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85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51/979


这一次他选得比上次更快,基本上就是随便挑了足够数量的纸,就把它们平铺到另一边,开始粘。
这一次他甚至没有重制浆糊,之前做给朱甘棠的那些用完了不够,就把小厮拿来的拿过来继续用。
说起来,之前他看见朱甘棠那样子,就已经知道他画兴起来了的,所以才会那么精心地替他挑纸粘纸。
其实应该早做二手准备,还是放松了。
许问粘好纸,在另一边铺开,有小厮过来帮忙,主事们没什么人注意到他的动作。
他们全部都被朱甘棠吸引了。
许问选了一支小狼毫,闭了闭眼睛,静静思考了一阵子,然后开始俯身作画。
他所在的是比较靠近门口的位置,阳光从大门以及窗棂照进来,把他的身影拉得极长。
他半跪着,弯着腰,笔动而身不动,宛如一座亘古的石雕。
…………
朱甘棠落下最后一笔,弯腰端详了一会儿,起身,从头到尾把画看了一遍,这才把笔放回去,说道:“画完了。”
方才他画得酣畅淋漓,周围其他人看得也是酣畅淋漓,这时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,就连向来不动声色的余之成都忍不住赞了一声:“好画!”
“朱大人,还差个落款。”卞渡提醒。
“不用。”朱甘棠还记得仿这画是用来做什么的,摆摆手说,“这也不是真的成画,一会儿还要在上面涂涂抹抹,落什么款,不用落款。”
“这……”余之成说,“也太浪费了吧!”
出现在他们的七米长卷已经完全被填满,上面笔墨纵横,正绘出了京城到西漠一带的千里江山,气势雄浑,一气呵成!
相比李集天原作,朱甘棠更偏写意一点,也看得出来结构和景物都是依据原作而来,但风格与气质都是属于自己的人,同样是一幅上好的画作!
朱甘棠日常作品放到市面上都是千金难求,这样的两丈长卷……几乎就是价值连城了。
这样一幅作品,拿出来给他们当工具画,在上面任意涂抹?
做不到,没人做得到!
“不行,太浪费了。”孙博然注视着这幅画卷,整个人仿佛都被吸入了其中,目光缓缓游移。良久之后,他才移开目光,缓缓摇头,赞同了余之成的说法。
“不是急着用吗,哪还管那么多……”朱甘棠在西漠修了两年路,说话风格跟以前也有了些差别。
“就问你一句,这样一幅画,你还能再画出来吗?”孙博然抬头直视他,打断了他的话。
朱甘棠语塞。
他这才回头,重新审视着自己的画,脚步微微移动,目光也跟着一起移动。
之前沉浸其中,他与画融为一体,而此时,当他用旁观者、一个欣赏者的目光看待它的时候,他长舒了一口气,摇了摇头:“不行,我画不出来了。”
两年来,他行走西漠,做的是最普通的事,见的是最普通的人,看的却是最不普通的风光。
无数的经历、无数的经历累积心中,极欲喷发,正好通过这次意外的创作一次性表达了出来。这是积累后的结果,是一次意外,他无法再重复。
也许之后,他慢慢沉淀,可以画出比这更好的作品,但这一幅,他就算再画一遍,也不可能画成这样了。
“那不就得了。”孙博然道,“先晾晾,回头找个好匠人好好裱起来,好东西,可不能浪费了。”
“那这图纸……”朱甘棠心情有点复杂,觉得自己弄巧成拙反耽误了时间,又觉得能有这样一个机会画出这样一幅好画,也挺难得。
“别急,那里已经有人在画了,已经快画完了。”孙博然抬眼看向一边,伸手一指。
所有人都转头看了过去。
殿门口,距离他们有一段距离的方向,又展开了一幅长纸,许问正执着一支小狼毫,笔尖不断在纸上游移,画得极快。
几个人对视一眼,走过去看。
“这……”一个人正要说话,被旁边的人伸手捂住。
“哈哈,还是得小许出手,这画……看来我是抛砖引玉了。”朱甘棠紧盯着许问的画,眼睛微亮,终于松了口气。
“也谈不上抛砖引玉,是不同风格。不过看来小许这个……更适合我们。”孙博然还是很喜欢朱甘棠刚才那幅作品的,先是反驳了一句,但很快就笑了起来,摸着胡子,明显也放心了。
许问画的同样是千里江山图,同样改了画法,而如孙博然所说,确实是更符合他们未来需求的画法。
他把李集天千里江山图的结构全部提炼了出来,用准确稳定的线条,以透视的方式表达了出来,简练而明确。
这是工匠最熟悉的图纸的画法,比他们惯常所见的图纸更精细、更完整一些,但所有人一眼就看出各个角度、各条实线与虚线表达的是什么意思。
类似李溪水这样的人,甚至已经开始看向了已经画完的晋北段落,开始在心里给画面的各个部分标上数字了。
许问画得也很快,他没用尺矩,落笔直上,但直线稳定,曲线优雅,根本不需要与李集天图比对,就能知道,他的比例绝对准确,正好就是一比一,每个细节几乎都是正确的,没有一丝谬误!
而这时,李集天千里江山图还摆在朱甘棠那幅画的上面,离这里很有一段距离,完全没有许问进行比对临摹的机会!
这记忆力、这构图能力、这对线条尺寸的把握能力……
许问其人,真是名不虚传,年纪轻轻,就已经是最顶级的水平了。
听说他的师傅是当代天工?
在场的不少人都是工匠,七八年前,都是曾经听过那次天道鸣音的。
想起那件奇妙而神异,令人不由自主慑服的事情,他们看待许问的目光,与之前又有所不同了。
“画完了。”许问落下最后一笔,起身道。
他没再往前回顾,就这么自自然然地转过身,对这些同行大官说道。非常自信自己画得绝对不会有错。
“多谢你。”朱甘棠笑着,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,真心实意地说,“不是你,我是真的耽搁了。”
“我先前也没想得周全,不然应该早点开始的。”许问笑了笑,说,“这个应该可以用了。”
“嗯。”孙博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点点头。他没多说什么,而是向周围其他侍从道,“把桌子拼起来,小心点,把这画移上去。”
伴随着他的话,殿内很多人都动了起来,一时间,脚步声、拼接长案的声音、移动画幅的轻微纸声响成了一片。
许问站在原地,也能清晰感觉到周围人看待自己的目光发生了一些变化,但他表情平静,仿佛这再正常不过了。
“做得好。”孙博然安排好一切,这才走过来,简简单单说了三个字。
“应该的。”许问微微欠身,同样回了三个字。
没一会儿,长案拼好,画幅横卧其上,全员人员到齐,围在了长案旁边。
这就是他们一会儿正式讨论的会议桌了。
孙博然站在“会议桌”中央的位置,又看了一遍这幅画,然后抬眼扫视四周,开口道:“此时怀恩渠工程,朝廷一共拨下白银三十万两,用作全部的人力物力支出。这三十万两白银中的第一笔款项,将在今天的会议讨论之后,分给六位主事。”
他一提到这个,周围人的呼吸都沉重了不少。
钱和权,永远是人们追求的对象,何况这么大个工程,这么大笔钱!
“平分吗?”余之成看着孙博然,直截了当地问。
“当然不是。”孙博然道,“各段区域有长有短,工程有难有易,怎么可能平分?当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,细细讨论出来的。”
果然。
许问在心里说了一句。
朱甘棠之前就猜到了,他这次跟着他们一起过来,也是为了帮忙讨价还价。
孙博然说得有道理,各人都没有意见,但这时,他们看着其他人的目光,不免多了一丝评估与竞争的敌对感。
许问画了这幅画,不会再有人小瞧他,获得了与其他人平等的态度。
“那得先确定各个河段的具体位置与长度。”李溪水若有所思地盯着画卷,说道。
“确实。”孙博然点头,说道,“各位主事前面已经各自做过实地考察了,此时可在画卷上划出自己属意的起落位置。”
侍从在旁边备好了笔墨,放在一张案台上。
正经的湖笔徽墨,这里真的没有一件东西不讲究。
各位主事各自拿了一支,从左到右,六个人一字排开。
画卷很长,他们这样并排站着也不会觉得挤。
确实如孙博然所说,他们在来之前就是已经做过准备的,河段起落的位置、具体的长度、新渠怎样一个走势,他们心里都是有了一些规划的。
只是怀恩渠是一条整渠,每一段相互之间必然会有影响,包括动工以及完工的时间、通渠的时间以及方式等等,都会对周边甚至更远地方的工程造成影响。
所以他要开这次会,要在会上统一思路,未来更好地配合协作。
当然,拿到更多的预算也是关键中的关键,河段的位置与长短,与此息息相关,谁都不可能放过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51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