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8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84/1090

  这一次“麻隧之战”充满了各种意外。
  先是郑国的国君姬睔(gùn)知道国家在被楚国暴打,请求让郑国军队退出联军,好回去支援正在挨打的郑国。
  栾书想找理由推脱,告诉郑君姬睔,只要这里能获得胜利,马上就能举兵南下去支援郑国。
  等着大家一起去啊?
  十来万军队,能暴揍楚国的哦!
  没等栾书有什么动作,晋君姬寿曼答应郑君姬睔的撤退请求。
  这要是从法理上来讲,其实没半点毛病。
  关键的是,晋国自有国情在。
  晋君姬寿曼连找众卿商量一下都没有,干了也没通知军中的那些卿。
  等包括栾书在内的卿发现郑军正在拔营,一问才直接结果。
  这是联军内部出现的大问题。
  秦军那边更离奇!
  多国联军已经成功地拔除了“泾阳”这座城池,也将泾水东岸野外的秦军消灭大半,围着“麻隧”就要进行总攻击,“麻隧”城头却是挂起了白幡。
  原来是秦国的国君赢容(秦恒公)病死军中。
  他早不薨晚不薨,等双方要决出最终的胜负才薨。
  这就让联军很为难,晋国的君臣很难受了!
  现在讲究的是国丧不战。
  秦恒公一薨,秦军挂出了免战牌,联军再想打也不能继续打。
  甚至,晋国的国君,还有其余国家的国君,一些国君没来的国家,得到秦人那边的邀请,不亲自去也要派出使者,前往秦人那边意思意思地哀悼一下。
  结果是“新军”渡过泾水,来到“麻隧”这边的战场,看到的是“麻隧”满城白色,联军这边士气看着莫名低迷。
  一直吊在“新军”后面的秦军,他们倒是没敢过泾水,停在泾水西岸的“侯丽”了。
  赵旃和郤至刚到就被栾书召唤了过去。
  其余“新军”需要自己找个地方驻营。
  吕武来时看到“麻隧”挂起白幡,又见己方士兵满脸沮丧,有那么些被搞得发懵。
  各自回去找了爹一趟的魏相和韩起回来,他们将打听到的情况说了一下。
  “不打了?”吕武有些错愕,说道:“只待奋力一击便要全歼秦军主力。此时罢战?”
  魏相讶异说道:“秦君薨了,如何再战?”
  韩起一脸的赞同。
  晋国出动了中军、上军、下军和新军,喊来了八个小弟;秦国倾国而出。
  双方合起来征召了至少二十万战兵,加上数量更多的辅兵,一场几十万人的战争,因为秦君薨在了战场,打不下去了?
  原历史上,以晋国为首的联军,出动了十二万战兵;秦国这一方则是出动了五六万人。
  在记载历史时,史官并没有将辅兵和另外一些后勤人员算进去。
  这么一场劳师动众的战争,随着周王室派出队伍进入“麻隧”,注定要画下终止符。
  “虎头蛇尾啊!”吕武先感概了一句,才问道:“可知秦军主力情况?”
  韩起说道:“十数万大军消灭的秦人,远不如我‘军’。”
  “新军”光是俘虏的秦人就有七八万,不用再去算战争期间杀了多少秦人了。
  同时,晋军从秦国带回战利品,等于秦国失去了那些物资。
  秦国腹地因为这一场战场被造成的破坏。
  等等很多相加起来,“新军”给秦国带去的伤害,难以计数。
  正面战场这边,五六万秦军逃散了一些,有一万左右在“麻隧”城池里面,秦君也不是被联军杀死。
  这好像没可比性吧?
  魏相就很实在地说:“此战,我等不负晋国父老。”
  吕武则是满脑子怪异思想,暗自想道:“以后两国交战,觉得打不过了,自家国君抹脖子就能让战争停止了。”
  问题是,每个国君都很惜命的吖!
第160章
大胜后的不测之忧
  后续,吕武还听到了一件挺令人诧异的事情。
  曹国的国君姬滕英勇作战了好几场,一次出战被流失射中脖子,重伤不治薨逝了。
  说是重伤没错,死因绝对是流血过多。
  因为是流失的关系,只能说曹君姬滕的战死相当不幸。
  在曹君姬滕战死之后,曹国的军队退出了交战序列,包括晋军在内的各诸侯国为曹君姬滕进行了举哀。
  可能是因为曹君曹腾级别不够的关系,“麻隧之战”并没有因为他的战死而终止。
  联军这边举哀了七天。
  在这七天之内,秦军也没有进攻。
  随后,曹国军队成为这一场战争的看客,余下双方又开始了血拼。
  这一次秦君赢容病逝,却是给“麻隧之战”带来了新影响。
  秦桓公的爵位与曹武公其实一样,都是伯爵。
  他们的“公”是薨逝后的追赠。
  秦桓公会薨逝跟“新军”杀入秦国腹地有直接关系。
  他本来就患病,起先病得不是那么严重,只是难以治愈罢了。
  晋国的新军连续攻克“棫林”和“侯丽”,渭水南岸“戏”和“豪”沦陷被焚的消息也传来。
  秦国才多少座城池啊!
  一下子就没了四座,其中的三座还被放火给烧了?
  对秦桓公造成最大打击的是晋国“新军”杀进了秦国腹地。
  换作“新军”攻击“泾阳”或“麻隧”,也就是逼近秦军主力,造成两面夹击的姿态,秦桓公都不会怒急攻心,一下子没挺过来死翘翘。
  秦国虽然有一百八十万的人口,其实真正属于有效统治范围的更少。
  他们一下子动用了五六万战兵出征,还有数量未知的辅兵,国内真的被掏空了。
  秦桓公很清楚一旦腹地遭到攻击,对秦国的打击该有多么严重。
  不止是人口和物质方面的损失,主要是人心上面的打击。
  秦国一再挑战晋国,每次都被揍得满头包,却还有心性继续跟晋国打,没有心理方面的恐惧。
  这一次晋军杀进秦国腹地,再加上“麻隧”这边的败局已定,秦桓公知道以后秦人一谈到晋人就不一样了。
  有了这一次深刻的教训,秦人再也不敢轻易挑衅晋国,更别提再发起挑战。
  日后不知道多少年的时间内,秦国只能臣服于晋国。
  常说忧虑成疾,心病更容易致死,秦桓公就在惊忧交加心难安的状态之下病逝了。
  秦桓公死前做了吩咐。
  秦国需要承认这一次的战败,祈求晋国的原谅,商讨赎回被俘的武士。
  那些臣工们对秦桓公还是很服气的。
  他们先向周王室的姬朝(单公)表示赔罪,恳求姬朝一定要在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,使周天子原谅秦国在礼法上面的一再缺失。
  姬朝被弄了个措手不及,他就是按照礼节来悼念一下秦桓公,意思意思就要走了,哪知道秦臣能那么不要脸给直接扑上来抱住大腿啊!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84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