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36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65/1090

  吕武不懂相马,却能分辨出跟中原马不一样。
  他再一次过问了每一个人的名字,并且教导吕阳向他们致谢。
  明明是一群经历九死一生的人,只是因为吕阳的道谢,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,一再发誓必定效忠阴氏,至死不渝。
  不是一出生就拥有一切的吕武太明白这群人的不容易了,不但之前的许诺也会一一兑现,还会进行额外的奖赏。
  不用赏赐,只因为所获得的,都是他们所应得的。
  没有活着回来的人,亲人也会得到吕武的奖励,他们的子嗣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前途。
  吕武也接见了楼烦人的代表。
  那是一个约四十来岁的人,面相什么的不论,长得比较矮。
  经过翻译,吕武才知道这个中年人是一个部落的首领,带来了自己部落的所有人,只是绝大部分滞留在边境线。
  这个人口只有四百来人的部落,他们是来投靠老吕家的。
  吕武麾下并不缺养马人,缺的是对草原那边熟悉的人。
  至于这个部落是不是诚心来投靠?
  几百人而已,能扑腾出多大的水花?
  根本不用有过多的纠结。
  北方贵族经常有北方的部落想要投靠,只是绝大多数贵族压根不乐意接纳。
  现在这个年代,过于遥远的地方不论,东方还有超过诸夏的文明吗?
  尤其是诸夏现在压根就不缺乏武力,真要搞事,还不知道是谁搞谁。
  “阿大,等你成为一个小伙子……,或许也不用?”吕武沉吟了一小会,继续说道:“打开获取蒙古马的渠道。最多再过五六年,咱们家就能成规模地发展骑兵了。”
  小朋友脑子里再次出现一排问号。
第273章
睚眦必报吕某人
  想走精英骑兵路线的话,蒙古马其实并不是合适。
  蒙古马的优点很多,其中包括好养活以及耐力足,却不包含高大以及负重能力强。
  简单的来说,蒙古马应该走的是量大优惠路线。
  不重质量,只看数量,大批大批的轻骑兵给安排上。
  这样的骑兵在真正战场的作用会很有限,用来袭扰后勤线则会很强力!
  从草原那边带回来的马,马背高度平均在一米二十五厘米左右,它们的身躯粗,四肢坚实有力,体质粗糙结实,头大额宽。
  吕武想道:“到蒙古人鞭挞全世界的时候,就是带着这样的马进行长途跋涉。蒙古帝国的重骑兵,用的马并不是蒙古马,是西域马?”
 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,以为蒙古帝国打天下全依靠弓骑兵?
  这个,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
  事实上,蒙古帝国能肆虐大半个世界岛,是建立在他们拥有足够的重骑兵前提下。
  真正将弓骑兵用到极致的是帕提亚帝国,一度将罗马人摁在地上锤,后面弓骑兵战术被罗马人破解,从此以后帕提亚帝国就被罗马人锤到再也站不起来。
  而蒙古人用来组建重骑兵的马,真的不是蒙古马。
  他们占领并控制西域,获得了西域的良马,又向东欧进军,再次获得顿河马,甚至在早期也从MSL那边获得了相当数量的阿拉伯马。
  蒙古帝国的扩张史,是伴随着找到更多的马种在进行。
  比较诡异的是,建立元朝的忽必烈这一支,到最后连一支像样的骑兵都莫得啦,跟起义军作战玩的是步战。
  在寻找到马背高度更高、负重能力更强的战马之后,蒙古人进行了军事改革。
  他们将重骑兵和轻骑兵进行混编。
  吕武记得自己看过的一个记录片,讲的就是蒙古人跟欧洲人的一场战役。
  面对欧洲联军的罐头骑兵,蒙古人采用的是将轻骑兵布在战线前端,利用轻骑兵拉扯以及不断射箭袭扰欧洲人的罐头骑兵。
  一再消耗下来,等待欧洲罐头骑兵连人带马体力被消耗得差不多,又派出重骑兵与轻骑兵的混编部队。
  新出场的蒙古混编骑兵,队形是前三排都是轻骑兵,到第四排之后,每一名重骑兵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名轻骑兵的交叉队形,两侧在布置数量足够的轻骑兵护卫中间。
  那是一场人跟马在体力上的消耗战。
  事实证明欧洲人的罐头骑兵一点都不适合投入作战时间太长的战斗,整场战役打下来,欧洲联军的罐头骑兵几乎被全歼,后面还是欧洲联军步兵给救的场!
  “阿大,骑兵,尤其是轻骑兵,从来都不是用来冲阵的。要记住这一点。”吕武其实已经看得出儿子听不懂,讲出来更多是用来提醒自己。
  老吕家肯定会发展骑兵的!
  骑兵冲不冲阵看的是需要,不因为适不适合。
  弓骑兵的话?
  对上没有披甲的敌人,威胁自然会很大。
  一旦对战的敌军人均穿甲,只能起到袭扰作用了。
  “骑兵,不管数量够不够,历来很难在正面战场起到决胜作用。他们的最大用处在正面战场之外。”吕武真不是在口胡。
  东方的战争,骑兵从来只是一种配角地位。
  这个跟东方缺少重骑兵有关。
  在东方,骑兵更大的用处是袭扰,胜利之后追击掩杀之类。
  这一点不管是上古先秦,还是到汉匈之战,又或者到了隋唐与突爵,骑兵都是属于配角地位。
  在这一段时期,骑兵的优势就是想打就能打,不想打能立即跑,扛正面对阵是不可能的。
  因此,骑兵对上步兵,胜必然是斩获无算,败则损失轻微。
  骑兵真正开始变得高大上,是马蹄铁、马鞍和马镫发展成熟之后。
  在此之前,骑兵冲击密集阵型步兵的画面,只会出现在演绎作品里面,现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。
  一直在旁听的宋彬发出灵魂一问,道:“如此,主为何念念不忘寻觅良马?”
  吕武才不会被噎住,说道:“兵种的配合是关键。”
  不能冲击正面,还打不了两翼的侧击?
  即便两翼也不发起冲锋,仅仅是外围奔射也够敌军喝一壶,甚至敌军还要时时刻刻害怕两翼遭到冲击。
  毕竟,真的逮到机会,冲锋后的收获远比折损大,还是要顾全大局的嘛。
  “有了蒙古马,对咱们家的意义很大。”吕武已经讲出了重点。
  葛存一直没搞明白“蒙古”这个词的由来,更不理解是什么意思,问也没有得到答案。
  他倒是听明白一些关键词,蒙古马甚至比中原马还要好养活,给足够的草料就行,没其它更费劲的事。
  还有另外一点,蒙古马的长途脚力很强,是其余品种的马所没有的优点。
  比如广为人知的西极马……也就是乌孙马或伊犁马,平均马背高度一米五左右,短途冲刺能力极强,是一种很适合用来作为冲阵骑兵的战马。
  可是,西极马的长途行军方面就很捉鸡了。
  它们走三天,可能就要歇息上五六天,不像蒙古马粗糙耐操。
  西极马养起来的难度,也远超蒙古马。
  吕武正在讲述什么是冲锋型的骑兵,有家臣过来汇报,另一支派往西北的队伍回来了。
  这是好事连双?
  吕武这个念头刚出现,立刻知道事情并没有这么单纯。
  他派去西北的人手远比去北方的人多,一共两百五十人,回来的却只剩下十人!
  这十人当中,还有三人永久残疾!
  吕武一样到迎来送往的亭子迎接,将人接回城内先安顿,显得很沉得住气。
  “主,我等往西远途数千里……”粗糙壮士,看着各方面真的很粗糙,脸上甚至还有一条像蜈蚣一般的伤疤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65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