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05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55/1090

  刚刚有点回过神来的众人,脑子又是一懵,整个人都有点麻了。
  说完话的向戎行礼,不等熊招等人有所回应,转身就迈步离去。
  “方才……他所言何事?”熊招不是耳朵有毛病,完全是感到难以置信,以至于一时间怀疑自己听到的跟理解的是不是一回事。
  突然发生的变故让彘裘很多话没来得及说,要讲点什么,有人给抢先了。
  薳罢声音很洪亮,听着却是有些抖,喊道:“王上,汉军将效仿吴人故事!”
  这么一说,在场楚人就都懂了!
  玛德!
  汉军要搞夜袭!
  只是吧,汉人好像比吴人更要脸一些,夜袭之前特地……又或是让想要解除盟约的向戎顺带告知了。
  “快快快,传寡人之令,唤醒众将士……”熊招猛然间停下,做出了侧耳倾听的模样,下一秒铁青着脸,吼:“速速备车,亦召‘左右广’护送寡人撤离!”
  时间已经来到当夜的三点十一分。
  出现的喧哗声来自楚军本身,他们是有人发现汉军那边一片光亮,可能还经过了一再的确认,有人反应过来开始示警,慢慢让营盘内的同袍出现惊慌。
  熊招的大帐肯定不是在边缘位置,前方有什么动静需要一段时间才会传过来。
  然而,等前方的动静传到熊招这里,代表他们想做点什么可能就有点晚了。
  相当多在熟睡中被吵醒的楚军,他们衣衫不整地跑出军帐,看到很多同袍在到处乱跑,一边跑还一边喊叫着什么鬼玩意。
  大多数楚军其实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看到同袍那么慌乱,下意识跟着慌起来,再成为混乱大军的一部分。
  在外围的楚军,他们已经能够看到汉军的骑兵,并且离得越来越近了……
第818章
一切尽在掌控之中
  范国为什么要对汉国悖盟啊?其实道理非常简单,范鞅是王位继承人没有错误,错的就在没有正式成为范国臣民的王,有彘裘回国搅局,再有荀国和韩国的意志相逼,汉国和楚国的威胁也摆在那里,一时间让包括范鞅在内的所有人都有点进退失据了。
  在一切都显得不利的条件下,范鞅无法拿全部的主意,范氏公族进行了意见上的整合,得出一个让汉国跟楚国先死拼一阵,造成多方实力受损的局面,范国再用邦交的办法求存。
  中行吴能够控制住彘裘吗?其实当彘裘真的回国,中行吴能不能将彘裘控制住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。理由是范国剩下的选择不多,靠拢向荀国会是对范国最有利的一个选项。
  站在范国的立场,他们深深知道汉国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可靠,楚国同样不是一个能够信任的国家,保持跟荀国、韩国的步调一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。
  范国已经对汉国进行了悖盟,有了荀国和韩国的支持,极大的可能性能逼得楚国不敢灭掉范国。
  道理还是不复杂,楚国重要顾着点荀国和韩国的意见,只要楚国想要将荀国和韩国拉到对抗汉国的阵营,范国哪怕境遇会很糟糕,灭亡则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灭亡的。
  而到时候范国就有自己的作用了,比如玩左右逢源那一套,极力创造机会和找机会再让范国重新变得伟大?
  很难,非常难,范鞅现在也只能不断催眠自己,范国在某一天还是会在自己的统治下恢复实力,乃至于变得更强。
  此时此刻,范鞅站在“新郑”的城墙之上,眺望南边各处的点点火光。
  那些点点火光代表着血腥,有传过来的厮杀声音为证。
  “非我愿为,实不可不为!”范鞅觉得自己真是有够不幸的。
  刘明说道:“待天明,臣便往汉王处。”
  去干什么?去哭啊。
  范鞅说道:“必使汉王得知,非我悖盟,乃是柯裘夺权。”
  刘明重重点头。
  那么,彘裘夺权了吗?
  士匄才死多久,前一次还是范氏一致驱逐了彘裘,怎么可能彘裘重新现身就能成功夺权。
  “此番弄险,恐难欺骗汉王?”范鞅看上去很担忧。
  刘明说道:“我并未灭亡,仅是时局所迫。若有喘息之机,我自有用处。”
  着实没有其余办法的范鞅只能接受这个说法了。
  进入到不讲信义的时代,大争之下的局势,看待一切事务会变得更加真实。
  只要范国还有利用价值,怎么都还能依靠各国的各种盘根错节再挣扎一下的。
  范鞅想到了什么,脸上有了一丝丝勉强的笑容,说道:“相较而言,韩国不胜则亡。”
  刘明勉强地笑了笑,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。
  有了更惨的,他们多少能有一丝丝的心里安慰?
  韩国跟汉国有着很长的疆域边界线,绝大部分的山川地利也被汉国所掌握,韩国最为惧怕汉国也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。
  如果汉国只是有称霸的想法,没有“四晋归一”乃至于进行“大一统”的决心,韩国当然愿意跟汉国一起快乐玩耍。而汉国要不要“大一统”暂时无法断定,想要“四晋归一”则是明摆着的事情。
  这样一来,韩国选择跟荀国、范国抱团取暖,或是选择靠拢向楚国,一切也就不显得那么令人意外了。
  范鞅在了解局势之后,很理解韩起的选择,想道:“汉国强横,筑关于韩边境,夺韩山川地利,灭韩之心已显。”
  刘明应该也是想到了韩国,一些话不得不说,也就低沉声说道:“如韩可御于汉,我或有生机。若韩亡早,我归于汉亦为出路。”
  范鞅的脸色尽管难看,还是点头表示认可。
  范国真的会失去国祚的话,落到楚国手里绝对没有好下场。
  范氏跟汉氏同出于晋国,但凡汉氏想要干点面子工程,归了汉国的范氏可能短时间内无法再掌权,生命安全总归还是会有保障的。
  刘明说道:“如今且看荀王罢。”
  范鞅的眼神开始有些迷离了,心想:“什么时候变成心里肮脏的人才能过得更滋润呢?世道真的是不公平啊!”
  不怪范鞅有这样的想法。
  上一辈的人,士匄表现得最莽,看着也就显得有些智慧不足,致使“三家分晋”之后的范氏大有成为第一个倒下的家族;中行吴很早就成为吕武的跟班,一直以来也口口声声说是汉国的小弟,一有机会却是没有丝毫犹豫给了汉国这么一下。
  老实说,范鞅多少是有点埋怨自己那死去的父亲,玩什么正大光明,还选了楚国这么个老牌霸主,玩到范国现在这般的半死不活。
  “如果父王能够像荀王那样阴险多好?”范鞅看着汉军已经攻进楚军营寨,宋军所在的区域也开始对周边楚军以及其盟友展开攻击,心态显得老复杂了。
  现在的天下人怎么看待荀国?
  只要汉国、荀国、韩国和范国关系破裂的消息传开,肯定会有聪明人能够从一些线索来揭开四个国家的老底,再得出中行吴是个能伸能屈的人的结论。
  以后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认识到“能伸能屈”的重要性,成为中行吴第二、第三、第四……乃至于无穷。
  荀国想要的更简单,他们不像韩国那么弱小,也没有像范国在一连串的战争中出现过度消耗,肯定觉得自己哪怕没有资格玩“四晋归一”,当韩国和范国的老大总是够资格的。
  一旦荀国能够成为韩国和范国的带头大哥,等于有了跟汉国和楚国抗衡的资本,进而对齐国、鲁国、曹国……等等诸侯的战争可以取得更多的优势。
  要是荀国能够继续扩张,比如将鲁国和曹国等诸侯进行吞并,荀国何尝不能一跃成为楚国和汉国那样的霸主呢?
  三足鼎立的态势一旦形成,以地理位置而言的话,荀国可以继续吞并的国家更多,完成了对山东诸国的兼并和整合,到时候谁来做到“大一统”还犹未可知!
  “我未尝不能效仿中行吴呢?”范鞅低声嘀咕了一句。
  正在观看汉军以势不可挡姿态杀进楚军营地的刘明听了个半句,诧异地扭头看了范鞅一眼,然后继续关注战局的发展了。
  趁着夜色发起攻击的汉军是以骑兵打头,几乎没有遭到抵抗就轻易突进了楚军的营寨。
  打头阵的汉军没有干四处放火的事情,他们做的就是冲锋再冲锋,只要攻势不被打断就一冲到底。
  事实上也是那样,作为第一梯次冲进去的人,他们玩到处放火是为哪般?断绝自己的退路,还是给后续上来的友军制造麻烦???
  道理就摆在那里嘛!水火无情,营地一旦起了火,交战状态下谁有闲工夫去控制火势。
  另外,一开始就到处放火,能打击到的也就是敌军的外围营区,哪怕火势会蔓延开来,愚蠢地把自己的进攻路线给切断,再断绝第一波攻势部队的后路就是一个事实,还会让大多数没有遭到攻击的敌军能够更悠闲地进行撤退。
  所以是,以骚扰为主要目的放火倒是没有关系,玩一波大的则是绝对不能乱放火!
  发起冲锋就是一往无前姿态的汉军骑兵,马背上的骑士大多数时候根本没有机会使用武器,能做的就是尽量将身躯伏低下去,免得遭到敌军攻击是一方面,更多的是战马踏蹄狂奔的速度太快太颠簸,哪怕有马鞍和马镫想保持平衡都有点困难。
  他们一开始的时候还有队形,随着越来越深入楚军的营地,受限于地形的关系,再来也是夜色中难以辨物,骑士能操控战马的机会很有限,更多的时候是任由坐骑踏蹄驰骋,慢慢再无队形可言。
  在汉军骑兵的冲击之下,一座座营帐被马蹄践踏,营帐里面没人还好,有人则不是死伤于马蹄之下,便是被驰骋状态的战马撞得倒飞。
  侥幸没有死伤在汉军骑兵下的楚军,他们还在惊魂未定的状态之下,迎来了后续跟上来的汉军其余部队,聪明又反应快一些弃掉武器投降还能活命,傻愣愣站在原地又或是采取抵抗则将被汉军杀死。
  范国这边,他们并没有加入交战的打算,能做的就是作为看客,再想方设法加固“新郑”的防御。
  作为看客之一的刘明思来想去,没有找到简便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。那是他的字典里面没有“摧枯拉朽”这个成语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55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