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89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96/979


许问对周围的环境是有一些感应的,譬如他能很清楚地感受到周围的那一草一木,说得夸张一点,甚至能感受到它们的情绪,那生机勃勃不断向上的感觉。
而此时,草木的生机更加浓郁,那几乎是一种欣喜,好像有什么东西降临了,这一片土地都在欢呼,都在迎接“它”的到来一样。
许问回头,看见一个戴着面具的人正向他走过来,白底红纹的面具,像有一只凤凰落在了她的脸上。
她身材窈窕,姿态曼妙,林中微微有雾气升腾,她行走于雾气之中,像来自山林的妖精仙灵。
这真的很美,许问直视着她,微微有些出神。
她站到许问面前,与他对视。
她身量比许问稍微矮一点,但气势俨然,仿佛充盈于整个空间。
片刻后,她再次启步,从许问身边擦肩而过,走到那棵大树旁边,伸出手,抚摸着它的树皮,动作非常怜惜。
“她已经老了。”她说。
戴着面具,她仿佛换了一个人,声音变得更低沉了一些,仿佛带着一些回响,天然就有一种神圣感。
“嗯。”许问回答。
“再过不久,她就将死去,归于青木女神的怀抱。然后,她的残躯将回归大地,从此轮转,生生不息。”
“假如它没有回归大地,而是被人砍伐下来,做成了别的东西呢?你觉得这是不合理的吗?”
许问不是抬杠,就是很诚恳地在发问。
“有什么不同吗?”
栖凤一手抚摸着树皮,转过头来看他。
她的面目隐于面具之下,但幽然的目光仍然极具存在感,问出的问题也完全超出许问的预料。
“没什么不同?”许问意外地问。
“是。”栖凤只回答了一个字,没有再继续下去。
她的手按在树上,围着这棵大树慢慢地走。
“为什么这么说?”许问是真的没理解,追着问她。
“因为……”栖凤只说了两个字,脸上面具系带好像松了,面具突然掉下来了。
她猛地一伸手,接住了它,盯着它看了一会儿。
她好像有些迷茫,过了一会儿才抬头,看了看许问,又猛地看向四周,很惊讶的样子。
“我怎么在这里?”她迷茫地问着。
“你自己不知道?”许问问道。
“嗯……应该是因为青诺面具吧。”栖凤整理了一下系带,把面具顶在了头上,回答道。
许问留意到,摘下面具之后,她连声音也变了,恢复成了之前那种偏柔软清脆的音调。
说起来,这声音跟连林林的有点相似,许问意识到自己对她最初的好感是怎么来的了。
“面具?戴上面具之后,你就会丢失记忆?”许问好奇地问。
“对啊,戴上面具,我就会把身体奉献给女神。那个时候,是女神使用我的身体,行走人间。我只是她的一个容器而已。”栖凤说。
这话有点冰冷,但她说起来理所当然,好像这世间的道理本来就应该是这样一样。
说完她似乎有点好奇,转过来问许问:“是女神来找你的?她跟你说什么了?”
许问注视着她,确定她不是假装的,是真的什么也不记得了。
“没别的,她就跟我讲了讲这棵树,说它已经老了,快要死了。然后,它会回归大地,死而复生。”许问诚实地说。
“……像她会说的话。”栖凤听完,安静地说,然后走到树身旁边,伸出手,抱住了它。
“你从什么时候开始……戴那个面具的?”许问从后面看着她,突然问道。
“我不记得了。很小开始就是啦,一直这样的。”
“戴上面具,你就完全没有记忆吗?”
“对啊。”
“做了什么事,也不记得?”
“嗯。”
“说起来……最早的时候,他们是怎么找到有光村来的?”
许问确实很疑惑。
这时代消息流通速度非常慢,人员流动也是,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踏出自己的家乡一步。
有光村更是这样,它虽然有特产白荧土,但地处深山,白荧土产量也不大,血曼教这群人是怎么想到跑到这里来建个基地种忘忧花的?
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种植知识,知道这里的水土格外适宜吗?
许问的这句话刚刚问出口,栖凤的动作就停住了。
过了一会儿,她若无其事地转过身来,笑着说:“先不说这个,说起来你是为白荧土过来的吧?我带你去去看我的陶矿吧?”
许问凝视着她,片刻后说道:“好啊。”顺着她转移开了话题。
…………
许问是在逢春城学习的陶瓷技艺。
先是陶管,再是陶砖陶瓦,接下来是瓷砖瓷瓦。
逢春城大师云集,自然少不了这个门类的。而且陶瓷还是大类,从流觞园到逢春的大师里,光是这个门类就足足有七位。
当大师们聚集在一起,班门世界的特殊性就体现了。
正常世界的历史是流动的,不同时代出现了不同的陶瓷种类。
从最初的彩陶黑陶,到宋代的五大名窑,到明代的青瓷白瓷,再到清代的彩陶,技艺不断发展,审美不断变化。
一个典型的例子,为什么雍正素雅乾隆花俏?
除了这前后两任皇帝的审美不同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后者的时代陶瓷技艺爆炸,有了巨量的新进步,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做到了。
而在班门世界,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,单就技艺而言,是没有发展与间隔的。
无论什么样的瓷器,都曾经出现于那个奇妙的唐代,以致于到了现在,技艺百花齐放,流派全靠个人传承与审美。
所以逢春城的那七位陶瓷大师,每个人擅长的瓷器种类都不一样,几乎囊括了所有知名的种类,每个人都臻至化境,达到了极高的水准。
无论流觞园还是逢春城,学术交流的环境都非常好,许问在忙碌之余学到了很多东西,其中就包括陶瓷。
各个时代不同阶段的汇于一时,由那些精研多年的大师们,毫无保留地教给了许问。
不过即使这样,当许问看见栖凤的陶窑时,还是眼前一亮,绕着它转了一圈。
陶窑不大,非常精巧,是比较先进的圆窑。
窑边有一幢草屋,非常简单,看上去也就是用来暂住或者存放一些物品的。
栖凤走过去拉开屋门,说:“我做好的东西都在这里。”
屋里有几排木架,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陶制品,以他之前见到的手指大的人像为主。
许问走过去,随手拿起一件来看。
这是一个彩陶的舞蹈小人,制作得不算精巧,有一种原始朴拙的感觉。
小人的肢体任意弯曲,做出人类难以想象的动作。它没有五官,但从这动作之中,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舞者的喜悦,它伸手向天,好像要把整个身心都奉献给它所信仰的女神一样。
许问一个个看过去,发现这些小人大部分其实都是祈舞的姿态,充满了祭祀的感觉。
这应该就是青诺女神信仰的一种体现了。
许问看了两件,留意到旁边摆在显眼位置的一对小人。
那对小人一男一女,正在手拉手地跳舞,非常快乐的样子。
这舞蹈的动作跟有光村村民每天晚上跳的那些非常像,应该就是同一种。
但在跳舞的两个小人都很年轻,因为风格显得矮小敦实。他们手牵着手,快乐之情溢于言表,从每一个动作细节里都能展现出来。
这两个小人和其他的一样,也没有五官,但从肢体语言里透露了一些不一样的情绪。
女性小人非常纯粹,自由洒脱,是真心的喜悦;男性小人则感觉有些怪,有些紧绷,动作有些保留,不知道是不习惯,还是在想别的事情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96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