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心(校对)第96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960/979


坐在原处故步自封,就能得到“天之大道”吗?
许问并不这么认为!
陈一程的目光聚集到了许问身上,渐渐变得凝重。
片刻后,他洒然一笑,道:“你错了。”
许问不急不躁,缓缓应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第1101章
你选哪个
“没什么详不详的。”陈一程干脆利落地说,“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第一,如果天道不从于心,为什么只有这位黎大师做出了这样的猜想,其他人都没有?”
他平静而自然,理所当然地伸出了第二根手指,道,“第二,还是那句话,如果天道不从于心,为什么只有猜想,没有证明?”
“你稍等一下。”他说了这句话,突然站起来走开,走到旁边帐篷,拿出两个盒子,递到许问面前,示意他打开。
许问正在等他下文,愣了一下,接过来打开一看,是两个石像。
这两个石像有点类似,雕的明显是同一种东西,就是一匹奔马。
左边盒子里的石马极为精致,技法极其高明,里面包含了许多许问认识的技法,还有一些他似乎从来没有见过。
在这样高超的手艺下,雕刻出来的成品真切细致,仿佛每一根毛都飘动起来了一样,拥有着强烈的流动感与奔跑感。
只是,但凡你看到了右边盒子里的马,目光就会被完全吸引住,丝毫也不能移开。
这匹马粗糙笨拙,你仔细看的话,甚至会觉得形态有些失调,仿佛不太像。
最令人惊异的事情就是这个,这马不像,但又极像。
你看见它,就仿佛看见了风、看见了路、看见了“奔跑”。
这马可以说不像,但是谁看了它,不会深深从心里赞一句——“好马!”
“这两匹石马,你觉得哪匹更好?”陈一程问他。
“这一匹。”许问叹了口气,举起了右边那个盒子,道,“这匹更好。”
他隐约明白了陈一程的意思,但他也不能不承认。
精工细做的这一匹,确实就是不如粗糙为之的这个,那是真的本质上的差别。
“你觉得好在哪里?”陈一程继续追问。
“好在这匹马发生于心,这匹,只是刻板的制作与模仿,也不是不好,就是相比起那个,差得太多了。”许问诚实说出了他想听的答案。
“所以,大道至简,大道发诸于心,也回归于心,你同不同意?”陈一程郑重其事地问道。
许问一时间没有说话,过了好一阵子,他抬起头,点点头又摇了摇头。
“单就这两匹马来说,确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。但世界,并不是这么简单。”许问说道。
“怎么个不简单法,说出来听听?”陈一程问道。
“技艺技法,确实不是越多越好。从古至今,技艺技法不断推陈出新,也有许多旧的东西不合时宜、失去了生命力,渐渐被淘汰。”
许问说这些话的时候,想起了文传会,想起了那些尘封的光影与飞舞的浮尘,想起了百里启和马玉山电脑里那些标绿和标红的记号。
这是他们登记总结一段时间之后决定的新标记,绿色代表选取率与实用率最多的技术,红色代表无人关注的技术,颜色随关注度的提升与降低进行渐变。
同样是文传会登记的技术,有一些通过他们的解析与改进,焕发出了全新的光彩,应用到了很多工厂以及设计师手里,重新发扬光大。
而有一些,试用过两三次之后就再也无人关注,再过一段时间,它就将彻底消失了。
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拥有足够的生命力能够存活下来的,有些是因为太过复杂,有些是因为应用范围太狭窄,有些是因为有了可替代的技术,原因很多。
存活下来的那些技术,几乎可以算是觉醒,重新存在、重新运用,有的被大面积使用,有的定点使用,完成了许多相当不错的作品。
当然了,就当前许问看到的这些来说,它们主要还是应用在实用领域内,没有出现类似这匹马这般优秀的艺术作品——这本来也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但因这些技艺而出现的作品,不仅是工艺本身,整体风格与气质也透出了浓浓的传统风格。
不是纯粹古代产品的复制,而是结合了时代新韵的、旧与新相结合的风格。
到许问看到的现在为止,它还不够完美,有许多可以改进的余地,但这种趋势与走向,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及与推广的速度,确实让人极为惊喜,而且充满期待。
许问缓缓说着,他一边回忆,一边组织着语言,试图把自己的体会用这个时代人能接受的方式讲给他们听。
他讲得很专注,旁边那些人听得也很专注。
最后,许问停顿了一下,道:“对于工匠来说,技术确实不是第一位的,但是是一切的基础,也是最好推广、普及的东西。它引导人从动物变成了人,也将引导着人一直向前行走下去。”
他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。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在另一个世界,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复兴,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力变强了,人们在精神上有了这样的需求。
而国力的增强,本身跟技术也息息相关。
一代代技术,一代代人,最终推进成为一个全新的世界……
天之大道,世界的真理,真的只是唯心而已吗?
陈一程安静地听着,完全没有打断许问的意思,一脸的若有所思。
“我明白你的意思了。”等到许问说完,陈一程点了点头,对许问说道,“你说的这个未来事真的有点美,好像你亲眼看见了一样。但是现在在我们眼前的,不是你说的这个未来,而是现在。”
他脸上一直隐约浮现着的骄傲与凌人的盛气消失了,变得稳重而谨慎。
“七劫将至,大周将亡。这是末日圣碑里写着的事情,现在也在一步步被验证。世界将要到达终末之时。”
他抬起手,再次把那两个盒子举到许问面前,平平静静地问他,“这个时候了,这两个盒子,你选哪个?”
许问低着头,看那两个盒子。
突然间,他明白了陈一程的意思。
他说的都是未来,但假如,没有未来,只有现在,他会选什么样的道路?
技艺的巅峰,还是从心而发的绝顶作品?
同时,他还意识到了一件事情。
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建设圣城,并不是想用这种方式应对末日,为天下人留一个容身之地。
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在末日之前,竭尽自己的全力心力与热血,践行自己的工匠之道而已!
“你选哪个?”陈一程又问。
第1102章
难做的选择
许问最终还是没有回答,陈一程也没有再紧接着追问,他笑了一声,又看了一眼许问,站起来走了。
临走的时候,他留下一句话:“半步距离,亦是天堑。”
他甚至没有拿走那两个盒子,就把它留在了许问的面前。
看得出来,他还是有点心疼的,但不知为何,他只是多看了一眼,最终还是没有把它们带走。
人群渐渐散去,许问站在冒着青烟的铁桶旁边,那两个盒子摆在他面前的石头上,他怔怔地看着,发着呆。
陈一程让他选的只是这两件作品吗?
当然不是。
他让他选的,其实是两个概念。
第一,以技术为本,不断发展技术,让它朝着工业的方向进步,用技术,来造福更多的人。
第二,则是工匠的本心。
立足于现在,唯心而已,技艺只是工具,唯一追求的只有工匠的至上之道,也就是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。
朝闻道,夕死可以,能在这个过程里完成自己的目标,那么死不死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,甚至这件作品能不能流传下去、成为所谓的“传世经典”也不重要,只要能够完成它、让它出现在这个世界上,就是成功。
那个黑暗中又瞎又聋的人,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,路上遇到的那个傻狗,都是这样的人,他们的追求隐秘地相合了。
许问原以为自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一项,但到这个时候,他突然犹豫了。
跟陈一程展示给他看的石像有关,但又似乎不是绝对的关系,仿佛他心里早就有了这样的犹豫,只是这两个石像,以及陈一程的逼问把它诱发了出来而已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960/9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