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23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35/1090

  其实马才是少数!
  更多的战车是用牛来拉车!
  吕武挑尽了家里的马,数千匹中才挑出两百二十一匹马背高度达到一米三的马。
  他要是要求再严格一些,将耐力要求也算进去,能合格的绝对不会超过十匹。
  这特么就是一个悲伤的故事!
  “我已派人往更北而去。”吕武说的更北,特指草原那边。他忍不住带着一些期盼,又说:“亦派人往西北觅马。”
  草原那边能找到的马,除了蒙古马还能是什么马。
  吕武尽管想点开“具装重骑”这个兵种,对蒙古马却不会有任何的歧视。
  对于现在来讲,能得到比中原马更好的马就是关键。
  而现在的中原马,可能就是日后的滇马?
  只是滇马的负重和耐力又跟现在的中原马不一样。
  这是个什么情况???
  吕武说的西北不是秦国,是义渠那边。
  义渠现在对于诸夏来说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大部族,他们有跟秦国打过交道,跟晋国等等中原列国则是没有过多的接触。
  而现在秦国跟周边的异族关系比较复杂,有些好到能穿同一条裤子,个别则是属于死敌。
  吕武看过不少秦国的作品,包括历史正剧、非正剧,以及一些史料、小说。
  在很多作品中,秦国与义渠只有一种关系,那就是敌人。
  他废了很大的功夫,得到的信息是空白。
  也就是说,晋国这边没有对秦国与义渠关系了解的人,也没有任何字面记录。
  这样一来的话,他就拿捏不准秦国与义渠的关系。
  不过那并不重要,老吕家的手现在没那么长,管自己都还管不过来,国内也没法插手,去义渠那边只是寻求优秀的战马,不是要去搞事。
  “过些时日赵孟将至。”吕武现阶段其实不欢迎赵武来做客,可是无法拒绝。他环视众家臣一圈,说道:“不使之得见,需有分寸。”
  现在赵武不但会防着赵氏,对经常会来做客的韩氏和魏氏子弟早就防着了。
  宋彬却说:“自赵成季(赵衰、谥号成季)起,赵氏便与牧马之民亲善。赵孟前来,或可探讨一二?”
  问的不是赵武。
  是赵氏家臣。
  说到这个,吕武其实挺纳闷的。
  赵氏早就跟游牧民族有联系和合作没错,可是就中原马的质量,赵氏是怎么搞的胡服骑射?
  吕武却是忘记了一点。
  赵氏的胡服骑射要到战国的赵武灵王时期。
  而那个时候,赵国已经扩张到内蒙古附近,还能缺了合适的战马?
  现在,晋国最北边的疆域,距离内蒙古还有几千里远。
  所以,情况是不一样的!
第195章
卧槽?简直尴尬得一批!
 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赵武来了。
  只是,他的队伍看上去有点寒酸。
  武士的人数不会超过五百不说,战车的数量太少,随行仆众三百。
  看一个家族的出行队伍寒不寒酸不止看人数。
  对有底蕴的家族来说,出门有没有携带匠人才是一种逼格。
  话说,出门带匠人是做啥?
  现在旷野基本没有人烟,其实有人烟也基本抓瞎。
  谁还能保证出门车不会坏。
  以为现在是一个电话就能几十上百里,喊来修车师傅的年代吗?
  在知识传播不广的年代,讲究术业有专攻之下,让武士、仆从去修车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。
  这就是为什么要带上匠人的原因。
  尤记得,魏相第一次来老吕家,队伍之中就有四十名匠人随行。
  什么叫逼格?
  魏氏就充分摆足了格调!
  “武!”吕武喊别人这名有点不习惯,他却知道有非常多叫武的人,一边迎上去,一边大笑,对着下车步入亭子的赵武说道:“今夕再来,武已是上大夫与帅了!”
  今年赵武才十一岁。
  他在新田时,由韩厥进行主持,行了弱冠礼。
  其实就是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,以示成年,但体犹未壮,还比较年少,故称“弱”。
  十一岁行冠礼在贵族阶层是一种特殊情况,比起传统意义上的“弱”,老赵家的这孩子是真的年幼啊!
  讲开了就是家族的长辈基本完蛋,又或是长辈中没人能挑大梁,才让一个小孩子承担起领导家族的重任。
  赵武是赵氏主宗独存的男性继承人。
  韩厥将赵武喊到新田,又紧急地行了冠礼,与当前晋国的情势相关。
  老吕家的吕武,行冠礼也没等到二十岁,一样是弱冠礼,并且只有一名家臣作为见证人,老心酸了!
  赵武行冠礼之后,带着忐忑的心情,一一拜访除了郤锜和郤至之外的几位卿。
  他收获到了大多数“卿”的善意,自己都觉得挺意外的。
  “武!”赵武稚嫩的脸上有着真切的喜悦,快步走上去抓住吕武的手臂,说道:“终相见也!”
  他们已经将近三年没见面,经由韩氏那边的帮忙,通信却是没有断绝过。
  一直以来,吕武见赵武对自己那么尊重,始终感到迷惑不解。
  那种尊重是体现在封地建设遇到难题,赵武会在信里向吕武寻求帮助。
  一些思想上的困惑,赵武也没有掩饰。
  其实,也就是吕武了。
  韩厥对赵武够好了吧?
  没见韩厥教导赵武什么知识。
  一开始没发现知识很私人和可贵的吕武,他干了几件这个时代贵族不会去做事。
  例如,拿出炒菜法分享给魏氏和韩氏,在其他贵族看来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。
  他们并不知道吕武连冶炼技术都交出了一部分。
  只是那些贵族哪里知道一点,要是吕武没用技术作为敲门砖,人家魏氏凭什么对他高看一眼?
  现在,吕武已经认识到知识的可贵,再来也是有了不需要太过于卑躬屈膝的实力,一项技术都没有再拿出去了。
  他们现在这个亭子吃喝了一顿。
  这个是现在迎客的标准。
  也就是在自家封地那个迎来送往的地方,先展现自己的热情,以示真诚的欢迎。
  吕武问道:“无忌与起,未一同前来?”
  赵武说道:“韩伯不允。”
  可能是年纪渐长的关系,韩无忌近一年有些浪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35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