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84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41/979


岑夫子噼哩啪啦地打了一长串字,对着这个才见面的陌生人把心里的疑惑合盘托出。
然后他问道,“你好像是做这行的,你觉得这个新资料片,有意思吗?”
对方似乎被他问得沉默了,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回答:“确实不一样,但也有共通之处。造物,是为人。物之美、物之用,都是物之一面。”
岑夫子细细揣摩他的话,觉得有所领悟,问道:“所以上个资料片的重点是物之美,这个是物之用?好像有点道理。唔,那我就再玩玩看吧。”
岑夫子暂时想通了,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。
他继续往前走,没留意到身后北堂的脚步停了下来。
第987章
阿吉
谁也不知道跟你一起游戏的玩家是不是一条狗,也不会知道他游戏的同时还在做什么。
所以岑夫子也不会知道,身边一起往待救援村庄赶路的人,竟然就是这个游戏的灵感来源以及总顾问,而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已经穿梭了好几次时空了。
是的,北屋就是许问,他用的是穆北堂自己的帐号,穆北堂本来就在法墨工会里,这个工会的总会长,也是他们的一个熟人,算房高的高望远。
许问以前试玩过游戏,各种功能他都是知道的,但对法墨工会的内部事宜确实不太了解,也没加游戏群。
这次他上来看看情况,很短的时间里就有了很多收获,并且把它们带去了另一个世界。
当然,这些收获不交是跟岑夫子交流得来的,更多的是从高望远和穆北堂那里反馈过来的大量实时信息,虽然来自游戏,但确确实实是真实人类的真实反应。
也只有在这样的时代,才能进行这样大型的模拟。参与游戏的是玩家,也是无数真实的模拟器。
在班门世界,许问现在还在前往吴安的路上,已经快到了。
每到一处驿站,他都会给荆南海写信,厚厚的一叠,然后发出去。
在他离开逢春城的这段时间里,前期工程全部都由荆南海负责,许问很放心。
建设逢春城这两年里,两人说不上有什么私交,但工作上确实已经形成了默契。
现在要说在工作上跟许问配合最好的,那一定就是荆南海。
当然了,这样两个人,至今也没有成为朋友,其实也是很奇怪的事情,从某个方面来说,这也是他俩的默契吧。
…………
现在距离万流会议还有一天,许问他们已经到了吴安城附近,会议开始之前一定能到。
这天晚上他们还是住在城外,这两天运气不错,没有下雨,许问打算趁进城前去周边看一看。
“我就不跟你们一起去了,有点累。”朱甘棠拍拍自己的膝盖,笑着说。
他的笑容中有一丝疲惫,许问这才想起来,他看着年轻,其实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。
这十天不眠不休地跟着他们一起跑下来,确实也应该累了。
“我挺好,我跟你一起去。”李晟表示,井年年犹豫了一下,似乎很想跟许问一起出去,但最后还是说:“我留下来照顾朱先生吧。”
“哈哈,不用,你想去就跟他们一起去。”朱甘棠笑着,说,“我就在驿站里,不会有什么事,而且,年轻人还是多走些地方比较好。”
最后井年年还是跟着许问和李晟一起出门了。
“往哪边去?”李晟问道,非常信赖地看着许问。
许问却没有马上说话,而是转过头,看向了另一边。
那里是驿站的马厩,旁边站着两个人,正在跟马夫说话。
许问看见两人背着以及挎着的麻布包,就知道是两个木匠,看上去是一对师徒。
而且看两人的服装以及外表,不像吴安城人,而是来自于城外的村庄,是到附近来干活的。
“过去看看。”许问看见木匠就有一点亲切,对李晟和井年年说了句话,就走了过去。
“行,下次给你带过来,确实很好吃!”壮年木匠笑着对马夫说,拍拍自己的背包,准备向外走。
许问的目光落到马厩上,瞬间明白这两人是来做什么活的了。
马厩有几根木头是新打的,应该是之前坏了,让木匠来修,顺便把其他地方加固了一下。
“两位是哪里人?”许问迎上去问道。
木匠师徒干完了活,跟马夫聊了几句,说好了下次带村后产的杮子来给他吃。
这是一个隐形的约定,让马夫下次还有活的话,别找其他人,还来找他们。
有点客套话的意思,但如果他们真的再过来,肯定还是会带杮子来的,就算没有杮子,家里的杮饼也必须备上。
马夫这种不起眼的小人物,是他们重要的工作来源。
听见许问招呼,师傅停下脚步,转头看他,露出了尊敬与畏惧的表情,叫道:“大人想问什么?”
从根本上来说,许问的身份跟他们是一样的,但是他来自逢春城,那里的各种配套都跟外面不一样,就连工装也比外面的结实耐穿,质量好很多。
在这位木匠师傅的眼里看来,许问就是穿着样式有点怪异的“华服”,脸颈手臂看上去都很“白嫩”,虽然还是被太阳晒得有点黑,但跟他们这种人的黝黑粗糙完全没法比,跟他常见的会下田地干活的地主倒是差不多。
这年代,村里地主很少完全坐享其成的,很多人养不起那么多佃户,自己也要下地干活。
总而言之,在他眼里,许问就是“人上人”,社会阶层明显在他们之上。尤其还出现在驿站这种地方,当然值得上一句“大人”。
“不用这么客气,我叫许问,也是一个木匠,你叫我小许就行。”许问笑着说。
也是木匠?
木匠师傅一愣,看了看许问身后背着的行囊。那是他的工具包,基本上都是不离身的。
他从行囊的形状看出了一些熟悉的工具,证明了许问的身份,顿时放松下来,笑道:“原来是同行啊,我叫苗杨,是东岭村人,刚干完活,准备回家。”
“可以一起去你们村看看吗?”许问问道。
“啊?看什么?有什么好看的?”木匠师傅愣了一下,问道。
“我外地来的,就想到处看看河流山川,但又怕走错路,想找个本地人带带路。”许问道。
“那行,走吧,我对附近也不熟,但路还是会走的。”苗师傅爽朗地笑着说,脾气看上去不错。
“而且就算我不会走,我这徒弟可是厉害得很!”他笑着拍了拍徒弟的肩膀。
许问很少听见有师傅这么说徒弟的,好奇地问道:“怎么说?”
一群人一边说,一边走出了驿站,向着东边的方向走去。
走几步许问就发现,这徒弟的腿脚不是很灵便,走进来明显有点跛。
他看上去跟许问差不多年纪,似乎很怕生,都不太敢多看他们一眼。
听见师傅的话,他抿了抿嘴,小声说:“就是以前……被卖过。”
许问一愣,接着苗师傅有点感慨地给他说明了情况——说得很熟练,不知道向多少人重复过。
这孩子名叫阿吉,名字很吉利,人生却很坎坷。
他一岁多的时候就被人贩子拐走了,打断了腿,教成了乞丐。
这样的孩子就算现代也有,这时代当然更加悲惨。
正常发展下去,他活不过十二岁,十岁前死亡的可能性更大。
但多亏了他有一个好爹娘。
他是家里的独子,丢的时候爹娘都青春年少。
这时代的正常情况,丢了一个孩子,爹娘伤心一阵之后,可以再要一个或者几个,最后让以前的孩子变成回忆里的一抹遗憾。
但他爹娘却不一样。
他俩疯了一样地去找阿吉,凡是打听到哪里有个孩子像他,他俩马上就启程去看,这一找就是五年。
他家有几亩薄田,本来还算过得去,为了找他,田也卖了,房子也卖了,双亲落得一身的病。
但真的把阿吉找回来了。
阿吉被找回来的时候,他其实已经完全不记得他爹娘了——被拐走的时候年纪太小。
他的腿断了,也在生病。其他人当然是不会替他找大夫的,他蜷缩在地上,六岁的孩子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要死了。
他倒不怕死,就是偶尔会想起在街上看见的一家三口。
他的爹娘会是什么样的呢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41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