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2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3/1090

  并不是他拿出自家携带的物资散财,是作战就会有缴获。
  而没有回去缴令之前,他这个旅长多多少少有点权利,杀些牛羊不在话下,肯定是要让厮杀了一阵的将士吃顿好的。
  一旦回去后将战利品登记上缴,就该等着下一步的分配了。
  下雨天,旷野能烧的东西肯定是湿了。
  胡人虽然社会等级不高,可他们有自己的储藏手段,只不过木头不会多,一般是储备马粪。
  他们攻下营地,又在里面歇息,合适吗?
  其实,要看是在什么年代。
  工艺技术和医疗技术不够发达的时代,除非是必须去那么干,要不心再大的将领都不敢让军队冒雨行军,更别说是冒雨发动进攻了。
  这里的前提就是,感冒发烧缺乏药到病除的特效药,乃至于连中医药都缺,淋雨是真的会致命,不是在开玩笑。
  所以了,遇上了下雨天,不但吕武这支部队需要避雨,其他人也是需要的。
  这雨一下就是大雨细雨交替着下了两天。
  等待天气重新放晴,新的麻烦出现了。
  “地面泥土松软……”吕武看了看战车移动时辗出来的深深车辙,再看看自己一踩就陷进去几厘米的脚,皱眉对霍迁问道:“可联系上友军了?”
  霍迁一样在皱眉,答道:“禀旅帅,派出之信使并未归回。”
  白翟大军将自己的后勤部队分成了四股,散在了了大军后方的很大一片区域。
  吕武这一个“旅”并不是跑得最远的一支。
  黄召那一个“旅”才是出击最远的晋军。
  这样一来的话,吕武要率军回去,必须要与黄召取得联系。
  这么做的原因并不复杂,总是需要保障友军的撤退路线,免得友军按照原路退回来,却是一头撞上了敌军的大股部队。
  “如此啊……”吕武想了想,说道:“敌军必约定几日取粮,粮不至必生疑。”
  简单的说,白翟在前线的大军肯定是需要补充粮秣,不是前面的大军派部队来取,就该是后勤部队派人送去。
  超过了补给期限,时间短了,还能解释是被意外耽搁;时间一长,傻子都该知道出问题了。
  吕武从来不会将自己的敌人当成傻瓜来看待,很清楚真有这种想法,自己才是一个傻瓜。
  “再派!”他需要保证黄召的后路,却不会傻傻留在原地等,复道:“俘获、缴获处理妥当,全军缓速向南开拔。”
  霍迁应命离去。
  事实上,下雨过后地面变得松软,并且泥土里有着不少的水份,一再经过反复的踩踏或辗压,必然是会踩出一条泥泞的道路,想快速行军也办不到。
  他们向南缓速行军的第二天,派出的第一批信使回来了,禀告黄召所部已经在向南撤退。
  至于黄召有没有顺利完成使命之类?
  信使只能依靠自己的所见所闻判断。
  毕竟,黄召才不会对信使多说什么,吕武也不是他的上司。
  两个“旅”并不需要会合。
  吕武这个“旅”在前面开路。
  黄召统率的“旅”沿着他们走过的痕迹,一路南下也就是了。
  只是,他们少不了一路去踩泥泞地。
  花了两天的时间,吕武跟程滑完成会合,缴令的同时,知道了“交刚”那边的情况。
  白翟大军进逼到“交刚”已经是一个月前的事情。
  士燮(范文子)率领一部分“上军”出城,与白翟大军交锋了一次。
  他们逼迫白翟大军退后了二十里。
  随后,出城的“上军”直接在距离“交刚”十里外的旷野扎营,与“交刚”形成了掎角之势。
  吕武问道:“‘帅’,白翟兵力如何?”
  程滑无声地摇了摇头,也不清楚是不知道,还是觉得没有对吕武说的必要。
  “你等辛苦。”他面无表情地下达命令,道:“下军将令我‘师’,当即南下与之会合。”
  所以,是“交刚”那边的战况对“上军”不利?
  吕武以为程滑是要马上开拔,没想到还是拖了两天,等待出征的各个“旅”全回来,才正式下达开拔的命令。
  他们向南走了三天,与韩厥亲率的主力完成会合。
  然后,又是花了六天,半路击溃了一支大约四五千人马的白翟部队,抵近到距离交刚大约十五里外的东北侧。
  那支白翟部队就是要去后勤部队获取辎重的。
  “下军”的到来能被“上军”以及“交刚”城内守军看到。
  当然,将营地驻扎在“交刚”西北方向约三十里的白翟大军,肯定也发现了“下军”的到来。
  吕武却是有些纳闷,明明能从白翟的背面直接发起突击,不理解韩厥为什么要绕到东北侧。
  后面,吕武又知道了一件事情。
  韩厥派出了一名“军尉”去白翟的营地,当众告诉白翟的首领,说是感谢款待和赠予,他和所有“下军”将士对那些马、牛、羊,包括俘虏和其余战利品,感到非常的满意。
  这是啥情况?
  品,细细品!
  袭击对方的后勤部队,一阵杀戮与缴获,还特地派人过去感谢?
  吕武有很大的好奇心。
  白翟有没有首领被气吐血,或是被直接气死……
第115章
我为前锋!
  这事要是智罃干的,或是他的建议,吕武不会感到丝毫的奇怪。
  关键问题,还真是韩厥自己的干的事情,没有其他人给予意见。
  在晋国,韩厥有着老好人的名声,尤其是重信诺这一点被广泛认可。
  他宁愿一再让韩氏吃亏,也要扶持赵氏,已经成为晋国贵族间的美谈。
  事实上,哪一名贵族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倒霉,肯定希望能遇上有恩必报的人。
  如果说韩氏是有恩必报的正面教材;郤氏就是一个恩重如山还不起,就干掉恩人全家的坏例子了。
  所以,晋国贵族,包括列国那边,他们很喜欢跟韩氏接触,没必要绝对不会去找郤氏。
  他们也怕啊!
  要是自己不小心给了郤氏一点一丝的恩惠,某天会不会被杀全家?
  “不见‘中军’。”程滑又将吕武喊了过来,说道:“元帅可是深入过远?”
  吕武记得“中军”是得到国君的命令,向北之后又去了西北。
  他大体回忆了一下,没记错那边是现代陕西的北部,就是不知道那边有什么。
  目前那边是狄人的地盘,很广阔的区域都是。
  再更北方或是西北方,则是属于戎人的地盘。
  往西南,也就是吕武等人之前活动区域的西面,却是属于义渠人的牧场。
  要是“中军”走得足够远,的确不会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,栾书自然也不会回师救援。
  实际上,如果不是吕武多了那么一嘴,他们这一支“下军”应该还在大河西岸肆虐,需要等待收货满载才会归师返回。
  所以了,韩厥带着“下军”回到“交刚”其实就是一个意外。
  他俩正聊着,韩起来了。
  这位帅小伙看到吕武也在,打了个招呼,看着程滑说道:“军将有令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3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