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85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54/979


会议结束,侍女托盘而入,端上各种美酒佳肴,一一摆在了各人面前的案上。
酒是美酒,余之成端起杯子,就要一饮而尽,孙博然微微笑着,道:“明日会议还要继续,各位尚需节制。”
他说话的时候,余之成稍微停了下动作,结果等孙博然说完,他朗声笑道:“各位今天齐聚一堂,是难得的缘份,我先敬大家一杯!”
说完,饮酒亮底,还是把那杯酒喝完了。
孙博然淡淡瞥他一眼,笑了一笑,没有说话。
有了余之成带头,酒席上大部分人都还是挺放得开的。
没一会儿,侍女抱上来的那瓮酒就被喝了个干干净净,又上了一瓮。
许问向来很少饮酒,一开始陪了一杯,后来都没怎么喝。
他在旁边看着,跟他一样的只有孙博然。李溪水明显一开始不打算多喝的,但被强压着喝了三杯,情绪渐渐起来,就开始自己主动举杯了。
余之成不知道抱着什么心理,也来要求许问喝,许问一开始陪了一杯,后面拒绝地非常坚决。
他是立志天工的,酒饮过量,会对肢体产生不可逆转的反应,他绝不可能放纵自己。
余之成惯经酒席,很擅于强迫别人,李溪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喝了两杯的。
但许问也非常坚持,两人一时间有点僵住了。
幸好这时候孙博然出面,帮忙缓了颊。
孙博然也是工匠出身,但一路走到现在,官职地位已经不低于余之成,常常出没于皇帝面前,颇得信任。
更何况,这次孙博然主持万流会议,余之成只是一个分段的主事,至少在会议这段时间里,两人的地位是略有差别的,余之成必须给孙博然三分薄面。
所以最后,余之成还是举着杯子,深深看了许问一眼,起身走了。
他没有笑,而当他不笑,隐隐的威胁感就透了出来。
“他心胸颇为狭窄,要小心。”孙博然轻轻提点了许问一句。
许问的区段和余之成的相邻,以后两人打交道的机会不在少数,许问还是不要太得罪余之成比较好。
“我懂。”许问看着余之成的背影,微微一笑。
然后,他的目光落在殿门口一名兵士的身上。
大唐殿是皇帝行宫,虽然皇帝在大部分时间都不会来,但该有的礼制一点儿也不会少。
这名兵士甲胄齐全,里面衬着红领,非常鲜明。
他肃立在旭日殿门口,动也不动,仿如一尊雕像。
就这个角度看过去,许问可以很清楚地看见,他的绑腿上额外扎着一根月白色的布条,好像是临时扎上的,有点不太稳,一角落了出来,在风中缓缓飘动。
许问看了一眼那根布条,嘴角翘了一翘,站起来,走到朱甘棠身边。
他正端着杯子,站在旭日殿一角,抬头看着面前的画。
千里江山图,他不久前亲手画出来的那幅,现在正被托起来半挂着晾干。
这么大一幅画,要裱糊也不是容易事,得找高手大匠,余之成已经许诺帮他找人了。
这幅画墨意酣畅,千里江山一气呵成,能够清晰感受到画者对这片天、这片地、这片江山的全情热爱,只是这样看着,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窒息感,仿佛无边天地充盈心中,再也容不下任何他物了一般。
“画得太好了。”许问盯着看了半天,忍不住用最朴实的话夸了一句。
“哈哈,也没用,还是你那个能用得上。”朱甘棠明明自己也很满意,却还是谦虚了一句。
“我那个用完就完了,将来能流传下来的,必然只有这一幅。”许问真心实意地说。
“但愿如此。”朱甘棠笑了一声,显然,对这幅画,他自己也满意极了。
许问继续仰头欣赏,突然他指着一处问:“这里,是伏翼山瀑布?”
那一处其实没有描绘得很细,但寥寥几笔,几个墨点,自然而然给了许问这样的联想。
“对!”朱甘棠很高兴他能注意到,笑着说,“当时看见那瀑布,就想提笔作画了。好容易有了个机会。”
两人聊着天,没一会儿,孙博然也过来了。他是木雕大师,鉴赏能力非常强,看了一会儿就说:“这幅画的笔墨比李大师那幅浓郁多了,画意也完全不同。李大师是万民之悯,朱大人是山水之丰,各有各的好处,都是好画。”
“丰吗?”朱甘棠听到这个评价,若有所思地说,“这一路雨大风疾,云厚浪猛,可能跟这有关。”
丰就是丰厚充盈的意思,朱甘棠一路走过来,整个世界被云和雨所包裹,感受极其强烈,而且跟当初的李集天完全不同。
所以他画出来的这幅画,虽然同样题材,但风格和情感走的是两个路子,是受到了当前环境的影响。
这样的环境非常少见,所以朱甘棠的感受以及画出来的这幅画,也极具特殊性,很有纪念价值。
“看得我也想出去走走了。”孙博然欣赏着这幅画,说道。
外出游历,感悟而创作,哪个创作者不会有这样的冲动?不过很显然,现在不是时候。
“哈哈,忙过这一阵吧。”朱甘棠笑着说。
第997章
仰天楼
会议结束,酒席宴毕,他们离开了大唐宫。
皇帝没下命令,他们是没有资格留在宫中住宿的。
走出殿外,余之成突然转身,笑着望着他们——这个时候,他看上去又非常和蔼可亲了:“难得万流会议开在我吴安,让我当了这个东道主。本来说今天晚上这顿饭我请了的,结果陛下准备得实在太周全。不如这样,我请各位去城中夜游,看一看我吴安景象,如何?”
他今天才在会上被许问小小为难了一次,暴露了自己前期工作做得不周全这事。
现在不赶紧回去赶工,还要去城中夜游?
孙博然正想带头拒绝,余之成就又笑着说:“恰好,我吴安城南才建了一座仰天楼,是我晋中最好的工匠所建,辉煌壮观,巧夺天工。下官诚邀各位前往一观。”
在场的有人一半以上都是工匠出身,不然就是工部的,对巧夺天工四个字非常敏感,一听就有点兴趣了。
孙博然好奇地说:“仰天楼?好像有点意思。晋中最好的工匠,是谁?”
问这话的时候,孙博然的脸上有一些笃定的表情,显然这个最好,是有一些公认的。
许问隐隐约约想起在流觞会上的时候听过的一些传闻,心里也有了一个名字。
“郭氏兄弟。”余之成笑着说。
“果然!这两位的大名,我可是久仰了。也确实听说他们近年来一直在做一项工程,看来就是这仰天楼了。原来已经建成了,真是可喜可贺。”孙博然环视四周,问道,“怎么样,有兴趣去看看吗?”
就孙博然个人来说,这态度明显就是想去了。其他人其实也没什么意见,纷纷点头,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跟在余之成身后,出了大唐宫。
许问确实听说过这对兄弟的名字,当时是在流觞会上,有人提起过他们,问“郭家那俩兄弟怎么没来?”
流觞会聚集的都是这个时代大师级的人物,会在这种场合特别被提起,理所当然觉得他们应该拿到邀请函,本身就说明了这对兄弟的水平。
现在许问记了起来,当时确实就是在说这对兄弟在修什么工程,现在看来就是这仰天楼了。
顶级工匠,才修好的地方性标志建筑,许问确实还挺感兴趣的。余之成这个提议,真算是提到他心里了。
夜游吴安城,登临仰天楼,重点不光是仰天楼,还有前面这一半。
走出大唐宫,正式来到城里的时候,天色已经黑了一半,吴安城灯火渐起,不说亮如白昼,也别有一番流火繁华的景象。
许问抬着头,留意到吴安城之所以这么亮,是因为两边房屋的屋檐下面,很多都挂着灯笼。
屋檐下面挂灯笼不是什么稀罕事,很多家都这么做,但吴安稀奇的有两点,第一,挂的灯笼比其他城市看到的多;第二,这灯笼的制式都一模一样,全部都是红白相间,上面写着四个字的吉利话儿,看上去整齐有序,非常好看。
许问打量了一会儿,问道:“这灯笼……是衙门统一发的?”
“怎么可能,应当是把格式发给各户,让他们自己做的。”李溪水摇头。
“哈哈,都不是。各户自己做,就算规定尺寸格式,也很难做得一模一样。这是衙门收了少量银钱,帮着做的。”余之成仿佛对这些灯笼非常得意,笑着说道。
接着他伸手一指,领着大家看向前方,问道,“怎么样,是不是一整条街都整齐划一,还挺好看的?”
“确实好看。”卞渡看上去确实是喜欢,他一边走,一边仰头看这些灯笼,偶尔还抬头,念一念上面的吉利话儿,笑吟吟的。
他们就沿着这一条灯火通明的街道一直往前走,又转了两个弯,经过了另两条街道。
吴安不愧是曾经的都城,余之成治理得也仿佛不错,道路平整宽阔,上面以及两旁一片垃圾也没有,这在其他城市非常罕见。
现在时间不早,路边的商铺都已经关门了,街上也没什么人,显得非常安静。往另一处看,隐约可见灯红柳绿,有丝竹音乐之声遥遥传来。
卞渡有点向往地往那边看了一眼,又看看身边的人,其他人好像都没有兴趣的样子,他也只好讪讪地把头低了下去。
余之成往他那边看了一眼,笑了一笑,没有说话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54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