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91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911/979


“什么?”许问没听懂,又问了一遍。
“你在这打什么混呢?”一个师爷快步走过来,把这人往旁边一拉,把他手上的拓片抢了过来,“有话跟我说,哪轮得到你直接跟大人说话!”
那人很年轻,是个小厮,眼睛又黑又亮,嘴上唯唯诺诺,但迅速翻起眼睛看了许问一眼,很是大胆。
“事情紧急,先让他说。”许问叫住了师爷,又对那年轻小厮道,“以后再有事情,跟你上面的人说,不要越级。”
对这种人,许问的感觉是比较复杂的。
无规矩不成方圆,做事是,做人也是。但在这个时代……在很多时候,你不出格一点,根本出不了头。
所以这个时候,他还是想给这年轻人一个机会的。当然了,他也可能因为这个机会遇到一些其他事情,譬如旁边这个闭了嘴的师爷,现在也还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。
这个,就是他自己的选择了,看他的样子,也有心理准备。
“嗯!就是这个符号,像是我家的村子!”年轻小厮紧张地看了师爷一眼,大声说,“这横横竖竖的,是村子里的路,这三个点,是三棵大树,我们村最显眼的东西。”
他一开始有点结结巴巴的,但越说越流畅,说完,还肯定地点了点头,表示确认。
“还有这个,看上去像是我们赶集的那个镇子!这些线也是路,这个方块,是镇上的城隍庙,显过灵,很出名的。”
“这个我不太确定,但感觉像是老山城,隔壁的柳哥赶考的时候去过,回来跟我们讲了讲,依稀觉得有点像。”
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——这一挠头,看上去更年轻了,感觉也就十五岁左右——说道,“我打小就会认路,去过的地方一定记得,没去过的地方你跟我讲了我回头去的时候也不会认错,我看这三个地方,感觉就是!”
“这三个地方的图形分别在哪里?”许问翻看着那三张纸,抬头看向山壁,问道。
“您信我说的?”年轻人陡然激动。
“人各有长才,有什么不能信的?而且现在我们完全没有头绪,有个新的参考,也不是说完全就信了。”许问回答。
正常来说,摆明了说我未必相信你说的话,对方心里都会有点犯嘀咕,不会高兴。
但这时候许问这样说,这年轻人却松了口气,连连点头,比之前轻松多了。
前面训斥他的那个师爷本来好像还想说什么,听见许问这话,也闭了嘴。
接着,另一个小厮主动回答了许问的问题:“我知道,这三张图,是在这里,这里,和这里!”
这三张拓片都是他跟年轻小厮一起拓下来的,这时伸手到处指,非常熟练。
但他指完之后,许问他们顺着方向看过去,又再一次地皱眉沉默了。
这三个疑似地点的图形分布在山洞三个截然不同的位置,相距得非常远,看上去一点关系也没有!
第1048章
联系
虽然没找到联系,但年轻小厮的话确实给许问以及各位师爷们提供了一个思路。
接下来,他们继续在这些图形里寻找有类似规律的图形,对它们进行定位。
这年代人口流动很少,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呆在自己出生的地方,顶多就是去上面的镇上赶个集,去隔邻的村子吃个喜酒什么的,从生到死活动的范围可能都不超过方圆百里——这个数字都算是往大里估计的。
但齐如山带来的这些人不是地方召集的,来自各个地方,他们可能每个人去过的地方都不多,但加起来就有点数量了。
当然,不是每个人都像这个名叫黑眼子的年轻小厮一样,对地形道路有着非同一般的敏感熟悉,但既然来自不同的地方,大部分人对自己生长之处的路还是有点熟的。
所以,拼拼凑凑的,他们渐渐发现了更多类似的图形,有城市,有乡村,各地都有。
一个两个三个可能是凑巧,这么多放在一起,那就绝不可能是巧合了。
他们确实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破解方式!
师爷们忙忙碌碌,大量寻找类似的图形,优先把它们拓下来,同时确认它们在石壁上的位置。
黑眼子的意见被采纳并确认,他也非常兴奋,干得比之前更加积极主动。
先前那个师爷对他本来还有些略微不满,但这小子实在机灵,用着相当顺手。
忙活中,这芥蒂渐渐的消了——至少暂时是消了。
许问没有留意这边,随着破解的这项巨大进展,新的问题又来到了眼前。
这些符号与图形看上去确实是地名的代指,帐本用这种方式来代指忘忧花的数量与流向,逻辑上行得通。
但是,这些地点分布在山洞的各个角落,与已经破解出来的那些数字代号相距非常遥远,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沾边。
它们真的有关系吗,怎么把它们联系到一起?
还有中间这些极其诡异,好像完全没有规律的图形,到底应该怎么破解?
许问冥思苦想,完
全想不出来。
许问本来只是被叫过来帮忙的,结果不知不觉中,他也跟着师爷们一起在山洞里忙活了起来,齐如山出去指挥了一阵别的事情,回来一看,发现他还在。
“休息一会儿,吃点东西吧。”他拿了块饼塞进许问手里,又指了指外面,说,“伙夫挑了粥过来,去打点喝。”
他当然也可以帮许问端进来,但没有这样做,是想他出去走走透个气。
这人五大三粗,是个山一样的汉子,其实意外的心细。
这细心多少是冲着许问身上的那块金牌展露出来的,不得而知,但许问也没多想,道了声谢,拿着那块饼走出了山洞。
他打了碗粥,挺好的白米粥,就是里面有不少麦麸和砂子。
这很正常,打谷和运输的技术不够发达,自然会这样。
许问记得自己上大学的时候,跟同学闲聊。有个同学说他妈特别爱淘米,每次做饭都要淘五六遍。
他跟他妈说精米不用这样淘,他妈说习惯了,小时候米没现在的好,没淘好就硌牙,淘好了吃饭的时候也要注意点。
当时同学们都是当奇闻逸事来听的,结果许问也没想到,自己到这个世界来不久,就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。
连林林淘米,也是要淘个十遍八遍的,还经常要小心把里面的碎石杂物拣出来。许问以前帮她做过不少次这样的事……
许问端着碗,小心翼翼地喝着粥,不知不觉有点走神。
先前,他脑子里塞满了各种线条与图形,塞得都有点发涨了,现在出来被凉风一吹,看见阳光丝丝缕缕地洒落下来,再想起连林林明亮温软的笑容,心情真的渐渐轻松了下来,头脑也变得明晰多了。
“师傅,你们从哪里来的?现在外面还在下雨吗?”许问跟挑着担子来的伙夫闲聊。
“从云顶来的,还在下,不过小多了,就是点毛毛雨。”伙夫回答。
“是吗?其他地方呢,你知道吗?”许问有点惊喜。
“差不多也是吧,我们这一路走
过来,天阴得很,但没遇见过暴雨。不过这里天气倒好,舒服舒服。”伙夫抬头眯眼,沐浴着阳光,非常享受的样子。
“确实,一直下雨,人都要发霉了。”许问发自真心地说。
“就是就是,雨水太多,田里的苗烂根,人也烂脚!看我脚上这水泡!”伙夫把脚用力在地上蹭了蹭,又抬起来给许问看。
许问吃着饭呢,并不想看,把眼睛移开了。
他看的方向恰好就是那座石像的位置,他先前用旁边的麻布把它罩了起来,现在风吹人动,麻布又有一些滑下,露出了它的半个脑袋。
许问看见它的一只眼睛,闪着黄色的光芒。
它反射的自然是阳光,光线落在对面半人高的陶罐上,形成一个巴掌大的光斑。
有光村的陶罐大部分都有花纹,光斑照亮了这部分花纹,让那些线条与颜色显得鲜明无比。
许问一边喝着粥,一边盯着那片光斑与花纹,看了很长时间。
突然间,他站了起来,把碗里的粥一饮而尽,把碗塞还给那个伙夫,向着石像的方向走了过去。
走到跟前,他蹲下去,一把扯开石像身上罩着的麻布,对着它的眼睛看了起来。
他还是看不出那是什么宝石,这很奇怪。
他在石雕石刻上已入化境,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认石辨石。这当然不是死记硬背,要根据石头的形态以及规律进行种类的划分,最后做出判断。
为此,他甚至在另一个世界去过很多次地质博物馆,用现代的知识与这时代的经验进行映证。
但他确实看不出来这是什么石头,它的特征与规律与他的认知完全不同。
那么,它真的是天然的吗?如果不是,它被制造出来仅仅是为了装饰吗?会不会有什么其它的目的?
许问看了好一段时间,一把把它提起来,托在了手上。
然后,他大步流星走回那个山洞,直截了当地问齐如山:“这个石像原先是放在这里面哪里的,你知道吗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911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