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19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92/1090

  没有出山的吕武,几天中一直在巡视煤山。
  他记起了一些事情。
  现代开采煤炭之后不是直接拿去使用,好像是运输到某个什么工厂,使用滑道运输带一直递送到什么机械里面。
 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?
  吕武觉得自己需要搞清楚。
  天然煤炭大小不一,元素的成份也存在肉眼无法看出的区别。
  以当前的岁月自然无法检测所含元素,搞不清楚煤炭成份的差异。
  “为什么一样是煤炭,使用后却造成不一样的结果?”吕武蹲在地上,没顾着脏不脏的问题,伸手在摆弄煤炭,一边思考道:“好像也正常!冶炼金属需要加入相关的元素,不就是一种调和作用?矿石的元素需要调节,煤炭需要并不令人意外。”
  那么,现代的滑道运输带是将煤炭运到那些东西里面,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?
  吕武脑子里出现了一丝的闪光,想道:“记忆画面中,一些滑道运输带一直在滴水……”
  一幅画面又出现在他的脑子里。
  煤炭被放置在一直抖动的筛子上面,它们一边在滑轮道的运送下向前,一边在被区分大小。
  吕武需要琢磨的事情很多。
  煤炭的水是自带,还是人工特地过水。
  水是不是纯粹的水,还是里面添加了什么化学药剂在其中。
  一旦需要用到化学药剂,以当前的科技肯定弄不出来!
  将煤炭进行筛选,是起到了什么作用,还是纯粹地挑选出质量一样的煤炭?
  这些事情没人能帮到吕武的忙。
  因为专业不对口的关系,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,肯定要跟研究煤炭给杠上了。
  “先将索道给搞出来!”吕武暂时无法解决煤炭的问题,还搞不了其它?他看向卓,吩咐道:“命匠人……”
  一阵这般那般。
  要搞出什么东西,形容了出来。
  其实就是制作固定架,再弄来质量合适的承重柱,寻找坚韧的绳索。
  从山上拉起,一直延伸到山下,形成索道。
  这种玩意要看想承载什么,要求也就不一样。
  老吕家之前的科技累积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。
  吕武已经搞出了齿轮,滑轮也被搞了出来。
  齿轮是工业不可缺少的,人类发现“轮子”的用处后,各种“轮”就应用在人类的各方各面。
  只要能保证绳索不轻易崩裂,东西滑下山,也能再拉上来。
  其实,也是吕武之前脑子开窍不够,要不早应该搞起来了。
  他基本上是要制作什么东西,等待需要用到哪个工具,才想到将某个工具制作出来。
 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常态。
  只有到了需要用到时,才想到有那么一件工具,平时很难去关注到。
  回到山下,吕武对所有家臣进行了召集。
  并不是每一名家臣都会在比较近的地方。
  比如,卓大部分时间是在山里,梁兴则是会去周边的贵族那边吃喝玩乐。
  另外的家臣,他们有需要负责的事项,不可能终日无所事事在家等待召唤。
  这样一来,吕武发出了召集,等了十来天,家臣才算到齐。
  在这十来天的时间里,吕武有空就在山下山上来回跑,监督索道的建设。
  他当然知道索道用钢绳最好。
  问题是初级钢的产量少得可怜,用来打造精品武器装备都不够用,哪来多余的初级钢用作制造绳索。
  另外,拉丝研究了那么久,还是没有研究出来。
  初级钢的产量足够,没掌握拉丝技术也没法造。
  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,吕武有点回过神来。
  原来他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!
  索道即便是建起来,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测试期。
  能有多少承重,一点一点地进行试验。
  使用寿命之类,更需要花时间验证。
  唯一一点不需要费脑子的方面,只有保证索道下方的净空,也就是不能有人活动。
  在建设索道时,绞盘被应用起来。
  绞盘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只缺“灵光一闪”的创意,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。
  在决定利用水力之后,吕武已经将绞盘制作了出来,早就投入了使用。
  老吕家正在研究怎么让绞盘小型化,一旦获得成功,必定会进一步改变非常多的东西。
  家臣汇聚回来,开会的地点依然放在半山腰的庄园。
  之前,吕武已经看过相关的数据。
  他走的这四个月,老吕家又开垦了不少耕地,使总耕地达到十六万亩。
 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。
  十六万亩当然养不活老吕家的全部人。
  目前年头,一户人至少需要三十亩的田,才能堪堪达到需要。
  而一家之口至少四个人,多的甚至十来人。
  家庭成员多,需要的耕田就越多。
  老吕家现在算上奴隶,人口已经超过八万。
  至于是八万多少,一时间很难算得清楚。
  将人集中起来,排队一个又一个走过去的统计方式?
  数倒是数得过来,可并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操办。
  首先怎么进行集中是个难题。
  集中起来之后的秩序保障是另外的难题。
  那些不能动弹的又怎么算?
  停下劳作,造成的损失是多大。
  真的那么简单,不要以为古人就是蠢,早那么干了;现代进行人口普查,不用挨家挨户地去统计。
  吕武在会议上先提到可以将耕作区扩散出去。
  也就是,老吕家的实力够了,不用再将人口集中在一个区域,是时候建立更多的农庄,将土地更大限度的利用起来。
  虞显早就在等着这一天,拿出了自己做好的规划。
  吕武看后觉得没有问题。
  虞显接下来就要去根据那些规划进行建设,他做出保证,只要不发生劳动力被大量抽调的事情,来年老吕家的耕地将会超过三十万亩。
  因为经验累积足够,给他三年的时间,老吕家的耕地将会达到百万亩。
  百万听着挺多,其实也就是一万顷。
  吕武记得到了西汉初年,仅仅是汉武帝刘彻的舅舅武安侯田蚡,于黄河沿岸就有接近二十万顷的耕地?
  尼玛!
  一个家族就掌握了两千万亩的耕地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92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