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35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56/1090

  当然,他不会是来人说什么都信。
  等待栾书派来的人退下。
  子重说道:“王上可遣人面见晋侯,如此这般,这般如此……”
  楚共王熊审怎么可能不研究晋国?
  他清楚晋国的传统艺能,爽快地应下子重的建议。
  一件插曲过去。
  事情干了,会是怎么样的后续,楚国会时刻关注。
  楚共王熊审问了损失,听后本来就苍白的脸色,变得更加苍白。
  信心满满地过来。
  只是打了两战而已。
  出征时二十多万人,还没撤回到国境内,丢了十三四万人。
  哪怕楚共王熊审知道实际损失不可能那么大,还是觉得这口锅很重,有点要背不起。
  “遣使问候晋侯。”楚共王熊审脸上出现不正常的潮红,咳嗽了好几声才止住,复道:“言及郤氏与公子周之事为实。此此寡人北上,为迎公子周,不料辜负信任。”
  在场的楚国众臣一听,有一个算一个阴恻恻地笑了起来。
第268章
暴躁老哥,在线……
  上交给国君的战利品分配了!
  关于军功评定,则是会回到“新田”再行公布。
  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,国君这一次竟然没有搞什么太大幺蛾子,除了极少数倒霉的家伙拿到的数目不对之外,绝大多数贵族获得了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。
  同时,个别几个贵族获得的战利品,超过了自己该的那一部分
  其中包括郤氏的一叔二侄以及祁氏、阴氏、魏氏、张氏。
  这个张氏是哪一家?
  他们在晋国其实算是实力中等偏上的一个家族,与赵氏主宗有着良好关系。
  赵氏主宗灭亡之后,张氏进入了消沉期,差不多要淡出高层的视野之外了。
  国君重奖郤氏和阴氏、魏氏都能够理解。
  没有郤氏的主战,大概率这一次“鄢陵之战”打不起来,会在栾书以及士燮的建议下进行退兵。
  吕武阵斩楚国的天下第一和天下第二,其余功劳也有不少。
  魏琦阵上射伤楚共王熊审,为这一次“鄢陵之战”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  国君重赏祁氏与张氏就有些惹人非议了。
  祁氏就是祁奚的家族嘛!
  国君一直以来都想扶持公族,挑来挑去只有祁氏可以用一用,只能继续进行扶持这一家了。
  关键的是祁奚好像没立下什么功劳吧?
  最令人意外的是国君将张氏重新拉回众人的视野之内,使人搞不懂国君这是在进行什么操作。
  “我听闻过张氏。”吕武想了想,说道:“赵武行冠礼,往之请求张老赐‘语’。”
  葛存是唯一一个还在“鄢陵”辅佐吕武的家臣了。
  他是鲁国人,来晋国找机遇,肯定是要打听清楚晋国有哪些家族。
  可能无法打听到晋国的所有贵族,一些该注意的家族却一定会有印象的。
  只是,他听到张氏,脸上只有困惑,也就是之前压根不知道有这么一家。
  名声不显在目前是一件挺糟糕的事情。
  代表的是,没人知道有这么一家子,一些想寻找机会的人,肯定不会去投效。
  而接纳人才,是任何一个家族都很喜欢干的事情。
  “君上要延续先君的策略,扶持赵氏?”吕武听说赵武这一次也得到了赏赐。
  当然了,因为赵武没立下什么功劳,获得的赏赐不会太多。
  也因为赵武没立下功劳却是获得赏赐,等于白捡的。
  同时,国君对赵武的赏赐是一种信号,尤其还重赏了同样没什么功劳的张氏。
  葛存说道:“主,君上此举乃是扶持贵族,为拉拢与稳固。晋国或将大乱。”
  这都能跟晋国要大乱扯得上关系???
  吕武却很赞赏葛存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。
  国君一改常态没有继续打压郤氏,难道是因为郤氏的功劳无法抹煞吗?
  以国君之前的作为来看,什么荒唐事做不出来!
  偏偏这一次国君非但没刁难郤氏,甚至还非常大方地进行赏赐,使得事情怎么看都显得诡异。
  “我听说元帅赞同君上厚赐郤氏。”吕武一想起那个老阴逼就有些头疼。
  葛存是知道栾书在国君那边干了什么的人,压低声音说道:“资敌以厚,使之骄纵。”
  看吧!
  知道栾书干了什么。
  结果栾书只是一撅屁股,知情者就会这么思考。
  某种程度上来讲,栾书的计划成功了。
  郤氏当家作主的郤锜,近些天来简直疯狂,军中举行大宴不提,受到邀请不去还骂人,甚至干出了鞭挞他人家臣的事情。
  也就是郤氏足够强大,目前也处在如日中天的声势之中……
  好像有什么不对?
  以往郤锜也没少干那些事,其余贵族同样屁都不敢放一个。
  郤锜的疯狂使得本来想去抱郤氏大腿的贵族怯步,还跟自己的堂弟郤至起了冲突。
  郤至可是知道栾书在干什么的人。
  只是他清楚郤锜的脾气,暂时还没有告知罢了。
  现在郤锜越加骄纵?
  郤至应该感到身心疲惫又极度无奈。
  总得来说,国君这一次没有搞出太大的幺蛾子,还是令众贵族多少松了口气。
  其中,感到最为意外的是士燮和郤氏的一叔二侄。
  国君才刚即位多少年,不止一次在战利品上面搞骚操作,吃相一点都不好看。
  是国君转性了吗?
  或许不是的。
  经历这一场“鄢陵之战”,楚军肯定是损失惨重的一方,晋军光是俘虏就抓了四五万,别说还有其余的缴获。
  话说,其余的缴获也没有多少。
  除了接近五十万石粮食之外,也就是一些收拾战场的武器、甲胄。
  遗失在战场的兵器和防具,大部分其实是毁坏状态,又以甲胄的损坏量最多。
  只是处理一下,比如将武器熔了重新打造,修补破损甲胄,还是能继续利用的。
  晋军获得最大的好处并不是在“鄢陵之战”中,是对郑国的抢劫行动。
  他们在郑国抓的农夫数量就超过七万,还有将近一万名战俘,妇孺的数量也接近四万。
  郑国还在“鄢陵之战”丢了约一万三千左右的士兵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56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