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01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14/1090

  讲的不是说魏氏压制伊洛之戎、陆浑戎和蛮氏,其实是魏氏隐隐有统率三戎的趋势,并且魏氏已经实际上成了四伙势力的智囊。
  之前,三戎本就逃向了山林,不再傻乎乎集结大股人马打决战。
  因为那样,晋国没有分家之前,阴氏和范氏尽管战局全面优势,还是很难彻底将三戎剿灭。
  “不可使魏氏收服三戎!”吕武太清楚一旦成了那样的局面,祸端会有多么大了。
  解朔一时间有点被难住了。
  话说,汉国和范国是侵略者,要抢夺属于三戎的栖息地,双方绝对能够算得上是仇敌,还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死敌。
  哪怕是汉国和范国放弃继续攻打,甚至是将之前抢夺的地盘归还,能化解彼此之间的仇恨吗?
  已经互相出现流血,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,不大打,肯定是小打不断。
  仇恨的种子必然生根发芽,时间拖得越久,等到成长变成大树,感到难受的会是谁?
  吕武不会允许那边出现一个劲敌,大概也知道解朔想不出好办法,说道:“你且与属僚商议如何困死四戎,来日寡人亲征灭此残敌。”
  不存在任何和平的可能性,绝对不能放任坐大,派出大军没有进行决战,长时间的劳师动众,没有国家能够承受得住。
  解朔得到指示很是松了口气,知道该怎么做的同时,说道:“四戎亦是范国之敌。”
  哪怕谁打下就属于谁的地盘,汉国独自去征讨三戎,还是让范国占便宜了。
  吕武说道:“此事寡人明了。”
  解朔知道该告退了,他走到门边却是又被叫住。
  “大汉初立,诸事多也。”吕武看上去却没有什么抑郁,脸上甚至带着笑容,说道:“难有和平专注内政之期,国尉可知?”
  解朔行礼,说道:“臣知。”
  吕武接着说道:“天下大变,纷争不止,亦难止。”
  解朔能说什么?只能当复读机,说道:“臣知。”
  “大争之世,不进则退,你我君臣共勉。”吕武说完对解朔行礼被避开。
  当前的形势对所有诸侯国都不友好,谁都有好些个邻国,没有了绝对的霸主维持次序,一旦发生矛盾就是兵戎相见的局面。
  晋国分家时,诸侯们欢呼雀跃,不知道他们现在后悔了没有?
第782章
被提前的五国相王
  又是一年的时间过去,时间来到公元前550年。
  去年的冬季,关于“商丘”的战争结果传到“长安”这安。
  范国得了一个先胜后败的局面,出征的接近五万大军只有两万左右撤回国境。
  先败后胜的楚军并没有追击范军,他们在公子午的领导之下同样退回了楚国。
  那一场战争的胜负其实很难定义,之所以说是楚军胜了,原因是范军最先支撑不住撤军,本着谁先跑就是输的原则才说是楚军胜了。
  两年的大战让范国丢进去两三万兵力,源于楚国没有成功将宋国灭亡的前提,范国其实是完成了战略目标。
  楚军在“商丘”的用兵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八万,回到楚国的士兵则是只有三万左右,不看是熬走了范军,看战损比以及有没有完成战略目标,楚国其实是败了。
  没错,就是熬,两国都在苦撑。
  范国初立,国内的事务一大堆,可能朝堂也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麻烦。
  楚国则是先前被打击得太狠,在公元前552年到公元前551年动用的兵力合起来约是十四万,保证军队后勤线怎么都要出动二十万左右的民伕,一样是在苦熬。
  如果不是实在撑不下去,范军怎么可能冒着宋国会被楚国消灭的危险撤军?万幸的是楚军在范军主动撤退后,那股子气散了,没有再试图灭掉宋国也跟着撤军了。
  在汉国这边的快骑回“长安”禀告战况的第十七天,范国的使节团也到了。
  士弱是范国这一次的正使,通报“商丘”战况的同时,汇报“圉”那一线的战局走向。
  在士弱的口中,范国挫败了楚国吞并宋国的行动,认为那一战是范军胜了。
  吕武没有过多纠缠,无论是运气好,还是范军打得楚军无力再攻宋国,事实就是宋国还存在。
  范国将自己的出兵认定是阻止楚国吞并宋国,说得胜了其实没有毛病。
  至于“圉”那边的战况,士匄先将“商丘”的范军撤回去,后面才派人通知在“圉”作战的汉军、荀军和晋军能撤了。
  以当时两线的战局走向,不太好说士匄有没有要拿汉军、荀军和晋军垫背的意思。
  毕竟,“商丘”的范军撤走半个月,人在“新郑”的士匄才派人去通知盟军,而当时汉军、荀军和晋军已经追击楚与多国联军到陈国境内。
  若是“商丘”那边的楚军不是撤回国,跑去拦截汉军、荀军和晋军的后路,事态该是什么个展开?
  吕武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,谴责范国那种视盟军安危于不顾的行为,甚至觉得士匄是故意要葬送盟军。
  从那之后,吕武任是士弱再怎么求见都不再面见。
  但凡范国的君臣有点逼数,怎么都该认清事实了,及时更换对汉国的邦交态度。
  而在荀国那边,不知道是中行吴表现的怂让齐国松懈,还是齐国办事效率不怎么样,极可能也是能力有限,反正齐国要组建联军讨伐荀国的事永远是在进行中。
  什么叫“进行中”呢?就是要干,齐国却是卡在了第一阶段或不知道哪个阶段,不见实际出兵的动作。
  当前吕武最为重视的是晋国那边。
  他原本以为去年韩起就该将事情办了,没想到一年过去还没有听到个声响。
  现在,范国跟楚国的交战停了下来,荀国跟齐国的战争不知道能不能打起来,汉国暂时不用去支援范国或是荀国,有合适的时机让韩起办大事吗?
  “君上!”梁兴一脸出大事的模样。
  吕武心中一动,等待梁兴汇报。
  梁兴语速极快地说道:“天子遣使赴‘新田’,册封韩起为侯。”
  吕武霍地站起来。
  有这模样倒不是什么失态,纯粹是吕武被韩起的智慧给惊到了。
  “韩起真能藏,周天子也是有点东西啊!”吕武心想。
  汉国、范国和荀国的建立是因为功劳得爵,当初解朔、韩起和彘裘也能获得赐爵,从而有立国的资格,后者因为各种原因行了婉拒。
  梁兴并没有说完,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吕武,说道:“亦有天子使节往‘新郑’、‘长安’途中。”
  啊?
  周天子一下子派出三支使节团,去“新田”册封韩起,到“新郑”和“长安”是想干什么?
  吕武第一时间就猜出周天子想做什么,一定是找解朔和彘裘进行册封!
  所以了,周天子一天还是天下共主,哪怕自身没有实力,掌握“名”与“器”就能搅动风云。
  “要说这一代的周天子聪明,还是傻呢?”吕武内心很是感慨。
  梁兴肯定也是猜到周天子想干什么了,问道:“国尉……”
  吕武摇头,说道:“且不告知国尉。”
  汉国执行了自己的制度,贵族的权利遭到了削弱,一众投奔到汉国的贵族,他们心里肯定有想法的吧?
  周天子要册封解朔?
  吕武想看一看解朔怎么应对,再好好瞧瞧一众贵族会有什么反应。
  汉氏子姓占了汉国八成左右的实力,即便是其余的贵族脱离,人心方面会有些动荡,要说出大事则是不会。
  事实摆在那里,有绝对的实力,只要吕武不昏了头脑,什么事情不能面对?
  其实,周天子这么搞,会最为难受的是范国。
  彘裘是士匄的族亲。
  士匄出于对彘裘的补偿心态,立国之后可是划割了不少城邑给彘氏。
  另外,士匄对彘裘的提防心有点重,明明让彘裘成为兼任多职的元戎,可是彘裘根本无法履行元戎的职权。
  之前彘裘来“长安”出使,尽管已经非常克制,多少还是表现出了不如意,或者叫心态失衡。
  “君上?”梁兴问道:“可是天子知晓楚国战败,乃有此事?”
  如果说晋国的分家是内部权臣的配合,达到了几乎所有诸侯国想搬开心中巨石的期盼,才让周天子顺水推舟可干了,当前周天子又搞这出是为什么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14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