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31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11/1090

  两边都想在战前更多的了解对方,短时间内也就更打不起来了。
  这么等啊等的。
  楚共王熊审率先感到了不耐烦。
  他也的确烦透了每天都要互相派人致意,觉得晋国那边的伙食一点都不好吃。
  这个是什么情况?
  带来大军的两国之君,他们每天的的确确是在互相送食物。
  来来去去就是装在小铜鼎的炖肉,花样都不带变的。
  他们真的敢吃对方送来的食物,一点点忌惮都没有。
  要是哪一方使阴招?
  比如下毒。
  君主死了也就死了,敌国使了这样的阴招,等着群起而攻之吧!
  “中原列国已响应晋国号召?”楚共王熊审得知这个消息,整个人的小情绪就起来了。
  他最讨厌的就是一跟晋国开战,每次都要应对七八个国家组成的联军。
  当然,楚国要是能喊来那么多盟友,肯定也会喊。
  只是楚国周边的国家,不是早早被吞并,就是被欺负得成了弱鸡,只能喊来撑场面。
  “六日之后将有浓雾?”楚共王熊审捏着下巴,又问道:“晋军营前泥沼可踏实了?”
  令伊子重答曰:“必有雾!”
  司马子反不甘其后,说道:“泥沼不利我军,更不利于晋军!”
  楚共王熊审一阵沉吟,看向郑君,问道:“愿战否?”
  郑君姬睔被盯得小心肝“噗通——噗通——”一阵狂跳。
  这一次战争,名义上是楚国救援郑国,他敢说不愿意跟晋军打吗?
  “如此,六日后与晋交兵!”楚共王说得斩钉截铁。
  有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插了进来,小声哔哔道:“王上,六日之后乃是晦日。”
  一时间,现场静到落针可闻。
第246章
深入虎穴
  晦日其实就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,大月的三十,小月的二十九。
  因为现在并不是《太初历》的关系,一些日子跟《颛顼历》是不一样的。
  在《颛顼历》的晦日中,存在相当多的忌讳,其中就包括不适合用兵。
  楚共王熊审眯着眼睛看过去,一脸“你是在教我做事”的表情。
  小声哔哔的那人立刻跪地瑟瑟发抖。
  幸好他的是干“巫”这个职业。
  各国的“巫”社会地位都很超然,有着各自的拥护者,也掌握着某些话语权和解释权。
  在楚国,“巫”的地位远比在晋国要好。
  楚共王熊审心里无比恼火,却是说不出“拉下去砍了”的话。
  子反低声说道:“恰是晦日,晋人必不可料。”
  一群贵族开始拍楚共王熊审的马屁。
  那个“巫”选择禁声。
  他可是知道楚共王熊审是个狠角色,还是别多哔哔了。
  要不,哪天失踪了可咋整?
  伯州犁说道:“两国还未宣战。”
  一众楚国高层愣了愣神。
  楚共王赞叹道:“幸有大宰提醒,使寡人未失道义。”
  现在是个讲“礼”的时代。
  楚国未必对每一个国家都讲礼,甚至更多的时候是蛮不讲“礼”,对晋国却不能那样的。
  在很多时候,楚国跟晋国对上,甚至表现得比晋国还更尊“礼”一些。
 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  谁让楚国与晋国的争锋是败多胜少呢!
  作为一再战败的那一方,天然在心里就更没底气,理所当然是要迁就强者更多一些。
  令伊子重一拍额头,说道:“臣当派人告知栾书。”
  官职是司马的子反一直跟子重不对付,想要开口嘲讽几句,想了想还是按耐下来。
  没错!
  楚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。
  子反和子重是对头。
  两人各自还有一些拥护者。
  他们的斗争不比晋国那边少,甚至还更血腥一些,动辄就是给对头栽赃,才会让楚国频频爆发叛乱。
  这个所谓的叛乱,其实是某些家族在斗争中失败,导致“被叛乱”了而已。
  历代的楚君很乐意顺水推舟,整死了谁谁谁,分掉其中的大部分利益,漏出一些汤汤水水就算了。
  因为这样的操作,楚国的君权才得以保证。
  能保证的前提是楚国的公族实力一直得到壮大,不像晋国的公族被削弱到不成样子。
  不独楚国,能够做到一言九鼎的列国君主,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公族实力够强。
  就是这么一个现实。
  手里没兵,快快乐乐地当个招牌,顶多就是某些时刻哔哔几句。
  敢哔哔,还是仗着群臣未必有那个胆子干掉自己。
  两国聚拢了这么庞大的兵力,已经来了个面对面,却是还没有进行宣战?
  这在当前年代其实是一件挺令人尴尬的事情。
  事实上,也是双方你来我往地打太久,事先也没有料到会变成这样的局面,才导致尴尬的事情发生。
  子重还在挑人,晋国的使者先到了。
  来的是魏氏的魏相。
  楚共王熊审本来没打算亲自接见使者,一听是魏相就不想错过了。
  上一次魏相出使秦国,一封《绝秦书》使之名声响彻列国。
  楚国这边其实没得到《绝秦书》的全文,只是知道魏相这个人文采斐然,后续又知道魏相在列国的名气很大。
  现在没有什么名士效应。
  毕竟,当前的文化程度也就那样,再来是列国也没义务帮某个国家的谁扬名。
  魏相是干得太漂亮,连被骂的秦国人都叫好。
  另外,参与攻打秦国的诸侯国得到不少收获,愿意卖晋国一个面子。
  要不,宣传费给了没有,没给的话,凭啥白干活啊!
  楚共王熊审平时还是一个挺地道的君主,一听魏相过来,没忘记给臣子开眼界的机会,该召唤的都喊了。
  楚国的贵族有的听过魏相的名声,更多则是压根没听过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11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