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大领主(校对)第36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67/1090

  他们支持的不是什么人力物力,是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去操办。
  并不是家主一张嘴,没人干活,事情也能成了。
  思想的一致。
  行动力上面的配合。
  无论什么年代都是至关重要的!
  “主,或可邀其余贵人?”茅坪是吕武在新田新接收的家臣之一。
  他刚刚来老吕家效力,还是希望有所寸功的。
  吕武看向其余家臣,想要获得意见。
  老吕家在国内明面上没有什么仇人,暗地里……能算得上的就栾氏了。
  要是吕武乐意的话,喊上几个友好家族,倒是能凑出一支万人以上的军队。
  只是,他知道现在所有家族都注重国内,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及国外。
  葛存就说道:“宋国之事,卫国与曹国纠纷,朝中诸‘卿’、大夫,无一言道。”
  茅坪瞬间有些傻了。
  说到底,要有足够的身份地位,才能得到足够的情报。
  茅坪是卫国人,他出门太久太久,才刚刚投效老吕家,没来得及得到与身份匹配的消息来源。
  吕武发现好些家臣都露出困惑的表情,只好让葛存叙述一下。
  事情没有太复杂的地方。
  晋国与楚国在“鄢陵”分出胜负,主战场战败的楚国却是在宋国那边取得了大胜。
  楚国的公子喜以及公子尚率军正面击败宋国的军队,牛逼哄哄地带着大军到“商丘”一阵耀武扬威。
  两位楚国公子是想敲诈宋国一笔,为自己增加正治资历不提,同样想要取得收获。
  宋国跟以往一样,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。
  战场失败,俺们认了。
  想敲诈?
  没门!
  宋国右师(执政)华元在城墙之上正告楚军,讲的是宋国跟晋国世代友好,晋军已经在“鄢陵”战胜楚共王熊审亲率的楚军。
  他警告楚国的两位公子,宋国随时能求援晋国。
  另外,楚共王熊审中了两箭,还不知道会不会薨。
  两位公子有这功夫杵在“商丘”干根本不可能达到目标的事情,还不如赶紧回国。
  公子喜与公子尚当然不是楚共王熊审的儿子,其实就是兄弟,还是堂兄弟。
  他们是“公子”,依照现在的规则,还是“大位”继承人之一,只是排序有点靠后。
  哪怕楚共王熊审真的有个三长两短,国祚也会交到长子芈姓、熊氏、名昭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身上。
  比较关键的是,楚国跟中原诸侯国不一样。
  楚国的“君”有实权,还是非常大的权力。
  要是不知道楚共王熊审受伤也就罢了。
  一旦知道楚共王熊审受伤又没有什么实际行动,甚至是干出一些遭忌讳的事情,极可能会因为新一任继任之君要上位,被当成障碍给“扫”了。
  华元成功地将公子喜与公子尚给劝退了。
  历经这么一件事,华元在宋国的威望猛涨,却也遭到了宋国新君子成更多的忌惮。
  晋国对宋国发生了什么,有进行关注,只是关注力度很有限。
  吕武会知道那么清楚,纯粹是华元进行了示好。
  晋军在“鄢陵之战”获得胜利,不是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吗?
  谁都不要为前提,粮食被吕武给讨到手。
  他第一批运回了五万石。
  现场还遗留二十万石左右的稻米。
  后面陆陆续续有老吕家的队伍过去“鄢陵”,问题是到冬季来临前,再怎么也就多运个七八万石回到封地。
  剩下的稻米怎么办?
  吕武有一名家臣提交辞呈,那人叫虞显。
  虞氏在周王室那边是履任公职,家族却是宋国的大族,实力方面多少过得去,就是不算顶尖。
  现在虞显已经不是吕武的家臣,没反目成仇为前提,怎么都还有情份在。
  这一点不止吕武和虞显看重,外人也不能无视掉。
  华元多聪明的一个人啊!
  他早早地抱上晋国卿位家族范氏的大腿,士燮给面子在弭兵会盟露足了脸,成为弭兵会盟的重要主导者之一。
  士燮在“鄢陵之战”爆发前力主不打,后来在“鄢陵之战”的表现着实过于平平无奇。
  宋国跟晋国的外交是由范氏在进行。
  楚国出兵入侵宋国,士燮缺少了作为,又不想打“鄢陵之战”这场战役,等同于背叛了宋国。
  派人责斥什么的,华元没那个胆子。
  宋国上下对士燮的反应只能有一个,那就是忍气吞声,再寻思着找条新大腿来抱。
  当然了,吕武还不够层次成为一个二流强国的“大腿”。
  关键的是,吕武跟智氏、韩氏、智氏的关系好,早就是人尽皆知。
  外人看到的就是那样。
  实际上,现阶段吕武走得近的卿位家族也就一家智氏。
  早期跟韩氏关系近,耐不住韩厥一点都不想再亲近,吕武很明事理地进行配合。
  郤氏的话?
  吕武要感谢暴躁老哥郤锜。
  有这位暴躁老哥在,郤至再怎么努力,老吕家何其幸运不用被拉进坑里。
  外人看不了那么清晰,他们看到的是吕武跟多个卿位家族的关系都很好。
  这种状态下的吕武,帮忙或许是起不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想坏事则是分分钟的事情。
  华元知道虞氏在帮吕武之后,给予了足够的支持,想要依靠这种方式示好,并且借由虞氏进行小试探。
  话说,宋国不抱老范家的大腿,会不会遭到报复?
  再来,宋国想找根新大腿的话,哪一个晋国的卿位家族合适?
  这种事情,吕武想帮忙就搭桥牵线,不想则保持安静就行了。
  另一件事情则有些操蛋。
  卫国新即位的国君卫衎,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对,趁着晋国四个军团南下跟楚军作战期间,谋划对付曹国。
  那都是去年的事情了。(公元前576年)
  晋国当时没闲工夫处理卫国与曹国的事情,打赢“鄢陵之战”归师回国,好像忘记了这么一件事情。
  或许也不能说忘记?
  明摆着就是晋国的高层觉得有更重要的事情,暂时选择性遗忘。
  吕武虽然不打算纳赋,却不会忘记关注国内外都发生什么大事。
  他有渠道传递来消息,讲的是郑国不甘心损失惨重,种种意图都表明郑国要搞事。
  连老吕家都能打听到的事情。
  没道理其余的晋国高层就聋了瞎了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67/1090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