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4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44/1090

  另外,他倒是知道自己箭法够臭。
  “我长期在外,难有空闲。”吕武肯定是要虚心接受建议,又说:“非不为,实难为。”
  智罃看着前方,说道:“但愿此次会盟顺利。”
  御手,也是智氏的家臣,叫雍培,说道:“此为众卿所愿,事必可成。”
  在晋国,国君想完成什么不一定能成功,要是多数的“卿”有共同的意愿,则事情一定能成功。
  这个都是一种共识了。
  智罃带着比较明显的恨意,说道:“与楚休战若成,需回首西顾,必让秦国饮恨!”
  吕武还是知道晋国上下现在非常痛恨秦国的。
  由一名“卿”亲自表达出这种恨意,晋国哪怕是成功与楚国达成休战,接下来晋国也还是消停不下来。
  大军一直向东,走了三天后抵达“商丘”。
  晋国的“中军”和“下军”当然没有进驻“商丘”,分别在北门以及西门外的十里处驻扎。
  国君与栾书、韩厥一同进入“商丘”接受宋国的招待。
  早早来到宋国的“上军”则是驻扎在一个叫“蒙”的地方。
  那个地方距离“商丘”约有四十里,士燮却是已经在“商丘”等了很久。
  因为没有进入“商丘”,吕武只是跟在智罃左右,发生了一些什么事,只能是道听途说。
  其中,楚共王还是率军驻扎在许国的消息,一再被证实。
  楚军没有丝毫的动弹,令伊子重以及公子罢、许偃倒是离开许国,往宋国的方向而来。
  智罃对楚国的应对做出了评价。
  他认为既然要会盟就该有诚意,楚共王已经到了许国却不亲自过来,缺乏足够的诚意。
  一旦楚共王不亲自到场,姬寿曼肯定也不会自己出场。
  这样一来的话,明明是正治份量很重的会盟,两国的国君却都不出场,肯定是要给这次会盟蒙上一层阴影。
  后来,两国的国君果然都没有上场。
  既然晋君和楚共王都不出场,列国的国君肯定也不会现身,只派出了一定身份的臣工参与。
  结果,重大外交场合,没有应该的隆重。
  晋国出场的是上军将士燮,楚国方面则是子重、公子罢和许偃。
  他们盟于宋西门之外,盟约是:楚、晋两国不再交兵,好恶同之,国恤灾危,备救凶患。
  如果说这一次弭兵会盟谁的好处最大。
  吕武认为是发起者之一的宋国。
  宋国以二等强国的身份,促成了霸主级别的晋国和楚国的停战,不但在名声方面得到伸张,也让列国看到了自己的影响力。
  再来是,晋国和楚国不再约地点开战,作为南边诸侯国之一的宋国肯定能喘息上好几年。
  同样得到好处的还有另外的南边列国,他们实际上早就受不了晋国和楚国每年一小打、三年一次大战。
  不管是晋国赢还是楚国赢,他们这些列国每每需要提心吊胆不提,一次次还要听从自家老大的召唤出兵助威,国力方面早就不堪重负。
  智罃像是一个预言家那般,对吕武说道:“此次会盟缺乏诚意,不出五年双方必定于疆场再战。”
  吕武有点庆幸,也感到可惜。
  不是其它。
  楚共王不来,作为楚共王贴身大将的养由基自然也不会来。
  养由基没有来。
  吕武自然不用去挑战。
  完成会盟之后,晋国的“三军”没有在宋国境内耽搁,带着没有丝毫诚意的“盟约”开拔向北。
  而楚国那边,他们一样离开许国,却是去周边列国耀武扬威了一番,才回到楚境。
  等他们重新踏入晋国地界,季节已经来到了秋季上旬。
  三军部队需要到新田,走完一个流程才会解散。
  吕武迫不及待地想回自己的封地,只是需要拜会一下几个老丈人的家族,一些友好家族肯定也要走动一番。
  韩氏与魏氏那边没有耽搁。
  吕武去见赵旃,经过一夜的长谈,出了新田接收赵旃准备好的物资以及奴隶,才正式踏上归家的路途。
  “主,此些匠人……”虞显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,需要进行了解,问道:“何处来?”
  上一次赵旃答应吕武,会进行操作弄来匠人。
  而匠人其实是晋景公名下的产业,姬寿曼上位之后没有接收,他们被遗忘在了角落。
  赵旃不是用蒙骗的方式获得那些匠人,他花了一定的代价进行购买,再将这些匠人当礼物送给了吕武这个女婿。
  “如此啊!”虞显说道:“卿位变动已是事实。”
  这一点赵旃已经亲口跟吕武讲了。
  邯郸赵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匹配卿位(德不配位),不说再上升一步,想保住卿位也办不到。
  他已经很识相地表示会卸任新军将的职位,将回到自己的封地。
  其余的卿鉴于赵旃的识相,没有采取其它的措施。
  只是,赵旃还没有卸任,他们却已经商定该由谁来担任新军将。
  没有出现意外的话,晋国的卿位变动不止是赵旃卸任,郤氏将迎来全面的崛起,不但新军将和新军佐全是郤家人,上军将也会是郤家人来担任。
  吕武得到的消息是,中军佐荀庚的身体变得很差,可是荀氏、中行氏和智氏没打算竞争卿位。
  这样一来,荀氏、中行氏和智氏只会保留智罃担任卿位。
  其余有“卿”的家族,他们没打算与郤氏争雄,只打算巩固本来就有的利益。
  其他人是怎么看的,吕武没有读心术。
  他总觉得晋国的这些大贵族有些阴险。
  以前赵氏也是一门三卿,足够的风光带来相应的跋扈,酝酿了被灭门的惨剧。
  郤氏本来就足够嚣张和跋扈,一旦荀庚有个不测,士燮会按照规则替代成为中军佐,上军将的职位就成了一块肥肉。
  其余的大家族不去争,上军将肯定会落到郤氏手上。
  一门两卿的郤氏都能有现在的嚣张跋扈,成了一门三卿还不上天?
  现代有一句话叫“欲使其灭亡,必先使其疯狂”,吕武觉得几家大贵族就是在干这样的事情。
  “来岁可安歇否?”虞显看到吕武摇头,诧异地说:“晋楚和睦,何处用兵?”
  吕武说道:“卫、鲁、郑之君赴晋受命。”
  虞显不笨,只是缺少相应的情报,一听就叹息道:“如此一来,与秦大战不可免也。”
  晋国是一个报复心很重的军果主义国家,才不会挨打之后默默忍受。
  吕武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几位老丈人的认可,也争取到了智罃的赏识,一些消息总是能够提前获知。
  他已经知道明年晋国已经派出使者,会前往齐、宋、卫、鲁、郑、曹、邾、滕这八个国家,邀请他们进行会盟,再挥师攻打秦国。
  所以了,消停什么的根本不存在。
  明年晋国会有很大的动作!
第131章
擦,交友不慎!
  不到一定的身份地位,很难获得相应的信息。
  知道晋国明年会齐聚三军讨伐秦国,吕武很清楚晋国西北边的贵族根本得不到喘息的时间。
  算起来,西北边的贵族已经连续忙碌了两年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44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