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3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39/1090

  韩起跟在吕武身边做事已经有一个多月。
  韩厥这是让韩起跟吕武学做事。
  不止韩厥,智罃以及另外一些贵族,能塞人给吕武,不会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。
  以至于吕武的手下突然有些多,还是来自各个贵族的嫡系族人。
 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,驻扎在“交刚”城内的“中军”一些贵族,他们在全程见证营地从无到有,被建设得那么漂亮不说,还显得井然有条,窥知是由吕武来主导完成,都想让自己的子侄过来跟着吕武学一学。
  吕武并没有觉得烦躁,他很珍惜这一次建立人脉的机会。
  只是吧,该教的会教,不该教的肯定藏着咯。
  吕武奇怪地看了韩起一眼,说道:“自是何处有,何处取。”
  姜的原产地就在华夏,山野找一找肯定能找到。
  当然,野生姜最多的是在山东,其余区域的数量有多少就看缘分了。
  “天气骤变不定,冰雪融化连下雨,寒气过甚。”吕武现在管后勤,有多少人生病能拿到数据,说道:“姜能去寒气,喝一喝准没错。”
  很多时候吕武不打算装了,每次小心翼翼构思该说什么话,真的累。
  韩起当然知道姜能去寒气,只是大规模地收集来煮姜汤,没有统兵将领这么干过。
  这一场雨,一下就是小半个月。
  等待天气放晴之后,大太阳普照大地上十来天,泥土的水份减少,地面又恢复了硬度。
  转眼间就来到了应该播种的时节。
  各家基本上都来了信使,向各家的家主汇报领地的情况。
  老吕家来的是宋彬。
  他带来了吕武要求轮换的武士和辅兵,肯定还包括另外的辎重。
  去年被带来出征的武士和辅兵,他们算是完成了年度的纳赋责任,继续待在战场就什么都要领主来出。
  吕武已经亲自经历过国君的荒唐,极度怀疑国君会不会履行之前的承诺,也就是将各家消耗的物资补上来。
  国君要是不补足各家的消耗,等于各家都是拿自己的物资在支撑。
  打仗是一件很消耗资源的事情,再厚的家底都不够挥霍的。
  老吕家底子薄,能合情合理的节省,肯定是要节省一些。
  吕武却没将自己的“预言”到处传。
  能看出国君不靠谱,做出正确的应对,自己悄悄干也就是了,广而传之哪怕是在讲事实,也是一种以下犯上。
  新被征召的武士和辅兵到来。
  已经纳赋的武士和辅兵回去。
  韩起比较诧异地问:“如此波折辗转,为何?”
  吕武想了想,说道:“我的武士和属民来自各家,一直没有机会让他们完成更好的磨合。”
  这是一个好借口。
  老吕家的人口真是各家凑起来的。
 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,武士和属民还是会互相比较,没有完全忘记老东家,等于对老吕家的归属心不够强烈。
  吕武清楚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,自己也要做得足够好,才能让他们忘记以前,将自己视为老吕家的人。
  韩起得到答案点了点头。
  早就等得有些着急的宋彬,他低声开始向吕武汇报“阴”地的情况。
  总的来说,有建设计划表这种东西,什么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,按照计划表去做就好了。
  宋彬汇报完建设进度,又说了智氏运来粮食,该付出一些什么之类的。
  然后,话题转到了今年的纳赋。
  他没讲太多就是一件好事,代表老吕家没出现什么意外状况。
  “秦军离开‘高陵’往白翟领地进军。”吕武负责的事情太多,知道的也就多,说道:“不出所料,春季中旬将过大河。”
  韩起插话,说道:“两国三军齐出,来岁必定艰难。”
  是啊!
  武士出门在外,家里的播种无法监督。
  出动的辅兵数量不少,家里少了那么多的劳动力。
  这样一来,来年的粮食出产肯定会受到影响的。
  谁都盼着赶紧打,快些分出个胜负,再继续拖下去,真的太不好受了!
第127章
儿戏一般的胜利
  大量的青壮出征在外,国中肯定是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。
 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出征和在家一样是吃,爆发战争通常会出现缺粮的原因。
  春秋时期的战争,一般都是以获取收获为主要目标,一切奔着红果果的利益而去。
  打赢了会获得或多或少的收获,少亏一些,又或者少许赚了一点,甚至是大赚。
  不以维持人间正道为出发点,不讲正义或邪恶,以至于孔老二发出“春秋无义战”的叹息声。
  话又说回来,不奔着利益去发动战争,只是想着维持正义,打输了血亏,打赢什么都没获得。
  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,只有付出没有收获,才是错的吧?
  来到了春季中旬,驻扎在“霍”的国君以及公族,他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,又一大群呼啦啦地来到“交刚”。
  国君的到来依然没有受到盛大的迎接,甚至元帅栾书在得知国君要来时,找了个借口带兵离开“交刚”去了北边。
  中军佐荀庚尽管有千百个不愿意,顶头上司外出避难,他只有带着其余的“卿”和“大夫”去拜见国君。
  这位干了一次骚操作的国君,他像是没察觉到贵族阶层对自己的排斥,乐呵呵地接见了前来拜见的臣工,没询问栾书为什么不在,直接问秦军到哪里了。
  觉得自己调和者的祁奚,看到国君没有问及栾书,也没有表现不满,悄悄地松了一口。
  高层有什么社交,又或是谈什么,吕武只会在事后听到一些不知道转了几手的消息。
  他又再一次见到了师旷这位乐师。
  师旷只是跟着吕武来到“交刚”这个地方,后面先被魏氏邀请,再后来就是不断去各个贵族那边串门,还被国君邀请着一块去了“霍”城。
  很忙碌的吕武其实没有闲暇时间来接待师旷,只是对方过来又不能不招待。
  “闻‘下军’回援乃是阴武子窥知白翟辗转于北,隐秘辗转至‘交刚’城下?”师旷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?只因为他是一名很出名的乐师,耳朵的听力也真的很好。他又说:“阴武子国事为重,请听我弹奏一曲。”
  吕武听得稍微一愣,赶紧阻止道:“我不在其位却私下进言,已是犯了过错,还请足下勿要使我错上加错。”
  这年头“以国事为重”并不是一句称赞人的话。
  哪家不是先顾好自己,该出多少力就是多少力?
  真的到了该破家为国,贵族还是能够狠下心来。
  可是,损害家族利益惠及众人,其实挺不贵族的。
  不是我应该干的,明明正确也不应当去干。
  不该我来付出,别特么拿大义来忽悠我。
  说白了,你特么有功夫来忽悠我,自己拿出多少东西,又为了大家干了什么事啦?
  屁事没干就一张嘴逼逼叨,是个人该干的事情吗?
  师旷有些错愕。
  他是真心诚意觉得吕武干得漂亮,认为那样做非常对。
  “在下公务繁重,还请见谅。”吕武接触下来,已经知道师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他又说:“待公务处理罢。我设下宴席款待足下。”
  师旷用很佩服的表情对着吕武,说道:“阴武子务实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39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