许问站在塔室里,听胡本自说话,“不过班门很重视祖先遗迹,能保留下来的都保留下来还原了,实在看不出原样的部分,也尽量保存了原先的烧毁后的样子,保持着灾后的情况。就是火太大了,没留下什么东西,看着真挺不好看的。五层这里还留了点东西,再上面基本上没留下啥。”
“好家伙,这就是火灾劫啊,货真价实、现身说法。”萧西山感慨地说。
五层因为楼层比较高,按理说应该比下面塔室更亮一点。
但一上来,许问明显觉得这里比之前暗了一截。
主要就是因为这里四壁都被烧得漆黑,造成了明显的视觉错觉。
而且这里不像下面几层那么空,空旷的塔室里乱糟糟的摆放了许多杂物,比较杂乱拥挤,更让这里显得逼仄阴暗了。
“这些东西有些本来是在上面的,据说都是当初烧过之后残存下来的,能修的都修了。上面要建基站,要腾出空间安放设备,就把东西移下来了。他们还没想好是放在这里安置还是移到其他地方去,反正就是暂时先放在这里。”胡本自介绍。
“就是说三层的东西全在这里了?”许问问道。
“对,其实也没多少。他们说当时上面三层主要放的都是书本典籍之类,这些有的是样品,有的纯粹就是摆设。突然的大火把能烧的全烧完了,剩下的这些是从里面拣出来的,剩得不多。”胡本自说。
确实像他说的一样,这里乱糟糟的,靠墙有几个架子,上面摆放着一些东西,但看不清楚。因为前面堆着的箱子把它们给挡住了。
这些全是樟木箱,有新有旧,关得严严实实,但没有上锁。
隐约可以看出来,架子后面的墙上曾经有过壁画,但大部分已经烧损了,只留一点边边角角,很难看出来画的是什么。
其实许问之前就知道这里被烧过,但刚才在下面看得太有代入感,一时间忘记了。
不过这里虽然变成了这个样,但他当然还是不会放弃的。
许问走过去,摸了一下那些箱子,开始把它们搬到一边。
“你还是要看后面的画吗?唔,我也来帮忙。”萧西山主动上前。
“不用,我来就好。”许问拒绝。
“你别看我这个年纪,我可是很有力气的!”萧西山不甘示弱地说。
“也不是,里面的这些东西,有的不能随意搬动,必须要平移。我来比较安全。”许问道。
“咦,你都没把箱子盖子打开,怎么知道里面放的是什么的?”胡本自本来也打算上前帮忙的,结果一听这话,不敢动手了,好奇地问。
“手感不一样,搬起来就知道了,其实就是靠个熟练,你习惯了也能知道。”许问搬起一个箱子——其实按他的手势来说,应该用“托”这个字——把它放到一边。他的动作确实非常平稳,从头到尾箱子一直保持水平,起来或者落地都没发出什么声音。
连最轻微的声音也没有,他是怎么知道里面是什么的?
手感这个词,也太玄妙了一点吧?
不知道是什么东西,也不知道大小形状,手感从何处来?
“这箱里面是什么?”胡本自抱着考考他的心思,问道。
“是瓷器。”许问回答。
瓷器易碎,确实不能随便搬。胡本自好奇地轻轻打开箱盖,一看就说:“真的是瓷器!”
萧西山凑过去看,箱子里面装满了瓷瓶、瓷罐、瓷人物或者动物像之类的,摆得整整齐齐,塞得满满当当。
它其实是做了防震的,用一种特殊的蒲草晒干后塞满,但也看得出来处理得比较匆忙,塞得不算太紧,确实需要小心对待。
“那这箱呢?”胡本自又指着刚刚搬开的一个箱子问。
“是竹雕。”许问回答,说完好像觉得不太准确,又补充了一句,“竹根雕。”
胡本自将它打开,许问果然又说对了。
“厉害啊!”胡本自赞叹,随即被箱中竹根吸引了注意力。
竹根比较结实,但当年火实在太大,其中不少也被烧焦烤糊了。现在剩下的这些不少都是残缺的,根雕本身是在竹木根部天然的形状下进一步加工完成,很难修复。
所以其中大部分也就是原样摆在那里,看上去很凄惨的样子。
胡本自看见最上面一个,原先雕刻的应该是一窝小鸟,圆滚滚的、挨挨擦擦,挤在草窝里。现在只剩下最左边一只,张大着嘴,抬着头,嗷嗷待哺。可惜它的兄弟姊妹们都不在了,会来喂它的鸟妈妈也不在了。
胡本自叹了口气,看见许问刚搬开一个箱子,这次自己把它打开了,拿出了里面的东西在看。
“这是什么?”胡本自也看了半天,只知道是木雕,完全看不出来雕的是什么。
“是一个黄杨巧。”许问仔细看了一会儿,把它放了回去,顺口对旁边两人解释,“黄杨巧是十八巧之一,是一种木工基本功教学,十八种木材,每种一套。学完十八巧,基本上就能熟练进行所有的木工雕刻了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82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