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20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02/1090

  “武有才,为我晋国之幸。”韩无忌重复了士匄的观点,又说:“武履任下军之职,往新军代之。若有征召,将往何去?”
  来自虞氏、郇氏、黎氏、原氏、巩氏……等等的十来家,他们看吕武的眼神完全变了。
  吕武一点都不希望成为全场焦点。
  一直默不吭声的郤伯宛,首次开口讲话,说道:“叔父有言,若武常在新军,必栽培之。”
  他的叔父应该是郤至?
  几个人先后出声,有看似在针对吕武,也有选择为吕武说话,一下子好像分成了两派。
  吕武知道韩氏对自己的善意,跟魏氏也会是天然盟友。
  同样为吕武说话的智氏,他们虽然帮吕武说话,却不一定会庇护。
  除了栾黡不知道为什么看吕武不顺眼之外,另外一些看似针对吕武的人,不一定就是真的不怀好意。
  来自郤氏小宗的郤伯宛好像是个阴阳人?看着是在帮吕武说话,言语中实际上是在搬弄是非。
  之前排排站分果果表现得那么精诚团结。
  下一刻,几家以吕武为“靶子”,开始了各自的表演。
  吕武有些担忧,慌却是一点都不慌的。
  没有实际上的利益冲突为前提。
  几个小辈的态度或许带上了自家长辈的看法,却能让吕武初步分清楚,自己以后在面对哪个家族该怎么做。
  “这些家伙……”吕武看栾黡和士匄开始争执起来,想道:“是将我纳入同代人的竞争对象里面去了?”
  某种程度上来讲,其实是好事啊!
第172章
我特么招谁惹谁了
  老牌利益既得者对新入场的人抱有警惕之心,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  他们一方面认为,摆上餐桌的食物就那么多,增加一个人来分享,自家能吃进肚子的部分就会减少。
  另一方面,他们担忧新入场的人会搅乱原有秩序,使得大家都没得吃。
  通常情况下,老牌利益既得者被称呼为保守派,又存在一批顽固保守派。
  吕武在猜想,哪一家对老吕家的崛起产生敌意,又是为什么会产生敌意。
  老吕家的发展速度是挺快,仅是在贩卖陶器上面跟范氏有过连摩擦不都是的小纠葛,其余好像也没什么吧?
  要说冶金方面,该警惕和排斥的是魏氏。
  一直以来,魏氏并没有什么表示,打压那更是没有的。
  其实也能理解,吕武研究冶炼的侧重与魏氏不一样,再则老吕家没涉及武器和铠甲贩售。
  这一次,魏相代表自己的老爹,提出跟吕武置换封地的建议,看着依然贯彻扶持老吕家的策略。
  可能产生利益纠纷的魏氏都没有对付老吕家,其余家族要是针对吕武,只可能是不想看到韩氏和魏氏走得太近,甚至还要算上智氏。
  至于赵氏?早被忘在不知道哪个角落了。
  吕武跟赵武时有书信往来。
  他根据赵武的说法,得知这孩子已经成了死宅,忙着好好读书天天向上。
  一顿吃吃喝喝过后,二代们纷纷盛赞吕武对吃喝方面的讲究,在护卫的紧随下离去。
  吕武看着一片狼藉的大堂,独自坐了有一小会。
  这些二代有什么态度,基于他们的长辈是什么想法。
  晋国的贵族之间历来就不存在什么呵呵乐乐,哪怕某一段时间走得近,也是家族之间的利益需要。
  等待各自的利益述求获得,又或是没有获取,蜜月期就将结束。
  极少有像韩氏这般,记得哪个家族对自己的恩惠,不顾自家利益也要进行报答。
  吕武察觉到了栾黡对自己的警惕,认为双方从未有过深交,家族各产业也不存在冲突,有些想不通是个什么情况。
  他在后来很特地地了解一下栾氏的发达史。
  也幸亏几个卿位家族在晋国足够出名,一些相关情报并不难打听。
  太过于隐秘的事情不好探知。
  完全模糊则不至于。
  栾书能够崛起,先是因为得到赵朔(时任下军将)的扶持,后来又得到了郤缺(时任元帅、执政、中军将)的欣赏。
  他在与赵朔亲近时,赵氏奉行赵盾执政时的家族路线,亲于先氏、郤氏;压制荀氏、士氏、排挤栾氏、胥氏。
  期间,赵朔因为很多正治主张跟赵同、赵括不一样,以至于郁郁而终。
  栾书觉得对自己有恩的赵朔是遭到了赵氏同宗的迫害,才会英年早逝。
  另外,赵同和赵括虽然职位上比赵朔低,可是两人在赵氏主宗的话语权更大,多次阻扰了栾书的晋升之路,甚至差点没让栾氏在晋国除名。
  这也是后来栾书为什么在赵氏有难时,非但一点都不帮助赵氏,相反进行落井下石的原因。
  关于郤氏?
  栾书一直感念郤缺对自己的欣赏以及照顾,另有郤克也多次帮他讲话,才能保住下军佐的职衔,不至于让栾氏从卿位上被踹下去。
  荀氏的荀林父成为晋国执政时期,是栾书最为艰难的时刻。
  后来发生了晋国与楚国的“邲之战”,以晋国惨败,以屈辱、难堪的方式交出中原霸权为结束。
  这也是楚国最风光的时期了。
  他们饮马黄河,觉得这一代人能光耀万世。
  晋国这边,荀林父在“邲之战”后下台,荀氏除了智罃被俘之外,损失也是几个卿位家族中最为惨重的一家。
  栾书在那个时候选择了忍辱负重,给予了荀氏雪中送炭,深深地感动了荀氏的中行庚。
  另一方面,栾书看到了郤氏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,尽心尽力地辅佐郤氏的郤克,为日后栾氏的横空崛起创造了基础。
  在栾书以为自己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,才能一步又一步地往上爬时,天上掉馅饼了!
  晋景公刚刚改制晋国为十二卿的第三个年头,时任元帅、执政和中军将的郤克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。
  郤克考虑到郤氏家族的未来,临终前实在不放心荀氏叔侄。
  在他死后,本该由中军佐荀首晋升为正卿(元帅、执政),荀首之后则由其侄荀庚接任。
  想到这里,郤克认为荀首、荀庚都是政敌,很有可能对国君与郤氏不利。
  这些年,只有栾书是一如既往的拥护郤克,也只有栾书才能够担当起晋国正卿。
  郤克向晋景公及朝中诸卿请示,栾书昔日做人八面玲珑也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  除开赵同、赵括之外,其余的“卿”都不反对栾书为正卿。
  那个时期赵氏已经嚣张跋扈到谁都忍受不了,以至于其余的“卿”迅速达成了共识:一起干赵氏啊!
  于是,在郤克的力主下,栾书以下军将的身份,一步登天,将中军,继而统帅三军,并身兼执政大夫,至此拉开了栾书执政的序幕。
  “原来之前魏氏是受到智氏的控制?”吕武还真不知道魏氏是臣服了荀氏才有机会发达起来,想道:“荀氏三家(含中行氏、智氏)独成一系;范氏的彘氏、刘氏与士氏大宗又是一系;栾氏、郤氏以及另外一些家族,在互生共利驱使下促成政治联合体?”
  那么多的家族,可能前缀不一样,却是出自同一家。
  也就是吕武对历史不了解,要不该知道士匄是刘邦族谱上的祖先来着。
  另外,魏氏的发迹史是建立在先臣服智氏,并不是个例。
  诸夏列国的政治生态,决定大家伙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。
  “奇了怪了!”吕武比较纳闷,想道:“栾氏因为荀氏遭受重大打击得以崛起。魏氏也是趁那个时候摆脱智氏的控制,靠拢向韩氏的咯?”
  正儿八经的贵族,除非是家族太弱,不然到一定的程度,每一家都缺不了一项教育。
  那就是在嫡系成员还小的时候,会被科普几个大贵族的历史。
  从而知道哪些家族是个什么关系,与他们进行相处时,应该避讳掉什么。
  “栾氏和郤氏的正治同盟很明显已经破裂?”吕武只是听说,郤锜一再冒犯栾书,荀庚则是被栾书调jiào成了忠实马仔。他思考道:“荀氏三家只是维持着表面上的团结?荀庚的身子骨已经不行了。他一死,荀氏和中行氏还会不会紧跟栾氏的脚步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02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