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93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934/979


这才是真正考验工匠水平的条件!
…………
两人计议已定,各自开始动手。
许问总是随身带着工具的,张小山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一套,两人先用折叠锯齐心合力锯倒那棵柳树,然后将它从正中央剖开,一分为二,两人各自占了一半。
竞技时间是一个时辰,许问从行囊里拿出一个滴漏,放在溪边的石头上,一滴滴水开始落下。
这树只枯了一半,生木里仍有水份,纤维柔韧,很难处理。
这对许问来说当然不是问题,张小山也没提出任何异议。
一开始,两人的动作几乎一模一样,去皮、锯块、切割,基本功都扎实得不行。
连林林一直坐在许问身边,托着腮,面带微笑地看着他,眼里除了他没别人。
两个孩子左看看右看看,最后不约而同地回到了许问身边,还是自己的师父最重要。
张小山浑然毫无所觉,从他工作时开始,他就把全部精力投注了进去,即使是这么简单的内容,他也全力以赴,好像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有趣、更值得他投注一生的事情了一样。
单说工艺的话,榫卯对他们来说实在太简单了,这一题考的纯粹是思路。
一开始,他们做得极快,流水一样的榫卯一个接一个地从他们手上出来,连林林灵机一动,轻声对两个孩子嘱咐了两句话。
两个孩子小小声地争执了两句,一人一边地跑到许问和张小山身边,拿着一支颜料笔,给他们俩做出来的榫卯分别标上了红色和蓝色,以示区分。
没一会儿,两人的身边就各摆满了一列同色的小木器,数量差不多,质量看上去也都是严丝合缝,非常不错。
滴漏的水一滴滴落下,标线越来越接近目标,最后,它发出一声响亮的“卡答”声,许问和张小山非常遵守约定,同时停手。
景重位于许问这边,刚刚标的是红色的,她清脆有力地说:“师父做了十二个!”
景叶其实也想跟着许问,但是没有抢过妹妹,他非常认真地又把标着蓝色的榫卯数了一遍,说:“
这个爷爷也做了十二个。”
一个时辰,两小时,120分钟,许问和张小山基本上都是平均十分钟一个,这还得加上前面处理材料的时间,这速度真的非常快了。
“长幼有序,您先。”许问向张小山示意。
张小山也不客气,先拿了一个,说:“圆角榫,主要用在弧形的转角等等位置。”
他说得简略,说完扬眉看着许问。
许问点头,景叶立刻在地上划了个正字,道:“蓝色加五分!”
“抱肩榫。家具横纵结合的一个种类。束腰家具的腿足和束腰、牙条结合时常用。”许问也介绍了一个自己的。
“红色也加五分!”景重听完就喊,不过等到许问和张小山一起点头,才把正字写在地上。
“霸王枨,用在方桌方凳上,不用横怅即能加固腿足。”
“蓝色五分!”
“走马销,用在可拆卸家具上。”
“红色五分!”
“闷榫……”
“勾挂榫……”
两人你接着我我接着你,对答如流,中间没有任何停顿与冷场。
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在地上写字,景叶一开始还有点勉强的,渐渐来了代入感,一个个正字写得端端正正。
时间飞速过去,景重写了十二个正字,景叶也写了十二个,两人这轮竟然不相上下,打了一个平手!
张小山放下最后一个榫卯,紧盯着许问,突然从旁边拣起一个树枝,在地上连画了几个图形,道:“长短榫,腿和面结合时候常用。”
这几个图形非常生动,从长短榫的组成部分到组合形式,全部都描述得清清楚楚。
景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,捏着石头呆看师父。
许问则是一笑,也拣了根树枝,用同样的方式画了个榫卯,道:“粽角榫,连接框形结构。”
两人好像意犹未尽一样,放弃制作,直接在地上画起了图。
同样你接着我我接着你,一个接一个,绵绵不断。
溪边的泥地上,转眼之间就被画满了图形,无尽奇妙的榫卯结构,在这里尽皆呈现!

第1072章
就是他
他俩画了很久,最后周围找不到一块空地,全部都是长长短短直直曲曲的线条。
再接下来,张小山把树枝一扔,开始用嘴说。
许问也绝不示弱,张小山说一个,他就接一个,语速极快,几乎不假思索。
两个孩子根本来不及计分了,小脑袋忽左忽右,随着两人的切换甩过来甩过去。
连林林的目光则从头到尾只凝注在一个人身上,托着腮,面带微笑,眼中满满的全是倾慕。
渐渐的,张小山的速度明显变缓了,许问的速度则依然如故,只要张小山话音一落,他马上就能接上,突出一个胸有成竹游刃有余。
最后,张小山终于停了下来,微微有些喘气,盯着许问不放。
许问依然气定神闲,最后报出了一个榫卯的名字。
“这是什么?”张小山完全没有听过,事实上,后半段有好几个许问说出的名字,他都不知道是什么,有的顾名思义能猜一下,但很多真的没有听说过,就是当时时间紧迫,他没机会问。
许问介绍了一下,张小山望天思考了一会儿,跨过小溪,找到另一块空地把自己理解的部分画了出来:“这样?”
许问点点头又摇摇头:“大部分差不多,稍微有点出入。”直接接过张小山手上的树枝,给他在原图上进行了纠正。
张小山皱眉思索,片刻后恍然大悟,以拳击掌道:“懂了!”
他也没什么落不下面子的,又问了一个之前没听懂的,许问再次解释。
两人一问一答,气氛突然间变得无比和谐。
景叶和景重面面相觑,对着对方比了两个口型。
过了好长时间,张小山终于停下,长长吐出一口气,道:“我输了。比不过你。真没想到,看你这年纪轻轻的样子,见闻竟然如此广博!不对,这里面有一些,是你自创的吧?”
许问微微颔首。
“我是说呢,我怎么会一点也没听说过!厉害,只有融汇贯通,才能自创到这种程度。我输了!”
张小山坦然承认,神情轻松,好像输给这么一个小年轻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,反而挺让人高兴的。
“第二个,轮到你出题了。”许问也不骄傲,提醒张小山道。
“没什么可出的,我信了,你有这本事,当然可以当这两个孩子的师父。我再大的面子,也没有强拉着人家改换门庭的。”张小山直言不讳地说,竟然就这么放弃了。
“你要问我什么?说起来……你们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吧?”张小山眯着眼睛说。
…………
许问四人跟着张小山一起回了他家。
现在时间不早,张小山邀请许问他们留宿,许问征求了连林林的意见,从善如流。
张小山带着他们来到了福来村东边,这里有一个三进的大宅,也是村里最大最漂亮的房子,后院被围墙围着,有一个很大的花园。
张小山带着他们进了惨不忍睹,有仆役迎出来,给张小山换衣服,又有丫环给几人奉茶。
两个孩子从来没见
过这样的场面,但表现得还算坦然大方。
许问和连林林毫无惊色,好像一早就已经猜到了。
“看来是我的衣服露了馅了。”张小山一直在看他们的表情,这时换了一身万字不断头的缎袍,走到他们面前,抖了抖衣襟。
“是。”许问承认。
他之前就发现了这一点,当时确实有些意外。
张小山技艺非常高明,但其实不是一个工匠,至少不完全是。
他并非工匠出身,手艺只是他的个人爱好——就像明熹宗朱由校是出了名的木匠皇帝,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仍然是个皇帝,而非木匠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934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