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0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5/1090

  他再看到已经卸甲了的吕武浑身上下没半点伤,露出了比梁兴更兴奋的表情,情不自禁地说:“此后,阴氏大兴!”
  已经卸甲完毕的吕武让青和凌退下,抓紧时间正在换内衣,他再次听到了“阴氏”这个名称,觉得改封地名字的事情要抓紧了。
  至于为什么不洗个澡这种事情……
  没听见韩起说,国君在召唤吗?
  吕武换好了内衣再穿上符合这个年代的皮甲,走出军帐却看到韩起又来了。
  “武,随我来。”韩起脸色有些不对劲,边走边低声抱怨道:“就实而言罢了!明,甚是多事。”
  这是他之前讲的话被家臣告诉韩厥,然后被韩厥训了?
  他们来到韩厥的大帐,刚要进去迎面走出来一群人。
  韩厥穿戴戎装,看到吕武的时候很少有的笑了笑,又招了招手。
  后面的智罃却是抢先开口,问道:“如何?”
  吕武被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,压根不知道该回答什么。
  “此番,你不可登台。”韩厥没理会智罃,一边走,一边说道:“余事,皆由本将担待。”
  智罃“呵呵”了两声,说道:“本佐,亦然。”
  吕武大概知道什么情况。
  风头已经出够了,是时候展现懂事尊礼的一面。
  会盟台还真不是谁都能上去,身份地位不够,上去徒添一帮贵族酸之外,还破坏了现在很重视的“礼”。
  韩厥不知道国君是不是任性,却不允许吕武被那么毁了。
  而智罃有出于看好吕武的爱护,更多是不允许晋国被列国看成不尊礼的国家。
  晋国高举“礼”的旗帜崛起,又是奉行“尊王攘夷”的国策,得到了列国的尊敬以及爱戴。
  当然,其实还是晋国本身够奋发拼搏,不是光凭讲“礼”成为霸主国。
  作为中原霸主国,晋国应该去守护以及保证旧有“社会规则”的运作,一旦有谁想要破坏规则都要立刻打死,不能去当那个破坏者。
  姬寿曼这个国君想到一出干一出,不是年轻的关系,就是本身就不安分,几位卿是绝对不会允许他胡来的。
  会盟台那边已经有鼓乐之声。
  代表秦君要么已经登台,要么是在登台的过程中。
  战车前行,只是吕武跟在韩厥和智罃的身后。
  他们带的随身武士不多,合起来也就百来人。
  老吕家的士兵则是已经归入本阵。
  会盟台之下,东面站着晋国的甲士,西面则是站着秦国的甲士,他们挺直了腰杆,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。
  吕武到阶梯旁边就站定,不再踏梯而上。
  他看了一眼像是秦国大将的那人一眼,发现对方好奇地盯着自己看,想了想行了一礼。
  这位秦人还了一礼,嘴唇动了动,却是没将话说出来。
  韩厥和智罃迈步登梯上了会盟台。
  现在,会盟台不但有了鼓乐之声,甲士散落进行站岗,并且插了不少的旗帜。
  代表晋侯和秦伯的旌旗,立在了会盟平台的东面和西面,迎风招展着。
  要是以后世的称呼,两位国君的旗帜其实是一种大纛。
  也就是除了下垂的布料三角旗之外,还有动物的尾巴、翎羽等等东西作为装饰品。
  站在会盟台下方,听不到上面的交谈声,倒是时不时能有大笑声被传了下来。
  吕武正在想着事,听到脚步声就转身向后看去。
  只见胥童提着自己的裙摆,边跑边向吕武招手。
  吕武并不知道胥童是谁,只是静静地看着。
  “阴武子?”胥童离得近了,急切地说:“君上召唤,请随我来罢。”
  吕武纳闷太监怎么能有胡子,却不知道胥童只是国君宠姬的兄弟,并不是太监。
  他行礼说道:“君上有招,臣不敢不至。此为大典,臣年幼,不甚知礼,恐坏国家大事。待君上会盟罢,必以大礼参拜,以致歉意。”
  胥童刚才在上面,可是亲眼看到韩厥先出来反对,随后智罃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。
  智罃还劝谏了国君,说不能毁了晋国的猛士。
  胥童见国君难堪,才私自跑下来要将吕武带上去。
  他阴着脸,问:“可是要抗命?”
  “不敢!”吕武嘴巴里说着不敢,态度却很明确,道:“此为大礼议,小臣战战兢兢,不敢失礼。”
  胥童露出了威胁的表情,说道:“不尊君上之命,便为抗命!”
  吕武盯着胥童看,能从穿着打扮看出不是贵族,手握向了剑柄,冷笑道:“汝何人,不持节而下令?便是假传君命,意图破坏大典!”
  胥童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吕武会这么难对付,吓竟然吓不了。他看到吕武手握剑柄,想到吕武之前在战场的表现,小心脏不争气地狂跳,软化了下去,刚要开口,秦人将领说话了。
  “小小嬖人,竟如此欺凌国之猛士?”他没有任何掩饰地露出了鄙视的表情,对吕武问道:“可要代劳,诛杀之?”
第102章
啊?这就青史留名了?!
  吕武说道:“你杀他,我杀你。”
  虽说不用挑拨,可是离间也没成功,秦人将领露出了无趣的表情。
  胥童刚要感激地对吕武道谢……
  吕武没掩饰自己的厌恶,喝道:“滚!”
  得罪国君亲信这种这事情,在其他朝代会很危险。
  现在是春秋,贵族该有贵族的样子,哪能任由拿捏。
  得罪国君亲信,只要那个亲信不是贵族,其实问题不是那么大,就是也别得罪狠了。
  秦人将领嗤笑了一声。
  胥童有点狼狈地迈腿登梯,好几次还差点摔倒。
  一样是在会盟台的台阶边上等待的各国使者,他们观看了全程,正在用眼神进行交流。
  来自曹国和鲁国的使者,脸上出现了担忧的表情。
  他们不是担心吕武会被怎么样。
  主要是这一代的晋侯看着怎么很不靠谱的样子?他们这种需要仰仗晋国保护的列国,一点都不愿意看到晋国衰败。
  齐国的使者则是尽力在掩饰自己的笑意。
  其实,齐国等着看晋国的笑话,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并且他们被“压”得非常不服气,时时刻刻都盼着晋国能够倒霉。
  其余列国的使者,则是很同情地看着吕武,不知道在琢磨一些什么。
  “国之大将,嬖人可辱?”秦人将领很认真地说:“观此种种,晋国之君,非明君。”
  吕武才不接这茬,道:“敢问?”
  “鄙人刑道,秦之大夫。”他通报了自己的来历和爵位,又说:“阴武子若出奔,可往秦来。”
  吕武只是付之一笑,没搭腔。
  上一刻还在打生打死,下一瞬间表达招揽的意思?
  这个不论是在哪个年代都很常见。
  而在春秋和战果,某国的贵族在本国混不下去,只要他的名气够大,去了另外的国家依然会得到重视,能不能得到重用就看本事怎么样了。
  像是魏氏,他们就曾经投奔过秦国,得到了很重的礼遇。
  只是,魏氏离开秦国归晋时,坑了秦国一把,显得很不地道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5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