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82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22/979


“啊,我想起来了,你在做班门锁的时候说过?树下的那位少女?”秦天连想了半天,终于想起来了。
只有这样吗……
一瞬间,许问的心里掠过一阵巨大的失望——原来这熟悉感是因为这个而来的!
“原来你看过那次直播。”许问停了一会儿才回答,笑得有点勉强。
“嗯,不久前去补了一下,将百门技艺融合而成鲁班锁,可变幻形态,兼具巧妙与艺术,很不一般。拍出那样的价格,理所当然。”秦天连道。
“一时的灵感,是我当时最好的想法了,确实觉得有点意思。”许问笑了笑,回答道。
“后面衍生出来的万物归宗,也很有意思。据说班门锁的每一个形态,就是它的一张新地图?就是说有人把它解出来了吗?”秦天连又问。
“我展示的时候有一个形态,是万物归宗初始地图,后来有人解出来了另一个,就被做成了现在这个新资料片的基础地图。”许问打起精神解释。
“我以前觉得这些东西没什么意思,现在接触之后发现,不算无聊,有些想法别出机杼,也算引人思考。”秦天连说。
“现代科技体系和传统手工业体系是两个不同的路子,本来也可以互相启发。”许问道。
两人聊了几句,接下来,秦天连开始教许问别的锻铁方法。
打了这把菜刀,许问多少明白了一些秦天连的意思。他沉下心来,照着他的要求,叮叮当当的声音很快再次响彻了许宅一角。
这样的工作当然很累,这天秦天连亲自给许问示范,虽然他用力的方式极其巧妙,本身的力量也非常强悍,但还是出了一身的汗。
晚上跟许问一起回去民宿,站在倾泄而下的淋浴水柱中,秦天连抬头看着水花溅出反射的灯光,怔然有点出神。
用这过去绝没有的简便方式洗完澡,秦天连躺回到了柔软的床上,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竹枝梢头上的月亮,又看了很久。
最后,他闭眼入梦。
可能是因为白天里跟许问聊过了班门锁的事情,他恍然之间看见了一棵树,位于一片大湖的旁边,湖光水色连成一片,绵延到天边。
树下坐着一位少女,水光映在她的眸中,她望着远方,自己也仿佛是那远方。
班门锁刻画的是少女的侧脸,她的目光。
奇怪的是,在梦中,秦天连所在的位置,是那少女的背后,看见的是她的背影。

第971章
一间疗养院
有时候梦就是很奇怪,秦天连没把它放在心上,也没跟任何人包括许问说,甚至过了一天,他就把它给忘了。
他继续教许问炼铁打钢,锻制铁铃。
许问是个绝佳的学生,他天赋惊人,对事物的感知极为敏锐,头脑清晰,思路非常活跃。
最难得的是,在这种情况下,他仍然保持着一颗安静的心,能够摒除一切杂念,专注而宁定地去做事情,同时又把自己的感知与情绪注入其中,从而最充分、最没有保留地去完成作品,达到秦天连的要求。
一开始,秦天连觉得他的水平远超他的年纪。
但没过多久他就意识到了,这样评价许问其实都还轻了,现在的许问,已然是一个成熟的、顶级的工匠。
他不是那种普通的初学者,是什么东西都要从头开始学开始练。
他现在在做的,是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,向着更高更远的境界进发。
而据秦天连的了解,再高再远的境界,就只剩下一个了……
“五声招魂铃的结构很特殊,你现在能看出多少,画给我看看。”
秦天连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判断,但表面上一点也看不出来,该怎么教还是怎么教。
许问最难得的一点就是这个,在他心里好像就没有骄燥这回事。
他明明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境界,除了没有秦天连本人全面,其他方面境界已经接近,相距不算太远。
但现在,他还是非常尊重秦天连,说了要学,就一切听他安排,他说怎么做,他就认真地照做。
现在听见秦天连说,他就俯下身,认真地画了起来。
秦天连跟他说的目标很明确,一开始就是冲着修复铁铃去的,所以连许问从一开始,就在研究琢磨它是怎么一回事。
铁铃的结构确实很复杂,它只有巴掌大,但内部分了五个结构,每个结构都能独立发声,发出的声音各自不同,还能共鸣。
风声合适的时候,铃声如乐,以乐招魂,远没有名字听上去的那么恐怖。
五个部分,声音各自不同,能共鸣,能形成乐声。
这要求的不仅是结构,还有其中更细微的部分,厚薄、质地等等。
哪个部分不对了,声音都有可能发生变化。
许问在纸上慢慢画出自己思考出来的铁铃结构,先是外形,然后是内部,再来是各种数据,更细节的部分。
秦天连看完,不置可否地说:“打出来看看。”
生铁在炉中熔化,形成一定的形状之后,被浸进了一种微黄的液体里,然后迅速取出,再次被浸入另一种颜色更深、更加粘稠的液体里。
这是秦天连新教的双液淬火法,它诞生于南北朝时期,出自北齐一位叫作綦毋怀文的大师之手。
他发明了灌钢术,同时发明了双液淬火这一全新的制刀工艺,制造了世上第一把宿铁刀。
灌钢术产生的前提是因为开始使用煤作为燃料,使得冶铁炉的温度变高了。
然后,它用熟铁为料,生铁为媒,将先行熔化的生铁铁汁不断均匀地淋到料铁上,这样碳更易进入钢中,同时会产生剧烈氧化作用,分离铁中杂质,生产出更优质的钢材。
这种工艺直到今天仍在一些地方使用,可见它的影响有多深远。
灌钢法从出现开始,就几乎全面取代了百炼钢。
双液淬火法则是另一种先进的炼刀方法。
在那个时代,用百炼法炼一把优质的刀剑,比现在还要困难。
它的整把刀剑,全部都是用百炼钢制成的,价值昂贵,用时长得惊人。
三国时期,曹操命有司制作宝刀五把,一共用了三年的时间。
綦毋怀文改进了这种做法,他对钢铁的掌控出神入化,深知不同的钢铁有着不同的属性。
于是他用灌钢法锻成的坚硬高碳钢作刃,用延展性好的熟铁作刀背,制成了宿铁刀。
刃口坚硬能更锋锐,刀背韧性大,不易断裂。
这种混合应用不同钢铁属性的制刀法直到现在还在使用。
双液淬火法则是制作宿铁刀时的一种特殊的淬火方法,它先用冷却速度比较快的液体淬火,来保证成品的硬度;再用冷却速度比较慢的液体淬火,来保证成品的韧性。
在綦毋怀文那时候,前种液体用的是动物的尿,后种液体用的是动物的油脂,选择与锻炼的过程全靠经验与手感。
即使在这样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下,主要也还是靠工匠的个人实力来决定最后的成品质量。
双液淬火法现在也还在用,有了更专业更准确的淬火液选择,机械与流程也都非常严谨,体系完整。
但现在,同样是双液淬火法,秦天连却要求许问完全手工,淬火液自己选——像老祖宗那样用尿也行,整个过程也要求他完全手工控制,可以使用现代工具,但必须手制为主。
许问知道秦天连为什么这么要求。
刀剑都能量产,五声招魂铃是不行的,至少现在不行。
它五个部分的结构,震动时的音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,都非常微妙,必须细细调试。
——音乐本身,也是一种奇妙的存在,是旋律,也是人心。
两次来往于班门世界与现代世界之后,许问完成了第一个五声招魂铃,把它拿给了秦天连看。
秦天连看了一眼,简略地对他说:“跟我来。”
这次他带许问来的是一间疗养院,距离许宅不远。
要不是他带着过来,许问真不知许宅的近处还有这样一个地方。
这里看见也像个民宿,围墙围起几幢小楼,中央是个院子,绿柳扶疏,柳下有几张躺椅,围着中央的池塘,一派清闲悠哉的情景。
躺椅上坐着几个老人,秦天连刚刚进去就有几个人跟他打招呼,还有一个老人直接从躺椅上起来,吆喝着说:“你来得刚好!昨天我孙子来看我,给我把床头的花瓶砸碎了。你来看看还能不能修?”
他中气很足,精神也不错,旁边另一个老人掀了掀眼皮子,有气没力地说:“你那花瓶,也不值钱,碎了就碎了,何必花老秦的时间?”
“是不值钱,但也陪了我四五十年了,花瓶碎了,我这心也跟着一起碎了!”
“那就碎吧,收拾收拾,早点入土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22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